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当选省政协副主席

0
分享至

1月16日上午,海南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省人大会堂胜利闭幕。闭幕会前举行了选举会,李荣灿当选政协第八届海南省委员会主席,肖莺子、李国梁、陈马林、蒙晓灵、侯茂丰、袁光平、骆清铭、刘艳玲当选副主席,罗时祥当选秘书长,丁飞等61名同志当选常务委员。

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教授当选海南省政协副主席。

骆清铭,男,1966年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生物影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二十大代表,海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政协副主席。

骆清铭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3年从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副研究员;1997年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1999年至2007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担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2007年至2012年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7年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11年受聘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8年被任命为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副书记;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4月受海南自贸港优秀人才表彰大会表彰。2020年11月任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名誉院长。

骆清铭院士长期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在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获取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建立的全脑介观图谱绘制体系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为研究神经元类型、神经环路和脑疾病模型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骆清铭院士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汇编:

PNAS:骆清铭院士团队绘制AD小鼠基底前脑PV神经元带有突触信息的全脑投射图谱

2022年9月26日,骆清铭院士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Dissection of the long-range projections of specific neurons at the synaptic level in the whole mouse brain”,在正常与阿尔兹海默症(AD)模型鼠中分别解析了基底前脑神经元的长程投射模式。该研究建立了在突触水平解析特定类型神经元长程投射模式的研究方法,绘制了基底前脑PV神经元带有突触信息的全脑投射图谱,并探究了其在AD的退行变化,为解析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特定类型神经元全脑突触连接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iScience:骆清铭/袁菁团队实现多种完整器官的亚细胞分辨三维成像

2022年7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袁菁团队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交叉学科期刊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ryo-fluorescence micro-optical sectioning tomography for volumetric imaging of various whole organs with subcellular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发展了一种低温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cryo-fMOST)技术,以亚微米体素分辨率分别对正常小鼠的舌头、肾脏和脑以及心梗疾病模型鼠的心脏等完整器官进行了三维成像与重建,高保真地获取了精细解剖结构。并进一步对收集到的已成像冰冻脑片做了磷酸糖测定和荧光原位成像(FISH),初步展示了cryo-fMOST与多组学测量的兼容性,表明该技术有望用于空间多组学的研究。

Nature子刊:骆清铭/李向宁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症导致短时记忆损伤的皮层环路机制

2022年2月2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骆清铭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Acetylcholine deficiency disrupts extratelencephalic projection neuron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小鼠胆碱缺乏导致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功能障碍)。该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fMOST),并结合神经示踪、光遗传、钙成像等多种方法,以模型小鼠为对象,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导致短时记忆损伤的内侧前额叶皮层环路机制。

Sci Bull:fMOST助力完成完整猕猴脑连续亚微米分辨的三维成像

2021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院士团队近期在Science Bulletin以长文形式发表了文章“Continuous subcellular 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n intact macaque brain”。基于自主建立的fMOST思路,发展了一种针对猕猴全脑介观精细结构测绘的新技术,解决了猕猴全脑的样本处理、轴突分辨的自动化成像及PB量级数据处理中的技术难题。使用该技术,课题组获取了猕猴全脑的单细胞分辨三维细胞构筑数据集,并以单轴突水平展示了具有三维空间定位信息的额叶皮层神经元的长程投射,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化获取猕猴全脑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信息,将为标准化、规模化获取猕猴等非人灵长类全脑神经联接图谱数据提供有力工具。

面对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的重大需求,骆清铭院士团队持续升级成像技术

2021年3月1日,《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以长文形式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骆清铭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用线照明调制显微术实现高清成像(High-definition imaging using line-illumination modulation microscopy)”。该团队提出的LiMo显微术在快速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时能显著提高背景抑制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的HD-fMOST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全脑光学成像的数据质量,而且对该领域面临的大数据难题开辟了全新的解决途径,在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效率显著提高了效率,有望在标准化、规模化的脑科学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

骆清铭团队利用fMOST等技术绘制神经元长程输入环路图谱

2019年7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教授团队在《自然· 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whole-brain map of long-range inputs to GABAergic interneurons in the mous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的文章,详细描绘了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长程输入环路的全脑图谱。研究者们利用自主研发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结合逆行跨一级病毒示踪方法,建立了迄今最详尽的小鼠内侧前额叶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全脑长程输入图谱。该图谱不仅包括内侧前额叶特定类型神经元的上游输入神经元的分布(在哪儿),还包括了这些输入神经元的递质类型和形态特征(长什么样)、以及共投射脑区信息等(和谁联系)等。该图谱为研究和模拟内侧前额叶所在环路的功能奠定了单细胞分辨的解剖学基础;基于靶向脑区及共投射脑区的分类方法,也为环路的组织模式和神经元分类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能源之芯
能源之芯
能源领域第一媒体
3314文章数 48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