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功德林三大战役:上将中将亲自冲锋陷阵,将级以下没资格参加

0
分享至

功德林三大战役:上将中将亲自冲锋陷阵,将级以下没资格参加

2023-01-15 12:09

这是有记载以来最后一次“中日大战”,也是史上规格最高的中日大战,上将指挥中将冲锋陷阵,少将以下没资格参加,他就是著名的小煤山大捷,而与该战齐名的围剿刘峙、食堂会战,并称为“功德林三大战役”!

小煤山战役

一九五四年五月十六日的清晨,北京功德林监狱内,一个老头正在煤堆旁搓着煤球,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老头,名叫刘镇湘,原国军中将,第64军军长,于抗日战争中作战勇猛,屡立奇功,是老蒋的嫡系将领,深得其新任,不过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随后派到监狱接受改造。

而他旁边干活的也都不是等闲之辈,一同搓煤球的是郑庭笈,也是原国军中将,第49军军长,挑水的是原黄维兵团第十军中将军长覃道善,在一旁拿着铁锹铲煤的杨伯涛,是原黄维兵团第十八军少将军长,端着筐子装煤球的,是原国民党206师少将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员邱行湘,这些劳工在进到这里之前,都是清一色的黄埔优秀毕业生,率领过百万大军打过无数胜仗。

不管是打击日寇还是革命期间,都有过杰出贡献,也都是老蒋的得意门生。此时大家都在兢兢业业地各自劳作,刘镇湘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还夹杂着几句日语,对于日寇的痛恨,让他下意识放下手头工作就要探查敌情,随后看到是原北平日本宪兵司令上村,正在和两名日本战犯打网球,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同样是战犯,怎么在中国境内肆意屠杀,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兵就能受到优待,自己却要在这里受苦,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一时愣怔了,攥紧煤球死死盯着日军,其他人见状,也被抗日情绪深深影响,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而三名日本人依旧旁若无人、欢声笑语地打着球,当然,这三名日军也是“大有来头”的,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制霸山西的阎锡山想要守住自己的领土,进一步开拓地盘,便将山西境内的日军收入麾下,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没想到这群日本兵一上前线,立刻被徐向前的部队击溃,将领也被抓进功德林中。

刘镇湘早就知道这里有日军,不过今天是第一次碰到,骨子里的抗日热血被激起,眼睛被复仇的怒火浸染,撸起袖子就要上去干架,一旁狱友见状,立刻上前阻止,毕竟都是在监狱,自己上前就属于寻衅滋事,处罚的只有自己,还得写检讨。刘镇湘是一时脑热,强压心中怒火继续干活。但我不找事,事偏要来找我。

中午时分,日本兵打嗨了,一个扣球,用力过猛,直接打到煤堆前,白色的球滚啊滚,出现在刘镇湘视野中,上村司令立刻前来要球,看着对方趾高气昂的模样,刘镇湘率先拿起球凝视半晌,扭头就扔进煤堆里,上村怒了,一边拿球拍敲打着刘镇湘胸口,一边用日语大声叫骂,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此时的刘镇湘年近五十,比起二三十岁的青年,身体自然不算好,战斗力也大幅度减弱,奈何对面是日军,对方还挑衅。

话不多说,一个侧手擒住对方拿拍子的手,拍子应声落地,随后二人扭打开来,上村不敌,落入下风。立刻叫来两个小弟帮忙,以一敌三,刘镇湘反手又撂倒一个,但体力还是跟不上,被三人合围殴打。

正在此时,上厕所的郑庭笈及时出来,看到战友被打,裤腰带还来不及拴,一嗓子吼起来,众人立马帮忙,轰轰烈烈的“小煤山战役”就这样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郑庭笈,只见他抄起一个大煤筐直接扣日军头上,随后杨伯涛一边大喊不要打了,伤了情分,一边抄起挑煤的扁担在日军背上狠狠抡了下去,邱行湘则直接骑到日军身上,左勾拳右勾拳,锻炼锻炼生锈的肌肉,覃道善最狠,直接拿着铁锹就往头上招呼。

双方激战正酣,刘镇湘反应过来,上前拉住覃道善,害怕出了人命不好交代,人是拉回来了,但看着上村那满是恨意的丑恶嘴脸,静不下来,又加入了乱斗中。围墙之外,许多人听到叫喊声,立刻要去帮忙,被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中将文强拦了下来,此人曾在珍珠港前夕做出过精准预判,但没人重视,最后导致悲剧发生。

