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的“深情”人设翻车了,但他的前妻朱小贞,和她的三个孩子却永远回不来了。
2017年6月22日凌晨,朱小贞所在的豪宅被保姆莫焕晶放了一把火。小火变大火,她和她的三个孩子因为这场火灾,生命按下了停止键。
4年了,提起这场火灾,很多人依然难受。保姆说:主人家对她很好。她想放火再救火,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好向主人家借钱。
善良的朱小贞就这样被保姆一个又一个谎言给欺骗着。连着被她放火烧死,保姆也觉得对不起的是林先生,而不是对不起朱小贞母子四人!
逝者已逝,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无法帮助朱小贞躲避掉那场灾难。
同为妈妈,除了为朱小贞和她的三个孩子感到惋惜,还能怎么样?我想,至少我们可以他们的不幸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01 财不外露
朱小贞家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公司,住豪宅开豪车,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人。
莫焕晶2016年到她家做保姆,如果没有刻意回避,很容易从只言片语中得知主人家的财务状况。
事实上,从她经常偷盗家里的财物,甚至向主人家借十几万,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主家对她的底线。
看来,朱小贞的财是对保姆“露”了的,才引起了保姆的眼红,想制造事故再多借一些。试想,保姆工作的对象是个普通家庭,哪里还有十几万的故事!
财不外露主要有两个方面:自己不露,不让孩子露。
自己不外露:简单说来不要在外人面前显得自己财大气粗,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钱人,这样容易招到小人嫉妒、眼红者或是被劫等风险。
不能让孩子露:孩子没有反抗能力,如果让孩子经常穿金戴银显露家中有钱,会容易引来坏人对孩子不利。比如:盗窃孩子身上的财物、绑架孩子等。
古代人向来教育家中子弟“财不外露”。露财,一有斗富嫌疑,二有激发贪婪之人的邪恶之心,都是极不好的事情。露富的行为,会导致别人产生不好的心理活动,不是说我们该指责别人有那样的心理活动。而是应该去反思一下,为什么让别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有钱没钱,日子其实是自己的,低调总是没错的。如果因为自己露财,而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祸害,我想这是每个妈妈都不愿意的。
02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莫焕晶这个人是一个有偷盗前科的人。
斗米养恩,升米养仇。朱小贞对保姆宽容,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保姆,这个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是我们的善良不应该没有锋芒,尤其是当我们是妈妈的时候!
孟子有言: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在出现过偷盗行为后,还依然雇佣,就证明依然使用这垛危墙,而自己和孩子依然还在这墙下。墙何时踏,恐怕墙都不知道!
很多妈妈宁愿自己带孩子,不敢请月嫂保姆,就是害怕陌生人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利,轻则打骂,重则拐卖、死亡。
何况,朱小贞还有三个孩子。虽然孩子们大了,但同住一个屋檐下,保姆的品质似乎也会影响到孩子们啊!
一个妈妈让一个屡教不改的人照顾自己和孩子,就是把放自己和孩子放在了危险中。
这里,并不是歧视有前科的人。而是作为妈妈后,不为自己,就为孩子,万事都得小心!
在选择谁来照顾孩子时,妈妈们总是习惯性担心对方能不能带好。从育儿经历、体力精力,性格人品等,多方面考虑。
世上无人能替代妈妈,选择替代自己照顾孩子的人时,一定要千挑万选,慎重选择,这个人不好找,但宁缺毋滥。
假如朱小贞不找莫焕晶这样“劣迹斑斑”的保姆,会不会就没有这场火灾?
03 遇事一定要冷静
意外和明天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没有人希望是意外,但我们不可以没有安全意识。
从朱小贞拨打的求救电话内容来看,她多次强调:着火了,出不去,赶紧来!
但,她并没有告诉接警员更多有用的情况!比如说在家里什么地方着火了?目前火势如何?有几个人被困?
如果她当时告诉了别人有一个大人和三个小孩被困,就算物业人员有人说人被救出来时,消防人员随口一问:几个人出来了?这也是给自己和孩子一个生的希望啊!
可惜,她太慌乱了!
活着的时候既没有留下一些求救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告诉别人真实的现场情况,更没有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可供他人为她找到真凶。
4年了,除了惋惜,还能说什么?
当我们带着孩子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果不能冷静,连自救都没办法,何况还要救孩子!
遇到危险,首先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安全,然后找对人,报对警。把自己所处的环境尽量多告诉他人,能做到自救最好。
在平时,多和孩子做应急预案,把身边能想象得到的危险都告诉孩子,并且提醒孩子如果遇到这些事可以怎么做。
谁也不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意外,只要和孩子一起看新闻,就能从新闻里看到各种事故:地震、火灾、车祸……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自己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做。如果真的不幸遇见意外,我们和孩子也不会六神无主。
比如火灾,新闻会经常出现。此时和孩子讨论一下:如果厨房着火了怎么办,客厅着火了怎么办?学校里发生火灾时又怎么办?119火警电话怎么打?
没人希望遇见意外,但遇见意外时,如果我们能冷静求救,或许命运又会改写!
这篇文章绝对没有任何指责小贞的意思,如果没有经过预案、或者没有经历过意外,大多数妈妈都会失控、无助、惊慌。这是正常反应。
但,当我们看到朱小贞和她三个孩子的事故时,同为妈妈,我们更应该从她的经历中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把控了自己和孩子的风险源,自己的应急知识和能力能否保障孩子的安全!
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才是对妈妈最大的宽慰。如果能穿越,小贞妈妈做好这三件事,她和三个孩子的命运会不会改写呢?
我是卿晨,全职妈妈,大宝2岁,二宝正在孕育中。关注卿晨养儿记,分享更多实用科学的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