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范围雨雪即将来袭!但全国性升温也不假,预报:又热又冷波动强

0
分享至

冷空气的最后“发威”,居然将寒潮都没有影响到的云南,也来了一波“断崖式”的降温。当然,这主要是来自“西南漩涡”的发力,当我国酝酿不少地区出现了断崖式的气温下滑,我国气候中心直接用了一个“黑洞”来进行描述,那就是——云南出现降温黑洞。

的确,这一波冷空气“余威”还是较强,我国云南的降温势力很大,例如:云南昆明,在冷空气的突袭之下,直接从最高23.9度,大降温到最高6.2度,直接大降温超过17度以上。这对云南来说, 也堪比“寒潮级”降温了。

不过,这个降温也是一瞬间,因为我国受到新冷空气的影响并不强,属于“弱冷空气级别”。从1月29日起,我国将进入全方位的升温之中。

当然,其实从暖流的发展趋势来看,在1月28日的时候,北方的暖流,西部方向的两波暖流都在不断地涌入我国,而东部区域的残余冷空气也将会缓慢被推开,到了1月29日的时候,我国北方几乎全面都进入了降温,只有华南地区还有余威存在。

而过后,副热带高压也崛起,我国华南也会进入升温的模式之下。所以, 在1月30日的时候,我国南北地区都是“通红”的状态。

从升温的幅度来看,我国华北,江南,西南等地均有强烈升温的模式,在青海,四川,安徽,云南等地都是如此,可能会出现犹如春季的气温提前到来。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气象意义上的春季到来,是要到2月才会起步。所以,如此强烈的升温又是冬季的“冷暖大波动”变化了。那到底有多强呢?

我国就还是说云南吧,云南昭通的气温在下滑之后,将会一路攀升,直接冲击到近20度,这就是“暖入春”的气候,就算是后续还出现了波动,但是这个波动性的转变也是“过山车”的模式。

所以,这个冬季我国的“大升温,大降温,再到大升温”已经出现了常态化。只不过,我们要从气候的角度来讲的话,这样的气候转变也算是很正常。

今年的气候变化还是比较特殊,多种气候模式都是“轮番上线”。所以,气候的大波动很强烈。那到底有哪些因素呢?

第一、冬季气候波动,冬季本身就是气候变化较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在每次冷空气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升温,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在今年也是特殊的气候现象,在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之下,我国极端性的气候转变更多,拉尼娜现象虽然对全球变暖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气候的变化之中,有了它的存在,也会让极端性气候转变更多。这种现象按照部分机构预计,在2023年3月左右就会结束。

不过,这里也多提一下,那就是拉尼娜现象之后,我们还将迎来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变暖就是“增温效应”,也会带来更多的气候波动。所以,今年大家还需要警惕。

第三,关键性气候波动因素,或者直接说根源,那就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引发极端性气候转变最根本的原因。然而,地球的变暖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包括2022年,就算是有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我们地球的变暖也依然存在。

而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性气候现象主要是呈现出“两个极端性发展”,高温可能更强,寒冷也可能更加冷。

这也是为什么质疑,全球变暖为什么还如此冷,其实就是极端性的气候转变。所以,冷暖波动大。

而在这一波升温之中,的确,我国在弱冷空气之后,还有一波冷空气出现,我国气候中心再次明示,这是一波较强冷空气,在冷空气的影响之下,我国大部地区又会出现降温,这一波冷空气自西向东发展。初步预计1月31日起步发展,过后将东移南下。

那会不会成为今年的新一轮寒潮呢?从趋势来看,可能性不大,冷空气的主体是朝东部发展,所以,降温主要在北方地区。

而在2月2日的时候,由于东部地区有一个大漩涡的发展,会导致部分冷空气南下。然而,我们也说了,这一波冷空气是在大范围升温之下出现的。

所以,我国气候中心给出的降温幅度——大部地区4~6℃降温,内蒙古东部、华北大部及东北地区南部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所以,也不算强烈,部分地区可能发布寒潮预警,但是全国性的寒潮发布,这个可能性不大。

只不过,很多人注意到了,冷暖气流的发展,是不是会引发雨雪气候呢?没错,的确是有一波,但是冷空气不强,北方就以降雪为主,南方就以降雨为主。

预计在2月2-5日,我国大范围地区有雨雪出现。主要发展时段在2月2日至3日,基本都是小雪,小雨的发展,其中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以降雪为主,长江以南大范围地区都是降雨为主。而这个时段过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雨雪了。

所以,这波冷空气影响之下,大体就是有雨雪,但是持续时间短,主要以干冷为主,这就是气候趋势,暂且看不出来有寒潮的模式。

所以,这冬季的气候变化就是强烈,大范围升温之下,又来较强冷空气,结果还来一波升温之中的“雨雪气候”,让很多人可能都感觉很混乱,又是升温,又是雨雪,又是冷空气等等,没错,就是气候的大波动,让我们感觉气候的复杂性越来越强。

简单地描述一下就是,“寒潮级”降温突袭云南,过后,但全国性升温即将来袭,也不假,从1月29日起步,南北都是如此,副热带高压也崛起,但是也有较强冷空气来突袭,在1月31日进入,2日基本结束,主要影响北方。

