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微博曝光了一组疑似小米首款车的外观设计图片,车辆前脸和尾部的部分设计细节浮出书面,包括保险杠、装饰条、进气格栅等。随后,小米公关貌似十分紧张,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通过微博回应称,的确是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泄密。北汽模具仅是为模具打样的供应商,泄密的文件是非常早期的招标过程的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王化还表示,公司一定会根据与该供应商签订的保密协议进行严肃处理。
看似一场误会或者供应商的个人行为,傻白甜的小米汽车却成为这次“设计泄密”中最大的赢家。免费广告让舆论疯炒,议论纷纷的同时迎来一波股票上扬。小米汽车的公关小伎俩得逞了,“一无所知”的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估计私下也在为自己的“炒作手段”暗暗高兴。
有意思的是,处在小米汽车“设计泄密”事件中的另一方北汽模塑低调的有些不合逻辑。按理说,一家供应商泄露客户资料是行业大忌,如果事实确凿,像小米这样的大型合规企业在这件事情上不会如此滞后于舆论,尤其是代表小米发声的王化明确将事件定义为北汽模塑单方泄密,即使小米汽车不实施法律追诉,对这家供应商今后的行业声誉也是巨大的打击。试想,谁还敢与一家泄露客户信息的企业合作?
问题就出在北汽模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上。作为北汽集团所属的国有合资企业,北汽模塑谈不上有多么高大上,但靠着北汽集团旗下整车业务,北汽模塑这些年也陆续成为北京现代、北汽福田、长城汽车、长安、北京奔驰的供应商,尤其是近几年,北汽模塑陆续接过沃尔沃等还算不错的外部合作。可以说,北汽模塑不是那种任人宰割的不入流企业。
当然,和北汽模塑合作不代表小米汽车会和北汽集团产生什么关系。作为北京市属合资企业,北汽模塑成立的业务初衷就是为北京地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以保险杠为主的汽车外饰系统零部件,吃的是“皇家饭”。作为北京大力支持的企业,小米汽车业务最终放在北京也是非常知趣的行为,毕竟熟人好办事。
对小米公关部所说的北汽模塑并非最终供应商,外界存有质疑。位于北京大兴采育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汽模塑,是北京市在南部打造的汽车产业中心,包括北京奔驰等一系列技术研发部门都在这一区域。之所以给小米汽车批大兴的地块也是这一目的。小米汽车不用周边的汽车配套还能舍近求远?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商业规律也不符合政策要求,做了30多年生意的雷军不会这么单纯。
问题就来了,泄密者既是国企身份又在行业中有一定地位,对小米汽车扣上的“泄密者”帽子却一点不作回应。答案或许只有两个,要不北汽模塑彻底放弃了行业声誉,以后就是破罐子破摔了;要不就是与小米汽车联合上演的一场公关传播大戏,自己只要什么都不说,当好一个“僵尸演员”配合小米演戏就行了。现在看,后者的戏份大很多。这场戏的败笔是小米公关部忘了让“演员”配合发发声,给“观众”留下了质疑的漏洞。
对汽车行业来说,小米在汽车圈很多传播动作都是新鲜的,但在科技圈,小米这套公关伎俩并没有什么新意。早在雷军造车前,华为、百度也都爱玩这套造势手段,甚至连地产大佬王石都曾不得不佩服华为的公关造势技巧,称任正非是“中国商界的银狐”,看似不做宣传,背地老是上演“内部信泄露”的把戏,勾着舆论宣传自己。
对此次以“供应商泄密”为名试水外界对小米汽车的伎俩,或许今后小米和其他科技类企业还会用,但用多了狐狸尾巴迟早会露出来,汽车毕竟不是手机,没有那么多“北汽模塑”这样的供应商愿意当演员,几十万成本的汽车消费者也没有那么傻天天被忽悠。好好造车,说实话说真话,比耍小心思更有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