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曾担任陕西省委书记,多次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保护了很多干部

0
分享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了兵谏,劝说蒋介石放弃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我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力主西安事变和平解放,最终在周总理等人的斡旋下,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张学良与杨虎城也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着这两党第二次合作,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这之后,很多过去被国民党关押的革命同志也在组织的营救下顺利出狱,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浪潮当中,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赵伯平,他就是西安事变后恢复自由的革命青年。那么,赵伯平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赵伯平出生于1902年,陕西省蓝田县人,大革命时期,赵伯平主要活跃在家乡,领导家乡的农民运动,1927年,赵伯平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奉命活跃在陕北地区,建立秘密据点,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为陕北地区党组织的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3年,因为叛徒出卖,赵伯平不幸被反动派逮捕,并被关入狱中。在狱中,赵伯平坚贞不屈,严守了组织的秘密。当时反动派不断恫吓赵伯平,甚至对他说如果不交代就枪毙他,但赵伯平始终保持大无畏的精神,丝毫没有把反动派的威胁放在心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经过组织营救,赵伯平顺利走出监狱,此后他在我党的带领下投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做了很多支前参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赵伯平留在陕西工作,陆续担任了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以及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省长等职务,为建国初期陕西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赵伯平多次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保护了很多干部。1942年,在延安整风期间,康生发起了所谓的抢救失足者运动,诬陷很多陕北的地下党员是“红旗党”。当时很多干部都受到诬陷,此时是赵伯平挺身而出,主动找到康生,与康生据理力争,反复向康生说明当时的情况,此举保护了很多干部,避免他们受到康生迫害。

另外,1948年,在关中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很多干部持不同意见,有的人为了打击其他干部,对任何问题都上纲上线,使得很多干部受到错误对待。此时赵伯平再次挺身而出,严厉批评了上纲上线的干部,再次保护了一批干部,并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进。

1962年,康生借助《刘志丹》小说制造冤假错案,使得一批陕北干部受到迫害,当时康生的地位很高,很多人都不敢说话,但赵伯平不同,他找到一位支持康生的干部,严肃地向他说了一些实际情况,并劝说他不要落井下石。在当时人人自危的年代,赵伯平的做法非常可贵,也在无形之中保护了一批干部,避免他们受到更大规模的迫害。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赵伯平也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劳动,直到1979年才重新复出工作。复出之后,赵伯平陆续担任了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晚年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91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悟空谈历史
悟空谈历史
分享过眼云烟的浩瀚历史
2060文章数 526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