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地方。1935年5月29 日,红一军团红二师四团飞夺泸定桥,保证了中央红军顺利跳出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小学课本里的插图《飞夺泸定桥》
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小学课本里的油画《飞夺泸定桥》。画面中,红军战士一边攀爬,一边用驳壳枪射击,还有一名红军战士作投掷手榴弹的姿势。一些电影在描述飞夺泸定桥的情节时,还出现过红军战士一边匍匐攀爬、一边用冲锋枪射击的场景。而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经常会提出疑问:战士们在光溜溜的铁链上攀爬,需要四肢并用,如何还能开枪射击呢?
泸定桥上光溜溜的铁索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国外电视节目曾经对“人能否单手使用冲锋枪”这个向题做过验证,结论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手持枪稳定射击。如果强行单手射击, 不但会导致子弹散布过大,还会因为后坐力的问题导致手臂摇摆、枪支不稳。
国外的斯图登冲锋枪也需要双手扶持射击
很显然,类似冲锋枪这种自动武器,虽然它看起来小巧,但也是必须用双手持握才能瞄准射击。战士们如果在铁链上攀爬,最多只能腾出一只手来,这无论如何是不能操作冲锋枪的。
飞夺泸定桥(油画)
实际上,当时率领红四团攻打泸定桥的杨成武政委,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从未提到22勇士在攀爬期间开枪射击的情节。因此,笔者推测:22位勇士在攀爬期间很难使用冲锋枪射击,更要不说那种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步枪了。而是他们冲过桥面、巩固桥头堡阵地时,此时带的枪才发挥作用。
你认为呢?这样推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讨论。历史先生,正视历史的每一个细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