他劝说大家不要冲动,作壁上观即可,随后一脸兴致勃勃地观看这场中日大战,气氛到位就差一包瓜子了。看了一阵,又乐呵呵跑到正在扫地的一人面前,对方询问战况如何?弟兄们有没有吃亏?文强笑眯了眼:我部火力甚猛,敌人溃不成军!对方回道:你去盯着他们,注意分寸,别打出事来。

此人正是原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指挥过多次抗日战争,如昆仑关大捷、淞沪抗战等,面对日军时,总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再加上对上服从,对下宽容,赢得军队一致好评,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鉴于常年征战留下一身的老毛病,管理所的人不忍让他干重活,便天天扫扫地,打发时间。文强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立刻跑到门口放哨。

不过等到管理员赶来,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尽管阵地只有一个小煤堆,但丝毫不影响大将军们发挥,重重包围下,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这群昔日的抗日名将便将三个日本兵打得哭爹喊娘,连连求饶,我军自此大获全胜。而看到管理员来了,日本人立刻拖着满是伤痕的躯体,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打小报告。

大战过后,杜聿明轻笑调侃,接下来是不是得给委员长发电邀功了?而参与作战的将军们受到了组织的严厉批评,心里却畅快不已。因为此次中日激烈对抗是在煤堆上进行的,后人便记载为“小煤山大捷”。尽管是一次调侃,却深刻表现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即便隔着两个不同的党派。

那么,为何此战会有如此多高级将领参加?功德林是个什么地方?与小煤山战役齐名的两大战役又是什么?对后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顺便支持一波,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功德林起源

清之前,功德林是北京德胜门外的一个寺庙,到了清末逐渐荒废,后来被改成了监狱,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特地将其大整改一番,用来关押那些冥顽不灵的战犯。要知道,一直以来,王朝更迭,忠于前朝者,大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但新中国不能走封建王朝的老路,伟人便下达指令,对于战犯进行深入的思想改造,让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劳动人民。然而,思想转变何其困难,被老蒋洗脑数十年,大多数人的思想已经腐朽固化,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

再加上心中还幻想老蒋在老美的助力下卷土重来,十分抵抗这种改造行为。到一九五零年,党中央终于正式下发指令,将所有高级将领都转移到功德林,集中管理,集中改造,因此,这里成为全中国最为独特的一座监狱,战犯最低也是少将级别,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改造工程,也预示着改造过程将极为漫长艰难!

这不,这群国军将领刚到没几天,就展开了一场“食堂会战”!

操着一口山东口音的食堂打饭大爷,是国军原山东省主席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王耀武,看到老领导杜聿明过来,他私心作祟,多给舀了一大勺,杜聿明走后,食堂开始躁动起来,一续满长胡子的老头摇头晃脑,“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此人是原十二兵团司令黄维,脾气出了名的古怪,对改造尤为不配合,经常故意唱反调,但因为其患有五种结核病,没有严苛责罚他,导致其越来越猖狂。他对面的是十五绥靖区少将处长董益三,此人爱打小报告,在改造行动中,属于积极一派,职业习惯使然,让他热衷于举报工作,比如沈醉在厕所洗内衣。

黄维撕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当厕纸、庞镜塘留胡子的阴谋等,全都是他的光辉战绩。一来二去,大家都看不惯董益三,黄维正巧看见便出言讽刺了几句,董益三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就甩了对方俩耳刮子,“食堂会战”就此拉开序幕,交战双方分别是土木系代表黄维、军统系代表董益三,国军北伐期间,为了方便作战,老蒋便成立了八个独立的军团,实力最强的是土木系。

其首领陈诚是老蒋的嫡系将领,起家部队是第十八军第十一师,正好对应“土木”二字,因为陈诚算是国军第二当家人,仅次于老蒋之下,土木系地位因此节节高升,行事风格也更加猖狂,自然引起其他各军的不满。军统系由戴笠领导,相当于老蒋的锦衣卫,干得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地位、待遇相差悬殊,各自看不顺眼,明争暗斗不断。此次黄维、董益三交战,同派系的自然看不顺眼,再加上积怨已久,直接碗筷一丢,纷纷上前干就对了。倚在柱子旁原本看热闹的军统局西南特区少将处长徐远举也准备贡献一脚。

