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中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可美国媒体却想抓住这个热点,为此特意采访了曾受美国邀请出版了回忆录的张国焘,希望他评价一下毛主席。
此时的张国焘已经79岁,生活穷困潦倒,虽然接受了媒体采访,但当让他评价毛主席时,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都说地位相当的两个人才能互相评价,那张国焘和毛主席的地位相当吗?起码按照当时来看可差远了。不过要放到曾经,别说让张国焘评价毛主席了,他连看主席一眼都不愿意。
还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毛主席在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而比他小五岁的张国焘则是北大的学生。但彼时的张国焘在同学中名气很大,是一个响当当的学生领袖。
李大钊先生非常欣赏张国焘,算是他的半个老师。张国焘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也是由李大钊先生牵线,希望这两个同样优秀的年轻人能互相结识,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互相帮衬。
毛主席看到张国焘后非常热情,主动上前与他握手并说道:“我叫毛泽东,字润之,很高兴认识你。”哪知张国焘手也没伸,话也没回,只是点了点头,便和李大钊先生开始聊天,让一旁的毛主席显得十分尴尬。
要说当时张国焘傲气也有资本,他出身于官绅世家,不仅父亲做官,家里还经营钱庄。上学后张国焘自己又带领学生进行爱国运动,是学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当时全国都响当当的人物还欣赏他,这让张国焘想不飘都有点不现实。
可问题是傲气这东西还能改,张国焘有些骨子里的品质却是改不了的,比如心胸狭隘、虚荣心强、好强争胜、容不得别人反对自己。
要说第一次见面张国焘压根没看上毛主席,那中共一大的时候张国焘就是有点烦毛主席了,原因也很简单,当时两人都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可在张国焘看来,你毛泽东凭什么与我平起平坐呢?
论家世,毛主席是农民家庭出身,和张国焘比不了;论当时的地位,毛主席只是在社会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虽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与张国焘这种亲自领导过学生运动似乎没法比,起码张国焘这样想。
因此心胸狭隘、为人虚荣的张国焘就有点和毛主席对着干的意思,摆明了要证明我的地位是比你要高的。
当时张国焘似乎也实现了自己的小心思,因为在会议上他发言了许多次,而毛主席只发言了一次,其他时间大多在记录会议内容,在张国焘看来,这就是“地位”的表现。
可为何张国焘后来沦落到移居外地,难归故土的地步呢?这就要从南昌起义说起了,张国焘当时是中共中央的特派代表,代行政治局职权,他曲解了党中央机关“起义要慎重”的意思,为彰显地位要重新讨论起义。
问题是当时很多起义工作已经准备完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李立三和周恩来拍案而起反对张国焘,他也在后来被共产国际无限期的留在了苏联“学习”。
其实从始至终张国焘都想错了一点,无论是革命、起义、学生运动等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可张国焘自始至终沉迷于权力,想的都是如何彰显自己。
或者说,从一开始张国焘想的就不是为国家民族而进行革命事业,而是利用革命事业来提升他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也正是这一点,让张国焘落入了后来的地步,让他和毛主席永远都没有可比性。
1931年,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张国焘负责主持红四方面军的党政工作,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已经成为我党三大根据地和三支主力红军中发展最快最强的一支。
可张国焘一来却开始搞“肃反”运动,三个月的时间里杀害了两千五百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要知道当时红四方面军虽强,可也只不过有1.5万人而已。
这一切都是为了张国焘的一己私欲,他要让整个红四方面军成为自己的一言堂,从此没人敢和他作对。
后来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实行战略性转移,中途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当然这里面有张国焘自己的小心思,他以为中央红军是红军的领袖,相当于老大哥的存在,那无论是部队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要比他的红四方面军要好,这样一算会师合并了他也不吃亏。
可当时的中央红军一直被蒋介石派兵在后面穷追猛打,部队战士几乎人人带伤,能有保暖衣服穿的人都没有,更别提武器装备什么样了。
张国焘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后来毛主席又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嫉妒使张国焘开始彻底背离了革命。
1935年9月1日,张国焘率领左路红军在中央的多次催促下东进,可走到半道他却说嘎曲河水上涨无法渡河,同时要求右路军调头南进。
张国焘的举动看起来没什么,可这实际上意味着党中央自毛儿盖会议以来所有关于红军前途的决定都被推翻了,还意味着此前数万红军付出巨大代价穿越草地的努力也白费了。
与此同时,张国焘仗着自己的兵力和实力向党中央发难,意图使本就举步维艰的红军产生分裂。这件事情后来虽被毛主席化解,可这段历史却被他称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在这之后,党中央为了教育和挽留张国焘还委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可惜张国焘却趁着祭黄帝陵的机会投靠了国民党。
不过蒋介石却并未从张国焘的身上发现价值,因此没有重用他。1938年张国焘被开除党籍,1949年移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
一时的沉默,张国焘似乎便回忆起了往事种种,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短短的十个字,却似乎蕴藏了无数的心酸与悲凉,字字戳心。
更加讽刺的是,毛主席去世三年之后,张国焘竟在多伦多的养老院里被活活冻死,不知他临死前是否又想到了曾经的意气风发,是否对曾经的作为有了那么一丝悔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