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09年卓琳追悼会,现场万人送别,子女敬献花圈:妈妈,我们爱你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回归仪式上,卓琳看着这一幕,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她的动情之举感染到了周围的知情人。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让许多人难免感到奇怪。

她是邓小平同志的夫人。这一次来到香港,卓琳不但是想看看香港回归的盛况,更是为了帮助自己的爱人完成一个心愿。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遗憾的是,他并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

2009年7月,年满九十的卓琳在北京逝世。在她和邓小平同志居住了多年的小院中,挤满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悼念的人们。

这些人表情严肃,心情沉重的向卓琳同志的遗像鞠躬致意。

人们为世间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而遗憾不已,卓琳的去世也为她和邓小平一生恩爱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久后,卓林同志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在现场满满的花圈和挽联之中,一个来自邓小平和卓琳子女的花圈十分醒目。

花圈上面用简短又深情的文字写着:“妈妈,我们爱你。”这句话不但概括了子女们对于母亲的爱,也是邓小平一家亲情和睦的最好注解。

参加追悼会的人在缅怀之余,都不禁回忆起这位善良女性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卓琳都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大姐。因为工作的需要,她总是跟随在邓小平身边。正因如此卓琳在平时有过很多同其他革命家庭做邻居的经历。

其中相处时间最长,彼此最为了解和相处时间最长的,要数同为二野指挥员的刘伯承的一家了。

与刘伯承的邻里关系

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跟卓琳既是同志、邻居,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太行山的时候,两人的丈夫都是部队上的首长,平时工作很忙连回家团聚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刘、邓两家在冶陶时的合影

在家中的卓琳和汪荣华除了照顾孩子以外,也积极地参加当地的各种生产活动。

当时的部队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军粮的补充一直是一件难事。为了展开自救,当时的一二九师开展了全军参与的“大生产运动”。

作为领导人的家属,两个人当然要以身作则,奋战在生产的第一线了。

不过和刘伯承的夫人不同,卓琳从小因为家境优越,所以并没有过干农活的经历。初次自己动手种粮种菜,对于不习惯干农活的卓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人们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小的身体里面,藏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卓琳为了给其他家属做榜样,咬着牙拿着农具,一口气扑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事实证明只要有了心,学习农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卓琳和汪荣华负责的菜地长势喜人,到收获的时候还收获了重达6斤的大萝卜。

这一段在太行山生产生活的日子,让卓琳对老区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后她跟随邓小平同志辗转奔赴邯郸,南京,上海等城市,可是在她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太行山的父老乡亲。

新中国建立以后,每次有从太行山来的客人,卓琳都会尽自己的所能周到接待。对于乡亲们提出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

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可是卓琳仍然觉得不满足,对于改变太行山区的生活条件,贡献脱贫力量这件事她一直挂在心间。

在很多人的眼里,卓琳是一名标准的“家庭妇女”。她除了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照顾小平同志,和家里的孩子上面。

不过正如当初在太行山时期,积极投入生产一样,很多时候如果需要,卓琳同样也会在很多地方作出特殊的贡献。

夫妻同心

刘邓大军率领部队进入西南后,邓小平一家住进重庆当地一处二层楼房之中,同贺龙老总一家成为了上下楼的邻居。

在这座毫不起眼,且有些年久失修的房子内,卓琳一家人曾经和贺龙,刘伯承等多位将领家属做过邻居。

因为年久失修,这处房子时常漏雨,可是卓琳却没有叫过苦,仍然表现着热情乐观的性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将领在进入重庆后,争相挑选大房子,好房子,一度在部队领导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为了整肃军纪,教育众人,邓小平沉着脸,把闹得凶的将领带到家里做客。

看着邓小平同志也只是住着这样的破房子,众人都无话可说了。此时又是卓琳站出来打圆场,用她的亲切和善良留住了大家的颜面。难怪只要是认识她的人,就没有一个人说她不好的。

在重庆的时候,因为卓琳一时间没有合适的岗位,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在和邓小平同志商量过后,卓琳在当地办起了一个人民小学。

由于很多将领工作繁忙,没空教导孩子,家属中也有很多文化程度有限,卓琳的这个举动为很多同志解决了后顾之忧。

她开办的学校分为小,中,高三个等级,除了文化知识的授课,还包括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孩子们因为惯了不好管,她就以身作责先从自己的孩子管起。

