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我国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东南部,有一座山叫老山。老山被广为人知,源于著名的中越边境战争中的老山战役。
这场战役始自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复战,而后两国经过9年旷日持久的交火激战,于1993年4月1日正式宣布结束战斗。
(老山战役的一次战斗示意图)
老山战役对于长达十年之久的中越战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和平年代的这场边境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了内地改革开放有和平安宁的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生活。
很多人都想知道,老山究竟有多重要,使中越两国出动军力对战9年之久?战争后的老山又是怎样的现状?
一、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两国必争之地
老山是一座不大的山,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最高点海拔1422米。
(老山全貌)
在老山全线7个高地中,主峰区域占了4个。主峰点是4号高地,其归属也是中越一直以来争议最大所在。
由于老山位于中国和越南的边境线上,横跨原12、13号界碑之间,所以自然成为两国必争之地。
从地势上来说,老山有高峰矗立,陡峭山坡,深谷险壑,还有无法攀登的悬崖峭壁。
整个老山区域内,交通形势复杂严峻。有碎石路面的公路、土质简易公路、还有人迹罕至的小径。
(像老山集结的部队)
区域内的水路总共有11条河流。其中最大的河流是盘龙江(在越南境内的部分称为泸江)。
盘龙江上能够通车的唯一桥梁是船头公路桥。另外还有工兵搭设的钢索便桥。
老山地区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气候潮湿,毒虫很多。当地有谚语“猴子难上老山顶,山羊难攀老山岩”,可见其自然环境之恶劣。
老山的制高点就像两扇大门一样,把控着麻栗坡至越南河宣省的通道。只要能够占据老山,就可封锁几条交通要道、随时观察和监视方圆几十公里内关键区域的动向。
(军事制高点示意图)
如果要从文山州去到越南,唯一的道路就是经老山的干道,所以真乃一夫当关。因此中越两国谁占领老山,谁就把握了从滇东南通往越南的命脉。
总之,边境线本来就是敏感地带,而老山特有的地势地形地貌,使其具备了军事要塞的特质,这就更让中越两国对其绝不撒手。
(老山指挥所)
二、为什么老山战役持续9年之久,最终结局如何
9年的老山战役发生在中国与越南边境战争期间,或者说基本上就是贯穿其整个过程。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熟悉的,但是对于中越轮战或者中越边境战争的叫法是陌生的。
所以我们就先从自卫反击战说起。
(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
中越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在各自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友谊。著名的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就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在越战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人员、物资及经济援助。
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黎笋集团上台后,彻底背离胡志明思想路线,疯狂反华。
加之70年代末期中美关系逐步向好,但是中苏关系恶化。于是越南当局一个劲地巴结苏联,图谋一起称王称霸。
(黎笋)
其军队频繁在中越边境挑起武装冲突,妄图侵占中国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边境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奋起反击,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展开。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告进行对越南的自卫反击,并称将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规模内进行。
事实的确如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把时间把控得非常高效。
一个星期的时间占领了越南高平,接着开始攻打其军事要塞谅山,并将其顺利攻克。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中国军人)
3月上旬,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都已被拿下,首都河内暴露在解放军眼皮子底下。
鉴于战前确立的目标已达到,解放军开始撤回国内。3月16日,中国宣布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历时仅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我们肃清了边境上遭到越南入侵的地带,不过战败方越南却并不甘心。
(中越战争图)
越南当局已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国内经济建设上,一门心思搞军事行动,所以还是不断制造事端。
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结束至1984年5年间,越军频繁进行侵略骚扰,使我边境军民死伤235人,很多边民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耕,许多学生无法正常上学。
而且极具战略重要性的老山已被越军侵占,越南军队还修筑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战争设施,配齐武装装备,把老山建成一个能战能防、易于隐蔽躲藏、不易攻打的野战阵地。
(老山战场阵地)
此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和逐步探索完善,中国人民正在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因此国内特别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984年4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的两支部队,发起了对老山的攻击。
经过18天的浴血奋战,5月15日,解放军全面收复老山、者阴山。
(我军战士)
在这之后,为了驱逐仍然不断滋事,频繁入侵的越军,巩固国防,锤炼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轮番作战,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参加中越边境战争。
中越轮战基本都在老山区域内进行,越南部队仰仗着有苏联的支持,一开始很是自傲自大。
