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乌克兰坦克部队:与近在咫尺的俄罗斯人、疲惫和严寒作斗争

0
分享至

德国记者在巴赫姆特附近实地采访了乌克兰装甲部队成员,听他们讲述前线的情况以及他们为何需要现代化的西方设备。

一阵寒风掠过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草原。气温零下17摄氏度,前线就在几公里外的巴赫姆特和索莱达镇。

一支乌克兰坦克部队正在这片草原上训练。几天前,他们步行好几公里,从巴赫姆特附近撤到这里短暂休整。

“穿防弹衣走路困难吗?胳膊和腿冻僵了吗?”陪同德国记者来到部署地点的装甲部队军官伊霍尔向士兵询问道。“想想那些躺在冰冷战壕里的人吧”,他说,“他们连点炉子也不能用,因为那会暴露他们的位置。”

士兵休息间隙,德国记者在和他们攀谈起来。和伊霍尔一样,他们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全名,也不是每个人都想拍照。有些人在被俄罗斯人占领的地区有亲属。有些人甚至没有告诉家人他们在前线。

这支装甲部队的军官说,目前该地区的兵力大约10名俄罗斯士兵对1名乌克兰士兵。在这条战线上,乌克兰士兵主要面对的是瓦格纳部队,是由俄罗斯监狱里找来的犯人组成的。

指挥官奥列赫说,在巴赫穆特和索莱达,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的阵地非常接近。他说“我们甚至可以听到敌军指挥官的命令”。

与这里的每个人一样,40多岁的步兵伊霍尔显然已经筋疲力尽。他说:“乌克兰军队是在人类力量的极限下作战。士兵们没有机会睡觉。昼夜处于炮火之下,不断遭到俄罗斯步兵的攻击。”

另一名军官说,俄罗斯士兵组成10至15人的小分队,一波接一波地向乌克兰阵地移动,正好进入乌克兰战壕的交火范围。

“我们开枪,他们倒下,战场上有成堆的尸体。然后下一批人又过来了”这位军官说,“他们甚至不救伤员,他们只是不断地朝我们走来。”

他的战友德米特罗说:“这很让人难以忍受,但我们没有选择。我必须保卫我的国家、我的家庭,这样我们才有未来。”

苏联武器的遗留问题

该部队的指挥官说,乌克兰部队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最好是非苏联设计的武器,以继续反攻并解放更多的被占领土。

该部队的工兵带领德国记者来到几辆战斗后需要修理的苏制T72坦克前。这里有工具箱和发电机。一辆带吊车的卡车正将发动机组从其中一辆坦克上拉出来。

名叫安德里的工程师回忆说,战斗中,这辆坦克的发动机突然停了,但“奇迹般地重新启动,车组人员得以自救”。“你看到发动机上的这个洞了吗?它被击中了”,他补充说。

机械师们用一个新的发动机替换了旧的。不过,所谓新也是相对的。T72的所有备件都是在俄罗斯制造的,乌克兰很久以前就不再购买了。“我们仍然有库存的备件。但有些备件找不到了。安德里说:“我们就把部件从损坏的坦克上拆下来,或者缴获的俄罗斯坦克。”

他说,乌克兰军队应该扔掉遗留的苏联坦克以及所有的苏联装备。因为它们无法与现代装备相比,几乎无法保护部队。副司令康斯坦丁表示同意。他说,只有用现代技术才能打败俄罗斯军队,乌克兰军队需要西方的武器和装备。

期待豹2坦克的到来

指挥官们告诉记者,士兵们希望得到新坦克,因为他们“希望尽快解放乌克兰领土”。

士兵们谈到了德国豹式坦克的潜力,以及西方伙伴承诺的装甲步兵车,德国"黄鼠狼"和美国布雷德利。他们还讨论了在德国关于交付坦克的辩论。近日,德国表示将向乌克兰运送14辆豹2坦克,并同意其他国家向乌克兰运送豹2坦克。

“豹式坦克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它有高精度的瞄准器和夜视仪,在任何天气下都能工作,”康斯坦丁说,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害怕豹式坦克”。

工兵谢尔盖正忙着焊接一个超过50年历史的散热器。他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军队中,双手因工作而伤痕累累。

他说:“乌克兰武装部队需要西方装备,最好是有备件和维修的后勤服务。”谢尔盖相信他也能修理西方装备,认为发动机的差别不大。

他说,“我知道如何让一切重新运转”。

谢尔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里修复了几辆坦克、步兵车和卡车。巴赫姆特和索莱达镇的战斗越来越激烈,连工兵都几乎没有睡觉的时间。他们必须坚守。

这场战争很可怕,伊霍尔说。但对他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必须获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生活在自由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能制造“超强力放射性海啸”,朝鲜首次公开这种神秘核武器

