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88年3月13日,我军舰艇奉命开进九章群礁。
结果刘华清还在开会的时候,就听秘书跑进来说道:“南沙要打起来了!”
消息令人惊骇,不过刘华清表现非常沉稳,只见他面色坚毅的说道:“那就打!”
我军与越军为何会在南沙交锋?
刘华清坚定下令,我军能否取胜?这场轰动一时的战斗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一 、越南侵我主权,观测站起纷争
自古以来,南沙群岛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不过越南贼心不死,从1956年开始就有意侵犯我国主权,不仅妄图蚕食我国领土,还在那竖起旗帜。
一开始,侵占我国领土的是南越,后来有6个岛礁被交到了北越手中。
由于需要我国援助,所以北越曾出版地图承认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只不过后来南北越统一,他们自觉不需我国帮助,便又变了卦,跟我国相争。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我国很快取得优势,迫使越南开始谈判。
不过越南仍旧没有死心,一边与我们谈判,一边还试图抢占南沙岛礁,他们的贪婪是后来冲突的根源。
1987年,谈判已经逐步进入尾声,我国经联合国同意,将在南沙群岛建立编号为“74”的海洋观测站。
原本此事已成定局,结果就在我方准备开工的时候,越南当局突然反悔。
他们不仅公然将原先的赞成票改为反对票,还派人登上永暑礁与我国对抗。
但越南实力不足,与我国对抗自然也处于下风,他们眼见此处不成,竟开始侵占南沙群岛其他岛礁。
比如说1988年2月17号,就发生了著名的“华阳礁主权碑争夺事件”,可以说,越南这是公然挑衅。
越南如此猖狂,我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短短5天后,海军援兵就赶到了南沙。
此次前来支援的502编队,搭配上之前前来支援的162编队和510编队,每日都在周边海域巡航。
原本以为越南海军会知难而退,没想到对方自不量力,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
3月13号双方产生摩擦后,消息立刻就传回了指挥部,刘华清当即下令:
“只要对方敢发起攻击,那就打!凡是能占到的岛屿都上去!”
众人原本还有些迟疑,毕竟这不是一桩小事,不好轻易下决定,没想到刘华清直接与众人说道:
“你们不要怕,只管打,这件事我当面去中央报告!”
后来越南方面果然率先发起了攻击,只不过战斗结束得比想象中更迅速。
3月14日双方正式开始战斗的时候,刘华清和洪学智等人还没赶到海军作战指挥室呢,战斗就结束了。
其中双方真正的战斗只用了28分钟,算上冲突始末,累计也不到一小时。
那么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结束得如此迅捷呢?
二 、战斗虎头蛇尾,越军沦为笑柄
原来,敌人在3月14日凌晨6点,强行登上了赤瓜礁,并插了两面越南国旗。
我军一开始想避免武力冲突,所以并没有开启战斗,而是也派人登上了礁。
为了展现诚意,我军登岛人数并不多,一共只有58人,敌人似乎有所顾忌,也并未开枪,但开始挑衅。
他们冲我军战士们做出各种侮辱性动作,我军战士不予理会,直到接到上级命令,才换上刺刀开始执行拔旗行动。
很快,我军战士就占据上风,不仅驱赶了来犯越军,还收缴了他们的国旗。
越军战士恼羞成怒,居然开始拔枪射击,好在我军战士身手矫捷,及时托住枪管,这才避免意外。
不过,此后越军乱作一团,开始胡乱开枪,之前托住枪管的杨志亮也左臂受伤,倒在了血泊之中。
眼见冲突升级,对方主动挑起纷争,我军战士们果断开始开枪回击。
纵然对方率先动用船上的高射机枪,我方也仍旧占据优势,编队指挥员更是直接下令:
“将其击沉!”
