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5年重庆谈判时,戴季陶出言嘲讽毛泽东,主席一番话全场起立鼓掌

0
分享至

1945年8月,随着两枚来自美国的核弹头的落下,日本对中国长达14年的无耻侵略终于接近尾声。

已经58岁的蒋介石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日本人是打完了,但是守下来的江山,他并不想与任何人共享这份革命果实怎么办呢?

在野心的驱使下,蒋介石将矛头对准了我党。

其实,早在1945年1月,抗战还未结束,国民党就已经早早开始对我党的根据地展开了不间断的袭击。

蒋介石多次在会议和私下表示:“消灭了日本这个外部敌人,下一步就是消灭内部敌人”,“只有真正完全的消灭了共产党,党国才能真正坐稳江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针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阴谋,悄然间拉开了序幕。

刚刚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还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喜悦中的我党,在十天内连续收到了三封来及蒋委员长的电报,内容不多不少,但内容出奇的一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邀请共产党派出代表到重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要知道,在当时,国共两党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的共同抗日,但两边的关系并不算和谐。

尤其是抗战后期,蒋介石更是开始消极抗日,变着法的削弱中共的力量,恶意之心昭然若揭。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如此急切的要求毛主席到重庆开会,就更加显得耐人寻味,不怀好意了。

当时,许多人都劝毛主席不要去,说:

“这是鸿门宴,老蒋根本没安好心!”

毛泽东摇摇头说:

“鸿门宴也要去,为了国家民族的团结,不能不去,况且,楚汉之争,难道不是刘邦笑到最后吗?”

毛主席继续分析道:

“去!去了,主动权在我,全国人民就能看到我们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到时候如果老蒋还要发动战争,他们就是自己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即使并不畏惧,毛主席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如果为了和平做出了最大让步还是无法满足国民党的贪婪,那么恐怕受到国民党的软禁和刺杀威胁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即使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毛主席还是毅然决然的为了国内和平与民族团结,不顾个人安危,一锤定音,敲定了接受蒋介石邀请,前往重庆的决定。

最终,中共中央决定了毛主席,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作为中共代表团前往“虎穴”。

从从八月初到十月中旬,我党和国民党双方就和平建国的问题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谈判。

这场谈判表面上和风细雨,岁月静好,实则暗藏机锋,暗流汹涌,明眼人谁都能看到,蒋介石一方咄咄逼人,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为的就是让我党退无可退,放弃和谈,把“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帽子坐实,以此来为自己即将发动的内战赢得道义上的正义。

首先,双方就蒋介石“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方针态度,进行了激烈讨论交锋。

对于蒋介石无理的要求,在考虑到维护国内和平与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为了争取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也为了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面具,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尽量让步。

与此同时,蒋介石趁着谈判的机会,对共产党解放区发动了偷袭,幸亏地下党情报人员的秘密电台早早发现,成功化解,挽救了差点被攻破的解放区,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

这成功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的平等地位,也让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再次暴露在人民眼前。

毛主席在重庆积极与当地的在各界代表人物和民主人士交流往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真实主张,破除了许多国民党散播的谣言,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同,也团结了许多中间势力,挽回了许多反对势力,促进了民主团结力量的壮大。

这些行动也向全国人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共产党是真诚的谋求和平的,是真正的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

民主人士柳亚子写下长诗,盛赞毛主席的行为是挽救全国和平的“弥天大勇”。

重庆《大公报》也发出评价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这本身就是一件足以让人民欢喜之事。”“如果民主和平团结得以实现,这岂不是中国喜上加喜的大喜事?!”

这足以表现社会各界对中共表现出的和谈诚意以及对民主团结做出的努力的认可和赞赏。

反观国民党一方,蒋介石根本没有预料到毛泽东真的会来,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准备好谈判方案!

在各项谈判中,对于共产党提前准备好的议案,国民党更是寸步不让,不作任何松动,谈判经常陷入僵局,推进缓慢。

期间,国民党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敌意以及假和平的面貌从一些小事上表现得明明白白。

在一次国共双方共同参与的宴会上,毛主席在宴会厅里注意到了墙上悬挂的一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他立刻肃然起立,对着孙先生的画像深深鞠躬,行注目礼。

一旁的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却不屑的说道:“毛先生不要惺惺作态了,你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必刻意对国民党的前总理行礼。”

戴季陶,国民党内部的重要人物,作为国民党建党元老之一,他曾跟随孙中山先生走南闯北,但是,并不坚定的信念,让他背叛了革命,成为了蒋介石的走狗,出了名的反革命,西山派政治活动中,整治共产党的行动就到处有他的影子。

这位国民党高官的话语中的敌意和尖锐让在场的民主人士都不禁皱眉,宴会厅里热闹和谐的气氛也不禁陷入凝滞,大家都担心这场摩擦会演变为更大的政治事件,他们也想看看毛主席会如何处理戴季陶的嘲讽。

