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作为人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随时保护身体内部的正常运作。所以要是出现大量失血,开始贫血等情况,轻则造成精神不足,重则还会影响生命。在此情况之下,血库的存在尤为重要。
血库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之下,起到关键作用。可是现如今各地血库告急,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热度不高,不愿意献血,导致血库里本就不多的血更加之少,于是专家建议既然大学生不肯献血的话,不如让农村人献血。专家是出于什么角度说出此话的呢?这种建议是否合理?
一、血液对人体的作用
血液是流动在我们血管和谢脏中的一种粘稠液体,它其中的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可以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以及运输氧气。加上因为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遍布到了全身位,所以血液保持着整体身体和外界之间联系的同时,还维持着各个器官组织内的相互联系。
要是出现人体一次性失血超过总血量20%的情况下,就对健康有着严重影响,超过30%,更是会危及生命。通俗一点讲,就是血液是贯穿了我们身体的一条线,要是线断了,人也就有危险了。
不仅如此,通过验血还能发现很多我们自己不知道的疾病,例如艾滋、乙肝、梅毒等等。但就在血液如此重要的情况下,各个地区的血库却相继告急,让人们担忧不已。
二、各地血库告急
因为疫情的放控,人们患病的几率开始增加,血液的供应量也随之增长,导致血库的存量不断减少,现在全国各地的血液储存量已经跌破警戒线,处于告急状态。山东、云南、武汉、浙江等地的血库开始宣布即将见底。山东更是很多患者都无法及时得到血量的供应。
不仅如此,武汉的O型血液和A型血液只能供应两天,可见血量见底的紧急情况。在此情况之下,各个血液中心都在积极呼吁人们,符合条件的要去献血。尤其是对于年轻力壮的大学生,献血的行为不仅可以彰显当代年轻人的风范,还能显得自己很有担当,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大学生的献血还占据了全国50%左右的血库储存量,显然证明了他们献血主力军的位置。但别说大学生现在因为在校内无法出去,献血过程受到阻碍。就算他们可以出去,也不想去或者再去献血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大学生们的说法,无偿献血只是说起来神圣,当他们因为献血身体变得虚弱的时候,学校也不会给出什么多余的福利。献血证能用到的途径也是少之又少,渐渐的作为献血主力军的他们,也就不愿意去献血了,献血人数开始不断减少。
三、专家建议农村人献血
要知道,光是一个城市,它的血库就需要每天500人来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如此一来才能满足基础的患者的用血需求。但现如今,各个城市每天的献血人数却连100人都做不到。南京市内的献血人数更是下降了50%左右。
加上大学生不愿意献血,加速了献血人数的减少。这个时候某位专家给出了“好建议”,提出去农村找人献血,也就是让农民、工人来补充上这个献血缺口。此话一出,瞬间招来了大众们的嘲讽。
这位专家的意思是,农村人因为长期务农的原因,身体素质较好,即使献血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状况,让他们来献血是再好不过的了。但高高在上的专家不知道的是,现在农村大多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就算有年轻人们,还要去打理农田,哪有人会去献血呢?
加上农村人民大多是没有医疗保险的,万一出现了问题,他们恐怕会陷入不利境地。而且献血人数减少,是大环境下的问题,凭什么让农村人去承担呢?只能说这位专家的建议,太过于片面和肤浅了。
总结
诚然现在血库告急,献血福利缺失的情况之下,也吸引不了过多人去献血。作为献血主力军的大学生,在面对此情景之下,更是加剧了他们不愿献血的想法。只不过这些情况不应该由农民去承担,专家给出的建议也是可笑至极。
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专家的片面想法,将信心交给祖国。相信国家可以解决这样的情况,完善献血措施,调动献血积极性,如此一来献血人群自然会有所增加。最后,你愿意献血吗?你认为专家的建议是否有道理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