一旁尚算理智的沈醉拦了下来,此人是原国军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中将游击司令,这俩人再加一个周养浩,可都是狠人,有军统三剑客之称。此次派系之争,沈醉明白,这毕竟不是自家底盘,老蒋早已成为过去式,再搞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更重要的是,打赢了被批评检讨,打输了还要外加挂一身彩,里子面子都要丢光了,至于其他派系的人,则是一脸冷漠当着吃瓜群众。就比如桂系将领张淦,自己拿起勺子狂舀几勺,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但没扒拉几口,被一边的覃道善带倒,饭全部撒了,覃道善曾经是黄维麾下的军长,在淮海战役中,被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打败,逃跑途中被俘,覃道善帮着老领导干架,殃及桂系将领,也是无辜。

双方激烈交战之际,门口传来碗碎的声音,杜聿明紧皱眉头看着这群昔日的高级将领,像个二三十岁的毛头小子一般,为了一点小事打架,而食堂众人也因杜聿明的到来陷入寂静,立刻乖乖站好,再也不敢打了。杜聿明走后,食堂再次陷入一片祥和。

事实上,杜聿明在国军中威望极高,是少有的可在战略层面考校的将军,越是大的战役,越能发挥出奇效,解放战争中,动辄几十万士兵的大会战,他指挥得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他面上没有加入任何派系之争,却喜欢结交各种有才能的人物,以实战取得老蒋信任,不像其他将领表面邀功,背后渣滓。也因此,很多人愿意与他交好,长此以往,地位名声自然非同凡响!也是因此,一个摔碗,便结束了这场食堂会战!

三大战役最后一战,是著名的围剿刘峙,又名围剿猪将军,此次围歼战役,共出动四个兵团八位将军,军统亲自操刀。大背景是国军将领接受改造期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更是困苦不堪,即便如此,为了成功改造战犯,让他们学有所用,不要过早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国家不断克服各种硬性条件,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与食物。

这不,又到了可以杀猪吃肉的日子,要知道,猪肉炖粉条在外面可是老百姓一年到头都吃不上的美味。国军将领也是珍惜这次机会。但这天,猪将军为了逃脱厄运,准备来一次大反击行动。瞄准战机,在出笼的瞬间,大力挣脱束缚,从猪圈冲入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将领中,场面瞬间乱作一团,此时,原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稳住心神,担任起战役总指挥,此人是著名的抗日将领。

参加过各类大型战役数十次,还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见识过腥风血雨的战场,收拾一只畜生自然不在话下,但这猪将军绝非等闲之辈,面对着鹰犬将军,战斗力依然十足,硕大的头部、宽广的身躯、灵活的猪蹄在这一刻都成为奋战的武器,最重要的是,心态稳得一匹,众将军都被吓得纷纷撤退,此时,杨伯涛拿起门前的木棍前去支援,负责拿刀给予致命一击的是沈醉,上文提过,军统三剑客之一,此人力大无穷,据传他吃核桃从不用锤子。

到了七十岁高龄,依然可以徒手捏碎核桃。一旁的邱行湘注重策略,以智取胜,在宋希濂的指挥下,缓步绕到猪将军后方,趁其不备,用被子捂住眼睛,切断视线,随后一声招呼,众将军合力压上去,踢踹揍绑,十八班武艺齐上阵,猪将军即便力大无穷,在人数上不占优势,只能乖乖束手就擒,沈醉持刀趁其不备,一把捅进咽喉,猪将军一声长鸣,吾命休矣,不甘地闭上眼睛。

此战可以说是国军支援最快、战术最为清晰的一场战役,后期将领们总结此次行动为“围剿刘峙”,因为淮海战役期间,老蒋任命无能又贪婪的刘峙,担任徐州剿共总指挥,要知道,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就算不派员虎将,起码是个能守住城门的狗将军,结果就派了只猪?将士们不满情绪积压良久,此次看到猪,一下子就想到了刘峙,便诞生了这么个新鲜的战役。围剿刘峙大获全胜,大家都吃上了猪肉,开开心心过了个好年,只有猪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功德林三大战役主要记载于黄济人的《将军决胜岂止在战场》,不要看这人平平无奇,他的父亲却是国军少将师长黄剑夫,舅舅是邱行湘,因着这层特殊的关系,在编撰书本时,各位将军们都侃侃而谈,给予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

