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垄断行业的国企有电网、烟草、石油、铁路、盐业等,其中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的就是国家电网、中国烟草。2000年以前、90年代,由于缺乏监管、管理松懈,很多内部子弟不用招考、不费气力,就很容易进入垄断企业工作。比如父母在垄断企业工作,只要父母到了退休年纪,子女符合条件的就可以优先进入单位工作,内部子弟绝大部分都是干部职工子女,被称为“垄二代”。内部子弟相对于普通大众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垄断企业工作,不具备竞争力、且缺乏公平性。
这些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是2023年,那么现在还存在垄断企业大量招收内部子弟的情况吗?客观来说,现在的情况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起码内部子弟不会像20年前那样大摇大摆、名正言顺地走后门进入垄断企业工作,相对已经公开透明了很多。国家电网、中石化、国铁集团每年都会开展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逐步实现规范化,同样需要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才可以被录用。
虽然垄断企业不会出现大量招收内部子弟的情况,但是内部子弟仍然拥有一些优势。
第一,网申。网申就是资料审核,审核人员会对报名资料包括学历、证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才可以进入笔试环节。每年国家电网、中国烟草、国铁集团等招聘都会进行网申,报考人数都会很多,如果企业本身觉得报名人数超过预测,那么就会在网申阶段筛选出一批人员,淘汰掉一批人员,这时候如果是内部子弟就会有优势。具体就是如果两位报考人员各项条件基本一致,同时符合报考条件,其中一位是内部子弟,那么另一位大概率就会可能会淘汰。
内部子弟的优势在于,资料审核阶段尽可能地通过筛选,顺利地进入笔试环节。
第二,面试。国家电网、中国烟草等垄断企业的笔试已经比较规范,都是统一组织、统一阅卷、统一公布,都有自己的考试系统,想要在笔试环节耍花样、在分数方面动手脚已经很难,不太现实。所以,如果内部子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环节,也会有一些优势。中国社会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同样分数的两位报考人员,肯定更愿意或者更倾向于录用更熟悉的人,除非另一位报考人员各方面表现实在非常优异,内部子弟存在明显差距。
第三,内推。例如国铁集团每年都会开展校园招聘,校园招聘主要就是面向原铁道部直属的几所院校,加上合作高校。如果是内部子弟,那么在推荐名额方面会有优势。比如某铁道职业学院,有关系的内部子弟可以去铁路集团,去效益较好的动车段,没关系的只能去地铁集团,去效益一般的动车段。内部子弟享有优先推荐权和优先选择权。除非报名人员本身真的很优秀,专业成绩优异,各类奖项齐全,否则同等条件下,肯定是内部子弟比普通学生更有优势。
各位对此怎么看呢?内部子弟进入垄断企业的还有优势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