在激烈的战斗中,我方主炮率先炸毁敌方机枪。
紧接着在对方准备动用火箭筒的时候,我方机枪手曾俊明,又用一个点射,把敌方火箭筒打了回去。
短短9分钟,敌方的HQ604舰船就已沉没,原先猖狂的越军开始举白旗。
岛礁的另一边,我方依旧占据优势,不仅顺利将对方指挥台击毁,更打得对方舰艇严重倾斜。
最后时刻,我军放弃射击,没有再管这艘船,不过据说该船还是沉了。
在短短20多分钟的战斗里,我军累计击沉了敌方两艘舰艇,同时还重创了一艘,可以说是战绩累累。
至于原先疯狂挑衅的越军,有9人被俘虏,200多人死伤。
与之相比,我军却只有之前托举枪管的杨志亮一人受伤,无人死亡,可以说双方孰强孰弱一眼便明。
在取得优势后,我军并没有自满,反而是赶忙加强防空战备,避免对方动用空中力量再度来袭。
好在越南方面似乎也认清了现实,并没有再盲目纠缠,这次海战就此告一段落。
原先猖狂来犯的越南海军,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就伤亡惨重,这使得越南方面很快沦为国际笑柄。
至于我国,则是通过这一战证明了自己的海军实力,另外,正是借此威势,此后我军又收复了几个岛礁。
可以说,我军虽是被动反击,但是最后却成为此战各种意义上的“赢家”。
当然,或许有些人不解,不明白刘华清为什么会下令,为了几个“岛礁”而和越军爆发战斗。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来,南沙群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不容侵犯,无论面积辽阔还是狭窄,都是如此。
二来,南沙群岛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绝不是“区区几个岛礁”就能概括的。
三 、不容有失的南沙群岛
作为南海最南侧,同时也是散布范围最广、岛礁最多的群岛,南沙群岛的资源和位置是非常突出的。
先说资源,那里的资源分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以及生物资源三部分。
矿产资源主要指的是大量的磷矿以及油气资源区,尤其是后者,那有超过35万平方公里的油气盆地。
能源资源主要指可以用来发电,比如说大量的光照、有效的风能以及海水的温差等,都能加以利用。
至于最后的生物资源,则主要指的是动植物,那里有大量种类的藻类和鱼类,有很多是世界罕见的。
倘若说上述各种资源只能说是珍贵的话,那么南沙群岛在地理位置上的价值,就是真的无可估量了。
南沙群岛不仅能同东南亚各国以海域连接,同时还能扼住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的“咽喉”。
就连美国所公布的16个战略枢纽,就有3个位于南沙群岛旁边,分别位于西面、南面和西南面。
由此可见,掌控南沙群岛,绝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手妙棋。
也正是因为南沙群岛如此重要,所以刘华清才会坚持寸步不让。
当然,“拳头才是硬道理”,如果我国自身实力不强,光有态度也是没用的。
因此,刘华清也一直在想办法加强我国海军实力。
比较典型的就有“现役歼击机应急改装工程”、“空中加油机研制工程”以及“西沙机场工程”等。
前两个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海军与空军战斗力不足以及续航不足的问题。
至于最后一个工程,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堪称是三个工程里的基石,有了它,海军与空军才更好联动。
可归根到底,这些工程都属于向空军“借力”,要想真正把海军发展起来,还得有核潜艇和航空母舰。
1961年,新中国舰艇研究院刚刚成立,刘华清就是掌舵人。
只不过当时工程研发的并不顺利,经费不足,战线压缩,好在在刘华清的努力下,核心骨干得以保留。
后来,1970年我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而刘华清也并未自满,反而继续鞭策自己,又攻克诸多难关。
至于航空母舰,那更是刘华清心心念念想要建成的东西,他曾与众人说:
“要是看不到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下水,我是死也不能瞑目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刘华清就观摩各国海军,准备建造航母。
当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想要发展起来就得投入大量经费,因此许多人都是抱有迟疑的态度的。
刘华清却非常坚定,他站出来与众人说道:
“这是海军的核心力量,如果能造出来,对于国防建设有大好处。”
“就算不用,摆在那里也是威慑,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航母!”
在刘华清的努力下,航母研制项目被大大提前了,只可惜后来航母项目立项时,他已不在海军服役。
不过据说当他得知航母项目立项后,仍旧是哈哈大笑三声说道:
“这下子,我就是走也放心了……”
正是在刘华清等人的努力下,我国才能迅速建设出一支现代化海军、捍卫我国的海上权益,他们的精神与贡献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四 、道阻且长,亦当乘帆远行
保卫南沙群岛、建设全新海军,这些事情听起来容易,现实却也经历了不少困难。
先说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南沙海战。
虽然打的时候酣畅淋漓,但是“怎么打”和“什么时候打”,是不小的问题。
当时中越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我军肯定不能率先出手,给越南方面落下话柄。
所以,上级下达的命令是“不率先攻击”。
可这也绝不等同于坐以待毙,因为如果我军一味等待战机,可能会率先造成伤亡。
因此,上机的另一条命令是“不示弱,不吃亏”。
简单来说,就是不率先挑起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呆呆的在那里等别人来打,要根据现场形势,随机应变,找机会一锤定音。
这对现场指挥员的要求是极高的,而指挥部的众人心中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据说,在双方正式开始交战前,现场指挥员就累计收到了26道命令,由此可见当时的局面是多么紧绷。
不过好在负责指挥的陈伟文非常出色,对战局看得透彻,下命令也很果敢。
最终,各国记者都对我国海军的表现交口称赞,而陈伟文也收到了邓小平亲自签发的嘉奖令,上面如此写道:
“坚持了自卫原则,同时反应快速,作战英勇,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主权,特予嘉奖!”
由此可见,南沙海战的胜利不仅仅来自于刘华清等人的决断,同样也来自于陈伟文等人的指挥,以及战士们英勇的战斗。
这次了不起的胜利,是所有参与者的勋章。
再说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这亦非是一日之功。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邓小平亲自拍板,支持刘华清,而刘华清亦是兢兢业业几十年,这才功成。
回首往事,我们不禁由衷的感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建设一支海军,这里面蕴藏着多少先辈的心血?
至于南沙海战这样的胜利,更是能鼓舞所有国人。
“我们不支持战争,但我们也不畏惧战争”。
正是在这样精神的引领下,我们才能在用“拳头”打出国际地位的同时,还受到各国尊重。
回忆南沙海战这类往事,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这场战争,并非是为了宣扬武力,而是告诉大家共同抵制战争,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尤其是像南沙海战这种战斗,避是绝对避不过去的,一旦退让,对方只会如凶猛的豺狼,变本加厉的上来撕扯。
鸦片战争后,我国经历了百年屈辱史,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刘华清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不屈斗志,以及学习他们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唯有人人都出一份力,我们的国家才能长久繁荣昌盛,建设国家,从你我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