然而,毛主席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一脸不屑的戴季陶一眼说道:“我向孙先生行礼,其因有二。”

戴季陶哈哈大笑,说道:“哦?莫非毛先生还是忘不了党国的好处,想要重回国民党吗?若是想凭番作秀博得党内的好感,以便为日后留好后路,季陶到时可以代劳,为毛先生美言几句。”

戴季陶此言不可谓不诛心。

他在污蔑的同时,还暗示中国共产党的实力根本比不上国民党。

宴会厅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人士们,对戴季陶如此轻蔑的侮辱感到十分不快甚至愤怒,一些年轻气盛的亲共人士甚至几乎要忍不住站起来,为毛主席反驳。

然而,毛主席并未理会他的轻蔑,开始陈述自己的原因。

“其一,于公来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都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力量,两党都曾为了打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做出过贡献,也都曾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孙先生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伟大党派的先行者。”

毛泽东顿了顿,看向周围人群认可的目光,继续说道:

“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作为一个爱国者,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我有权利,也有必要向孙先生表达我的敬仰之心。”

“其二,于私来说,早年间,我也曾在国民党中央工作,亲自在孙先生手下为了民主事业奋斗,我对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十分折服。作为孙先生的学生、同志,我无法控制自己对孙先生的怀念之心,因此,我愿意在此时,这个国民党与共产党欢聚一堂的日子,对孙先生表示敬意。”

我们都知道,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活动遭受挫折时,是共产党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精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积极地参与北伐战争等一系列活动,为孙先生的救国事业提供了帮助。

孙中山在与毛泽东等人的接触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蕴含的强大潜力和掌握的强大力量,他认定共产党将是帮助国民党继续进步的强大助力。

他斥责那些反对共产党人,向他弹劾共产党人罪状的的国民党右派说:“你们自己不去努力奋斗,反而去嫉妒共产党人的努力和热血,他们如果真的违反了纪律,我自会按照纪律施以惩罚,何必如此刻意的反对共产党,破坏两党和平呢?”

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亲密的合作关系,也印证了毛泽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都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力量”的话。

而早在1924年,毛泽东就在国民党中央参与组织和文件方面的工作,还在平民教育委员会担任职务。

到了1925年,毛泽东甚至被国民党中央推举为代理宣传部长。

这也证明了毛泽东确实曾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为了中国民主事业做出贡献。

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下来。

毛泽东看着戴季陶的眼睛,说道:“当年孙先生为了国家大局,民族大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合作,共同奋斗。而润之此次来重庆,也正是为了与贵党达成共识,避免战争,再次实现当年国共合作的盛况,为人民群众谋和平,正是要完成孙先生未竟的民主大业。”

他顿了顿,看着额头见汗的戴季陶,继续说道:

“反观戴先生,对我处处紧逼,对我共产党带有如此之大的成见,与贵党会议之上咄咄逼人,不肯让步丝毫却是如出一辙,究竟是谁不配礼敬孙先生,让他九泉之下羞于见之已是不言而喻,公道自在人心!或者说,戴先生的态度也是代表了国民党对此次和谈的态度吗!?”

说罢,毛泽东拂袖而立,傲然而立,朗声而问。

而戴季陶却是张口结舌,汗透衣衫,昏昏然不知所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要知道,戴季陶正是以研究孙中山先生的理论立身闻名,也一向以孙中山坚定拥护者的身份自居,如今他与孙中山先生方针政策思想的种种偏离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毛主席指出,自然是慌了阵脚。

更何况,如果自己的行为上升到国民党和谈态度的高度,那么若是谈判破裂,他戴季陶就不得不做这个破坏和平的事,挑起战争的民族罪人了。

与此同时,看着哑口无言,出尽洋相的戴季陶和不卑不亢,在场的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顿时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

全场都因为毛主席的这一番话起立鼓掌!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国民党的人士!

不光是为毛泽东的精彩言论和个人魅力所折服,更是为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以及争取和平的真诚愿望所感动。

最终,在1945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双十协定》。

这项协定深刻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证明了我党为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而戴季陶发出嘲讽,想要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可笑行径,却只是自取其辱,自降格局,更是暴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狼子野心。

反观毛泽东的一番话,不仅对心胸狭窄的戴季陶的卑鄙嘲讽进行了有力的回击,更是展示了中共为民族,为人民,为和平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的拳拳之心,愿意为人民期待的真和平放弃利益的大格局。

相比之下,国共双方谁是能更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未来,谁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派,自然是不言而喻。

老蒋和戴季陶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违背人民意愿,执意要挑起内战,准备内战,失去人民的支持,最终输掉了一切,着实是格局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君臣史记
君臣史记
用理性的眼光探索
4127文章数 80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