1984年的一场7.12大战让越南军队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
这场经典大战进行了两天。越军动用了8个团的兵力,上到前线1万余人。
(中越战争老照片)
越军抱着誓夺老山的信念,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展开进攻,主攻松毛岭,兼顾其他阵地。
此次战役以炮战为主,整个过程都打得相当惨烈,我军共发射了3000多吨炮弹。
为了保证炮弹的运输供应,动用了800多辆民用卡车和200多辆军用卡车。
越军在我军强势进攻下,死伤3000多人,占到参战人数的三分之一。最后越方实在无法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结束了战斗。
7.12大战确立了解放军在老山战线的火力优势,越南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往前线一个点调配师级以上重兵了。
而且在这以后,越南炮兵再也没有勇气和中国炮兵进行对等炮战。后来也有不死心的越军指挥官想再试试,结果都输得一败涂地。
在9年时间里,越南本想依靠对地势的熟悉,对气候的适应,以及他们自以为在长期对外战争中,积累的作战经验,能够拖住中国军队,最终取胜。
但是,让越南军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军人吃苦耐战,而且能战善战敢战。尤其是我们的军力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对付自以为是的他们并不在话下。
(我军战士)
更重要的是,9年时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的增强令世界瞩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南全力以赴倾注于战争中,国力削弱,甚至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另一方面,中越关系在这9年时间里,随着越南领导人的的变化,已逐步由对峙趋向正常。
因此,1989年我国军队转入防御作战阶段,但并未撤军。
直到1993年4月1日零时,根据当时形势,我军转为正常守备,已撤销云南前线指挥部,战争正式结束。
与此同时,历时9年的老山战役也宣告结束。
(老山战役老照片)
中越边境战争是近代以来,除了抗日战争以外,耗时最长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意义非凡,不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而且彰显了中国的全面实力,激发了国人的士气。
就国际影响来说,中国打赢这场战争,有助于让越南放弃侵略思维和称霸路线,对其背后的苏联也进行了有力打击,有益于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我军战士庆祝胜利)
三、绵延战火已熄灭,青山依旧常在
虽然在老山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就中越边境战争,我们也是最后的赢家。但中国始终信守不称霸的诺言,显示大国风范。
如今老山区域的划分状况是:全部7个高地中,123高地和主峰归属于中国,567三个高地归属于越南,原来争议最大的4号高地,现归两国共同管理。
战争是残酷的。9年的老山战役,不但造成了我国军民4000多人的伤亡,在该地区还留下了许多后遗的危害。
(麻栗坡烈士陵园)
这些危害的消除,需要老山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一边维持生活一边解决,同时还要努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比如作为老山战役主战场的八里河村,在战争中被越军埋下数百万颗地雷,被称为“地雷村”。
战争结束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条小路五六十颗雷”的环境中,危险四伏,苦不堪言。
生活还是要继续,村民们就自学排雷。
村中出了一个有名的“排雷专家”王开学,17年排雷上万颗。在他的带动下,经过云南军区的专业帮助,历时10多年时间,八里河村的地雷被全部排除。
(民间“排雷专家”王开学排雷照片)
如今的“地雷村”已是花果飘香,处处生机盎然。
而且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恢复,边贸市场全面开放,八里河村已成为有名的旅游村和边贸村。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战火阻挡不了老山地区的发展和前行。
1996年,云南省政府为大力扶植和发展当地旅游资源,批准建立了老山风景区。
老山风景区由42个景点组成,其中就包括老山山脉,也就是当年烽火硝烟的战场。
(老山风景区照片)
另外还专门开发修缮了老山自卫反击战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景观和基地。
曾经浸满战争鲜血的地方,如今经过当地人民的建设,呈现一片平和安宁的景象。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使老山这座有特殊意义的山变成了真正的人间仙境。
(麻栗坡老山)
四、缅怀烈士,面向未来,让战争永远不再发生
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应邀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此次访问意义重大,这是中共二十大之后,中方接待的第一位来华访问的外方领导人。
这次来访过程中,不但有两国领导人的友好畅谈,回顾和展望两党两国的传统友谊及发展前景,还隆重授予了阮富仲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这些充分表明,中越两国关系算是恢复到了“同志加兄弟”的层次和高度。
(中越友谊宣传图)
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倡议下,越南也积极推出了涉及中国四省、及香港澳门和越南10个沿海地带的“两廊一圈”战略。
双方对接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就是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号线,如今已成功通车运行,带动了越南首都的经济发展。
(中国援建越南轻轨投入运行)
我们发展两国关系,其实也是告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和受伤的军人,更是让受战争拖累多年的边境人民,再也不蒙受战争之害,永远过上和平的生活。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维护世代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今天,巍峨的老山依旧耸立在中越边境,30年后的鸟语花香里,我们缅怀烈士,胸怀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一起奔向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
麻栗坡概况[OL].麻栗坡老山网,2017-07-29
不该忘却丛林中那座英雄的山[OL].人民网,2015-03-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