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11日,德国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不到两个月,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就已经预测到这场战争的前景非常不明朗,并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不仅低估了俄国巨人的经济力量和运输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我们最初计算敌人大约有200个师,而现在查明番号的就有360个师,一旦有十几个师被消灭,俄国人就又投入十几个新师,而我军的战线分布太广,兵力显得比较单薄。
大家都知道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当年的一击即溃,败得惨不忍睹,战争刚开始德军快速闪电投入300多万机械化部队快速直插,这让苏联东线防守的149个师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东线苏军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那么苏军在前期损失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为何还能进行反扑,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呢?
其实苏联在面对东线战场全军覆没的局面下,还能快速的进行补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的人口、工业、和抵抗意志!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人口大概在1.8亿左右,这样的人口和德军带领下的西欧诸国比,并不吃亏。
再加上赶上了工业革命的苏联,在强大资源的加持下生产力,完全是自给自足,再加上英美盟国的援助,这让苏联当年,有了打持久战的底气!
虽然在苏德战争初期,有个别苏联地区的人民夹道欢迎德军,但是面对国土面积广袤的苏联,大部分苏联人民还是有坚定的卫国信念的,工业、资源、人口、坚定的抵抗意志,这些就是苏军能够快速组织兵力反扑,最后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