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现在,轮到中国掐西方脖子了!中国正在针对美欧的“技术封锁”进行着合理、平静的反制行动。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国家商务部发布了一份通知,针对修订《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公开征求意见,包括光伏硅片制备、激光雷达系统等7项技术,被增加进了“禁止或限制出口”的名单。
其中,尤其是光伏硅片制备和激光雷达,都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领先全球的高端技术,也是美国和欧洲发展新能源所必需的技术,一旦被禁止出口,将对欧美的新能源产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光伏硅片就是超薄的硅片,光伏电池板就是用其拼接而成。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不仅有全球97%的产量,光伏电池转化效率也是世界最高的,并且,相比欧美的技术,中国的光伏电池价格还更加便宜。
近年来,美国接连制裁中国的光伏产业,本质上还是希望可以发展本国的光伏产业。但是,硅片制备技术被禁止出口,欧美想要发展光伏产业,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激光雷达系统则更为重要,它是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的重要组件,是这些汽车的“眼睛”。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自动识别领域主要有两种技术流派:特斯拉识别坚持的“视觉(摄像头)算法识别”,激光雷达识别。
相比视觉算法识别,激光雷达用的是更精确的点阵激光,识别效果更好,设备性能也更加可靠。而当年马斯克开发特斯拉时,对激光雷达识别大加抨击,还给出了一堆理由,本质还是当时的激光雷达识别系统过于昂贵,会拉高整车的成本。
但是如今,中国的激光雷达识别系统早已在技术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已经研发出了小型固态激光雷达,从而让雷达的机械转动部件更少,可靠性更高,价格也更便宜,并且实现了量产装车,是真正的“高科技白菜价”。
国外的激光雷达识别技术则一直没有大的进展,不少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的公司纷纷因为缺钱而破产,理论上,如果中国禁止出口,除非欧美国家下血本自己研发,否则想要获得与中国的激光雷达一样高端且便宜的硬件就将变成“白日做梦”,这也将对欧美的电动汽车工业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去年,美国拜登政府史无前例地拿出了3690亿美元,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进行投资,涉及了太阳能、电动汽车等多个产业,明显是希望依靠新能源产业为自己赢得政治和经济的“双丰收”。
欧盟则一方面愤怒于美国通过补贴政策挖欧洲工业的“墙角”,一方面却又选择与美国“狼狈为奸”,甚至声称“完全同意不能任由中国获得最先进科技”,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地球的主人”。
这次,中国商务部计划将这几项新技术列入“禁止或限制出口”名单,西方给多少钱,中国都不会卖。这将会极大限制欧美在新能源领域获得中国的最先进技术。这样的反制合理、合规,至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那就真是“谁难受谁知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