当然,在功德林中,有积极接受改造的,也有顽固不化的。杜聿明就属于前者,在刚进去的时候,他坚定地认为自己会被秘密处决,毕竟是头号抗战分子,为了免受折磨,进入监狱之前,他就接着失眠每天向医护人员索要安眠药,只等着进入监狱后找个机会自我了断。不过在进入功德林之前的例行检查中,他别在左裤腿缝隙中的六十多粒安眠药被发现,自杀计划破灭,他的心中不免悲怆。

意外的是,进入监狱的他不仅没有被杀鸡儆猴,还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因为战争积累下来的老毛病,也在监狱中被一点点治愈,最终全部康复,甚至一开始因为严重的脊椎炎,医护人员还花重金,专门为他打造了一副石膏板缓解疼痛。也是因此,他从心底里感受到我党的热情友爱,一九五九年,第一批特赦名单中,杜聿明、杨伯涛、郑庭笈等赫然在内,同批释放的还有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

相反,当时跟在杜聿明身边的文强,却成为最后一批释放的战犯,在关入功德林之前,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坚定的认为自己曾作为军统高级特务,助纣为虐,问题严重,不管态度怎样端正,组织都不会给活命的机会,进入监狱之时,还脱下帽子,面色平淡,十分礼貌地问,“贵党准备什么时候枪毙我”?

正式入住监狱后,组织让写悔过书,他宁死不写,看到自己所在监狱写个大大的甲字,便理所当然认为是“甲级战犯”,跟日本甲级战犯一样,要被处以绞刑。但他属实想多了,甲字只是一个编号,方便区分管理。因为文强在管理罪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功德林的管理还多次请教他,最终文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思想才慢慢转变过来,但悔过书直到最后一批特赦时,他才写了下来,并赋诗一首,当年痛惜江南泪,醒后方知悔恨天,表达自己的悔过之心。

沈醉也曾在《狱中趣闻》中记载过顽固战犯,比如“惹不起”的51军军长王秉钺,此人于渡江战役中被俘,行事爱斤斤计较,每次打饭总是先数自己碗里几块肉,再看别人几块,一旦多了,就开心不已,少了就胡搅蛮缠、喋喋不休,吃不了一点亏。黄维也是,总是扰乱课堂纪律,还以发明永动机为借口,对抗思想改造,这俩人都是在一九七五年最后一次战俘特赦中,才出狱的。

功德林不是一个普通的战犯监狱,主要目的就是改造、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党做了无数措施,最终总结出两大法宝,首先就是认识自己,坦白罪行,与从前划清界限,只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从心灵深处进行改变,其实,许多将领在进入这里不久,就意识到自己跟的不是明主,但害怕罪行摊开,就直接被枪毙了,比如杀害瞿秋白的宋希濂,杀害革命战士江姐的康泽,不过随着身边人在循循善诱下,全部承认了。

组织没有枪毙,反而夸他们思想进步,更多人受到鼓舞,陈述了自己的罪孽,最终所有人全部认识到错误,彻底悔悟。其次就是建立精神信仰,学有所用,很多将领其实都是黄埔的高材生,还出国留学过,伟人便举办军事学院,邀请他们授课,讲解实战经验,作战策略等等,共同培养新中国军事人才,起先,还有人觉得我党会抵触国军取得胜仗的案例,但刘伯承主动起头,让一位战胜我党的国军将领讲述他的作战经验,众人才放下心来,过程中,大家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成功激起活下去的信念。

结局

新中国、新时代、新面貌,这些国军将领也曾与我军共同抗日,在战场上拼杀,一马当先击退侵犯我国家园的强盗,最后各忠其主,走上错误的道路,我党这种做法令人敬佩,也成功感化了这些将领,使其成为真正为人民的好将军!

功德林特赦后,这些将领也获得了相应的职位,进入国家机构工作,拿着国家的工资,享受着同等的待遇,成为新中国公民的一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云端书馆 incentive-icons
云端书馆
诗词爱好者
8440文章数 43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