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的时候,头条上有个叫“原味农经”的账号,发表了一篇关于对“的文章(实际就是几段语录)。
当时,群里也有一些群友转发分享,基本就是清一色的diss。
原以为昙花一现,很快也就消声匿迹了。
没想到,这几天...发酵期来了。
文章标题的争议性和认证主体的经济学教授资质,让其在某乎、某博等地方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1月28日的回收,一度杀到了某乎的热搜榜第1。
甚至,文章本身之外。
对于作者及其教授身份、认证大学相关的信息,都开始被广泛质疑、人肉了起来。
作者自己估计也没想到,自己随手写的几笔内容,能引起这么大的热度。
时至今日,“原味农经”直接把这篇文章删了。
一、
里面的内容,其实没什么太多特别的,论据、论点都很“简陋”。
首先,因为消费比重收入占比的缘故,所以消费政策的刺激对高收入群体没用。
同时,鉴于央行23年公布数据,得出有500多万户家庭的存款余额超50万以上了。
因此,为了让这500多万户家庭消费,所以建议对他们征收高额利息税。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经济学教授提出的观点。
为了促进消费,所以通过增税来鼓励用户不要“存款”。
说实话,逻辑乍看是“通”的。
但核心问题是,如果当下用户减少存款了,就一定会去消费吗?
当下的现实,一定是否定的。
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要么继续存款,要么去投资,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消费了、消费降级,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大家手里没钱、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降低了。
民富国强,而不是既劫富又劫贫.
再好比前段时间,某孟姓专家接受采访时说的,跟上述的想法几乎如出一辙。
因为22年居民存款新增了15万亿(比21年多了5万亿),所以他希望存款的居民可以拿出5万亿去买房。
而买房,可以恢复中国经济。
恢复中国经济,这帽子扣的可不小啊。
居民为什么不买房?房产泡沫有多少,你还不清楚?
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怎么不去出谋划策?
光惦记着老百姓当前口袋里钱,这种逻辑、思维“真可怕”。
顶着“专家”的名义,尸位素餐。
二、
不过,是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群里也有不少朋友,时不时在问相关的问题,现在存款利息要不要缴税?
答案是,暂免征收。
从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一直到现在还没说要恢复。
查了下最近1次征收的情况,大致分了3个阶段。
1999年11月1日-2007年8月14日,开征,适用20%;
2007年8月15日-2008年10月8日,下调5%;
2008年10月8日以后,暂缓征收;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包括人民币、外币储蓄利息所得,下同)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为什么要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没查到历史官方的说法。
但是暂收的时候,给予了一定的总结,也确实提到了鼓励消费的说法。
我国自1999年11月1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利息税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既然能鼓励消费,那又为什么要暂免征收呢?
2007年,为此,国务院作出了2007年8月15日以后(含8月15日)孳生的利息减按5%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决定。
目前,针对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这个应该再明显不过了吧。
再看看这两年...
个税改革等改革,对应的宏观税负降低目标。
消费方面,力求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意图其实很明显了。
这个节点,如果经济环境或居民信心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去增加税负。
基本就是倒车...
也许未来会有再次征收,但短期大概率不大可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