能制造“超强力放射性海啸”,朝鲜首次公开这种神秘核武器

枢密院十号
2023-03-25 08:50:58
曝出惊世丑闻:俄乌战争是个大阴谋!这群“狠人”早就埋下了炸弹

曝出惊世丑闻:俄乌战争是个大阴谋!这群“狠人”早就埋下了炸弹

硬核Deeper
2023-02-11 00:13:23
台湾媒体人黄暐瀚:公开向大陆叫嚣,曾是大陆节目的常驻嘉宾

台湾媒体人黄暐瀚:公开向大陆叫嚣,曾是大陆节目的常驻嘉宾

爱笑的精灵兔
2023-03-25 19:17:52
好家伙!张颂文新片开播差评一片,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一致

好家伙!张颂文新片开播差评一片,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一致

娱乐圈笔娱君
2023-03-25 12:29:05
拔出萝卜带出泥,豪言“存款有九位数”的局长孙女,恐怕难逃一劫

拔出萝卜带出泥,豪言“存款有九位数”的局长孙女,恐怕难逃一劫

余笙电影
2023-03-25 21:41:37
1-2月财政总收入减5%,经济形势比统计数据更严峻,该咋办?

1-2月财政总收入减5%,经济形势比统计数据更严峻,该咋办?

火星数据研究所
2023-03-25 08:00:02
3月25日,山东济南,切糕事件最新进展,最终结果这样你认同吗

3月25日,山东济南,切糕事件最新进展,最终结果这样你认同吗

老勒看军事
2023-03-25 12:27:22
恭喜水庆霞!恭喜孙雯!国际足联官宣女足喜讯,陈戌源羞耻吗?

恭喜水庆霞!恭喜孙雯!国际足联官宣女足喜讯,陈戌源羞耻吗?

胖周聊球
2023-03-25 09:38:44
广东一在职高官被“调查”,曾对母校毕业生寄语:要有良知和底线

广东一在职高官被“调查”,曾对母校毕业生寄语:要有良知和底线

教育玉玺
2023-03-25 18:28:08
微博之夜座位安排引爆热搜,网友:只要活得够久,什么都能等到

微博之夜座位安排引爆热搜,网友:只要活得够久,什么都能等到

丹华扒娱乐
2023-03-25 22:23:16
龌龊的英国援助,让泽连斯基无话可说?

龌龊的英国援助,让泽连斯基无话可说?

新民周刊
2023-03-25 11:18:18
上演第3次中美“联合救市”!美国银行接连破产,我国降准应对

上演第3次中美“联合救市”!美国银行接连破产,我国降准应对

倩倩财经
2023-03-26 01:11:15
张文宏谈下一轮疫情,时间基本已经确定,人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文宏谈下一轮疫情,时间基本已经确定,人们应该如何应对?

肖博健康
2023-03-25 11:41:19
让女人舒服的几个技巧,男人学会后如鱼得水,女人更是欲如烈火!

让女人舒服的几个技巧,男人学会后如鱼得水,女人更是欲如烈火!

捕鱼猎手
2023-03-24 09:41:49
中小学教师或砍掉一半,几百万教师该何去何从

中小学教师或砍掉一半,几百万教师该何去何从

教育桥
2023-03-25 12:35:26
网红美七:泰国失联事件升级:衣服疑被扯烂,本人回应反复无常!

网红美七:泰国失联事件升级:衣服疑被扯烂,本人回应反复无常!

风风聊娱乐
2023-03-23 07:02:13
被爆不雅视频的花店老板娘,得不到就毁掉的小鲜肉男友,后续来了

被爆不雅视频的花店老板娘,得不到就毁掉的小鲜肉男友,后续来了

综艺停车场
2023-03-24 02:02:24
偷电不足两千元,却被罚32万,男子一气之下怒杀供电所领导

偷电不足两千元,却被罚32万,男子一气之下怒杀供电所领导

娱乐启航
2023-03-22 00:00:21
评论丨新任总理举行座谈会,为何邀请这8家企业负责人?

评论丨新任总理举行座谈会,为何邀请这8家企业负责人?

红星新闻
2023-03-24 16:58:22
3个生肖的女人注定会有二婚,一婚不会幸福,二婚才能幸福美满

3个生肖的女人注定会有二婚,一婚不会幸福,二婚才能幸福美满

第一新闻聚料
2023-03-24 20:59:33
2023-03-26 05:04:49
武器知识
武器知识
介绍武器装备、科普军事知识。
11061文章数 3303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军基地24小时遭两次空袭 十多枚火箭弹从天而降

头条要闻

媒体:国常会部署 4800亿元真金白银来了

头条要闻

媒体:国常会部署 4800亿元真金白银来了

体育要闻

梅开二度!沃尔夫传中送助攻,菲尔克鲁格抢点破门

娱乐要闻

15天6个代言,大嫂高叶成品牌香饽饽?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东风风行雷霆售12.99万起 最大续航630km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CEO库克:支持中国乡村教育,捐助增至1亿元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公开课

近四成人血脂高?卫健委指南:9吃9不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