对南方的升温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是北方有冷空气,改变力度不大。而在2月2日,3日有明显的大范围雨雪,其他时间范围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整个2月2日到5日,基本都是以干冷为主,这就是气候转变,又热又冷波动强,复杂有点绕脑,大家谅解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很亲的人,其实不是父母,不是伴侣,也不是子女,而是这个人

你很亲的人,其实不是父母,不是伴侣,也不是子女,而是这个人

家里那点事儿
2023-03-25 22:57:36
大连劳动公园摩天轮要拆?相关部门回应

大连劳动公园摩天轮要拆?相关部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3-03-26 19:33:18
邓小平复出掌权为何提拔此人做副总参谋长?为了让他当“替死鬼”

邓小平复出掌权为何提拔此人做副总参谋长?为了让他当“替死鬼”

秦風历史
2023-03-26 11:57:11
如果倒查30年,国家财政不差钱!

如果倒查30年,国家财政不差钱!

白夜追娱
2023-03-26 14:25:16
传张津瑜有7部视频,他们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被虐到濒临崩溃?

传张津瑜有7部视频,他们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被虐到濒临崩溃?

懒人梅梅
2023-03-25 10:59:32
新希望集团千金刘畅:20岁身家25亿,除了买包,就是吃火锅,太累

新希望集团千金刘畅:20岁身家25亿,除了买包,就是吃火锅,太累

素素小昕园
2023-03-24 14:37:10
20万俄军守株待兔,8万乌军将遭围歼,美嗅到危险想和俄对话

20万俄军守株待兔,8万乌军将遭围歼,美嗅到危险想和俄对话

诸葛小彻
2023-03-27 00:36:44
3M中国员工反思:外企到底有什么不好?

3M中国员工反思:外企到底有什么不好?

恰同学少年录像
2023-03-26 07:31:02
江青有多奢侈?随便玩一玩的爱好,留下的作品就价值一套房子

江青有多奢侈?随便玩一玩的爱好,留下的作品就价值一套房子

元哥说历史
2023-03-26 01:08:56
死亡直播:百万人观看女子死亡瞬间,镜头之外的丈夫也离奇毙命

死亡直播:百万人观看女子死亡瞬间,镜头之外的丈夫也离奇毙命

悬疑故事会
2023-01-04 15:37:52
1989年,毛主席孙子毛新宇的照片,身穿夹克手拿公交卡非常得朴素

1989年,毛主席孙子毛新宇的照片,身穿夹克手拿公交卡非常得朴素

射手娱评
2023-03-22 15:32:37
杨幂:在日本被做成娃娃,价格昂贵遭哄抢,网友:我也想来一个

杨幂:在日本被做成娃娃,价格昂贵遭哄抢,网友:我也想来一个

海洋里的娱乐
2023-03-27 06:53:53
丈母娘偷情时,因为太过兴奋导致对方发生意外,让整个家族唾弃

丈母娘偷情时,因为太过兴奋导致对方发生意外,让整个家族唾弃

办公室赵主任
2023-03-05 22:08:34
侮辱人了,汤普森续约合同曝光,猛龙或成为大赢家

侮辱人了,汤普森续约合同曝光,猛龙或成为大赢家

体坛界风云
2023-03-26 15:27:21
又被印媒笑话了,歼20未能突破自家火力网,三种信号值得关注

又被印媒笑话了,歼20未能突破自家火力网,三种信号值得关注

积极的老刘
2023-03-26 17:33:29
民航局:开始执行!北京重点恢复— —

民航局:开始执行!北京重点恢复— —

北京广播电视台
2023-03-27 08:31:23
34岁留守少妇遭22岁小伙强奸,几个姿势后变“被动”为“主动”

34岁留守少妇遭22岁小伙强奸,几个姿势后变“被动”为“主动”

小博士说科普
2023-03-20 14:25:30
57岁巩俐和74岁老公同框,两人状态大不同,一个老态,一个年轻

57岁巩俐和74岁老公同框,两人状态大不同,一个老态,一个年轻

爱吃泡面的搞笑达人
2023-03-27 07:38:56
引爆,美日荷签订“三方协议”,ASML公司“反水”

引爆,美日荷签订“三方协议”,ASML公司“反水”

大国科技观
2023-03-25 18:08:08
德学者:当中国人还在建高铁时,殊不知我们已经建起了自行车高速

德学者:当中国人还在建高铁时,殊不知我们已经建起了自行车高速

生活笑脸珺
2023-03-25 14:21:54
2023-03-27 12:04:49
环球科学猫
环球科学猫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普及。
5866文章数 664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全国最年轻公安厅长 职务有新变化

头条要闻

全国最年轻公安厅长 职务有新变化

体育要闻

他是CBA全明星三分王 更是最强二轮秀

娱乐要闻

邓超爆料孙俪新戏已开机 与罗晋二搭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继百度"文心一言"之后,华为"盘古大模型"也来了

汽车要闻

B+级豪华风尚轿车 红旗H6预售19.48万元起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从造车到造手机,或售7000元的蔚来手机能成吗?

亲子要闻

继肥胖、近视之后,脊柱侧弯已成危害我国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数码要闻

从造车到造手机,或售7000元的蔚来手机能成吗?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公开课

广东高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反响极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