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俄军攻破顿涅茨克西大门,乌军将组建无人机突击连,配备“星链”终端。
近期,俄乌冲突平衡开始逐渐被打破,战局相比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格拉西莫夫上任总指挥以后,俄军就在乌东地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猛烈进攻,先是瓦格纳雇佣军和俄国防军拿下了巴赫穆特周边重镇索列达尔,接着俄军又切断了乌军援助巴赫穆特的重要道路,这导致巴赫穆特的守军基本被孤立,成为了乌军的一片“死棋”。
同时,俄军东部集群宣布,俄方已经攻破了顿涅茨克西大门乌格列达尔市,乌方的顿巴斯防线再一次被撕破,如果俄军完全拿下该镇,乌克兰的防线就得全部重新调整。
这次俄军是从多方位发动的进攻,其中海上派出了太平洋舰队,空中则派出了数架强击机,海天一体,对地面乌军进行了覆盖式打击,为俄军的推进提供了大量火力支援,而从整个战术来看,俄军这次依然选择了包围加封锁的打法,要迫使乌军放弃防守地区,不得不说,格拉西莫夫的综合打击战术确实让乌克兰难以招架,部分地区的乌军被迫撤出。
从整体战况来看,顿涅茨克西部的马林卡地区已被控制,如果俄军再拿下乌格列达尔,就能为攻陷顿涅茨克全境做好准备,还能进一步威胁到斯拉维扬斯克和其他地区,对于乌克兰来说,这代表着乌军苦心经营的防御战线已经被破坏,为了阻止俄军的多点开花,乌克兰不得不重新开启新的防御战略。
分析完俄军近期的进攻,我们再来看下乌克兰方面有什么动作,根据塔斯社报道,乌克兰国防部决定在新一年的预算中,花费超5亿为乌军队配备大量无人机,建立无人机突击部队,为了快速达成这一目的,乌国防部和无人机制造商已经确定了16份合同,并且在法律上还大大缩减了无人机的入役过程。
这次乌克兰加大力度采购无人机,是看中了无人机在俄乌战局中的巨大作用,首先,无人机对于兵力不足的乌克兰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既能减少人员伤亡,又能有不俗的战斗力,尤其在实施轰炸、袭击、侦察等行动上,无人机的作用都无可比拟。
其次,乌军看到俄军使用无人机的效果很好,所以自己也想要跟上这样的战争节奏,乌军目前急需通过增加无人机数量,来扭转火力不足的缺陷,不管是自杀式无人机还是改装型无人机,在对战中,如果能实施较为精准的打击行动,那么对于杀伤俄军有生力量、破坏俄军后勤补给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乌克兰目前除了西方援助的军备和军费,其他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自己的军工厂实力不足,所以购买无人机就成了为数不多能够带来直观利益的选择,无人机的造价低、效果突出,面对防空力量的阻截也一点不亏,而且,俄罗斯已经向前线派出了铠甲SM防空系统,如果乌军不想发射的导弹被尽数拦截,就得派出无人机进行骚扰,这可能也是目前乌方比较靠谱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组建无人机部队时,乌克兰国防部决定为其配备“星链”卫星通信终端,将以前的无人机部队打造为无人机突击连,这一改变对于乌军来说,可能在战场上带来极大的优势,“星链”卫星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时事通讯,并且能对敌军动向进行锁定,如果乌军无人机配备了此类终端,那么在执行侦察任务和突击任务时,效率将会大大提升,拥有这双更精确的“眼睛”,能让乌军在未来的战略部署、精准打击行动中获得不俗优势。
当然,乌克兰为无人机装配“星链”终端也有弊端,一方面,星链终端的租用价格非常高昂,之前乌克兰向英国租用了1300个星链系统,最终因为租金昂贵不得不下线,马斯克虽然决定要为乌克兰免费提供星链,但会不会对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另一方面,星链卫星也并不是没有破解的办法,俄军此前就反向利用了星链卫星系统,通过全区域静默的方法,以此来寻找乌军据点,而在俄军俘获星链终端后,俄罗斯也曾通过破解“星链”接收密码,然后锁定乌军位置,从而实施精准打击。
俄罗斯目前已经开始打电子战,干扰乌军的信息传递,破解星链终端,如果俄军重新抢回信息优势,那在正面战场上的行动就会更加顺畅,这样一来,乌克兰在信息情报上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
当然,从目前战局来说,俄罗斯还占有一定优势,在乌克兰新装备、新武器还未运抵之前,俄罗斯至少还有1个月的时间可以发动大规模进攻,如果北约确定不下场参战的话,俄乌战局很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势。
有句古话说得好,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一时的优势终究不是持久的,太多事实证明,谁能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谁就能在未来的冲突中赢得胜利,这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