做这件事其实卓琳也有自己的初衷,她觉得既然这些孩子都是革命英雄的后代,那么把他们培养成才同样是一件重要的事。

恰逢此时,邓小平同志的养母被接到了重庆。对于这位从未谋面的婆婆,卓琳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来对待。

她的真诚也感染了老人,由于夫妻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幼子的照顾工作就由老人家承担了下来。

对于这位性格活泼,和自己儿子反差很大的儿媳,是怎么看上自己木讷的儿子的,一开始老人家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卓琳和邓小平两人的相识和相恋,说起来还是很有戏剧性的。如果不是革命,恐怕他们的人生轨迹会是两条平行线。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卓琳比起邓小平足足小了十几岁。年纪上的差距一般来说,恐怕缺少一些共同语言。

不过好在两人都从事着革命事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解决了一些共同语言上的难题。

另外从家世上来说,卓琳的家庭是云南地区一个富商之家。从小虽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卓琳却并没有娇小姐的习气。

她不但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而且在接触了共产主义后,还立下了参加革命的伟大志向。

卓琳参加革命和她的姐姐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最早来到延安的卓琳和二姐,也是投奔自己的大姐而来。

在延安她们姐妹加入陕北公学学习,并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改名为卓琳。

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年过三旬,并且在革命队伍中担任要职。所以当别人为他介绍卓琳的时候,邓小平却没有马上表态。

因为他深知感情的开始需要彼此了解,不过此后邓小平开始对卓琳上心,遇见时总会默默的观察她。

两人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在熟人眼中,邓小平是一个少言寡语,惜字如金的人,而卓琳似乎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

她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保持着热情,这种发自骨子里的乐观和开朗,轻易的就能影响到其他人,总是给予旁人温暖,这让邓小平渐渐喜欢上了她。

相反,卓琳这边一开始对于这段感情却没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当时在部队上老夫少妻的伴侣不少,但很多女学生嫁给革命干部以后,难免会有共同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卓琳看来这样的婚姻,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虽然卓琳对两人的事情没放在心上,可是邓小平觉得对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而且也会是不错的伴侣。所以他找到卓琳,真诚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几次的接触,卓琳也发现邓小平虽然参加革命很早,但骨子里却是一位谦谦君子,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有不少的话题可聊。

当时的工作繁忙,留给两人的恋爱时间有限。此时的卓琳拿定主意,不久后就和邓小平举行了婚礼。

两人的婚礼简单而朴素,甚至看起来有些简陋。一孔普通的窑洞,一次简单的仪式,就开启了两个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

从最开始的异地,到后来的随军,很多年过去了卓琳一直扮演着一位贤妻良母的角色。

亲情至真

虽然嫁给邓小平的时候,他已经不小了,可是卓琳却喜欢孩子。

在抗日战争期间,两人就生下了三个爱情的结晶。由于革命的需要,很多革命前辈的子女无法跟随部队行动,所以常被寄养在农户家中。

卓琳生下的子女同样如此,她和邓小平的长女因为严重营养不良,只好送到延安保育院照顾。次子和三女也被送到了农户家抚养,直到抗战胜利才接回身边。

卓琳一生为邓小平生下五个子女,几乎都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前,走南闯北的颠沛流离中产下。

解放后邓小平被调回北京,进入中央工作。一家人回到北京以后,本想让邓小平为自己的工作说句话的卓琳,却没想到邓小平希望她进入一个普通岗位,多照顾家庭。

当时作为干部家属,在某些重要岗位上担任管理工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邓小平却希望卓琳不工作最好,如果非要工作的话就当个秘书之类的就可以了。

一开始卓琳心中难免有些情绪,她以为自己在“家庭妇女”的角色中时间长了,丈夫有些小看自己。

不过后来在和邓小平沟通后,她也明白家庭对于丈夫的重要性。只有没有后顾之忧,对方才能放开手脚。

况且,家庭工作远没有那么简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亲情的陪伴,想要成才则要花费更多心血,这对她来说也不算“大材小用”了。

从此后卓琳就静下心来照顾家庭,将孩子们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不仅仅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更是成为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和灵魂。

不论顺境逆境,卓琳都陪在邓公的身边,扶持着走过风风雨雨。

更不要说1966年时,很多人都对两人的婚姻不再看好,劝她改嫁。可无论外界怎么折腾,她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般,成为了混乱中的唯一安稳。这给予了邓公很大的慰藉。

卓琳发挥着自己乐天派的性格,每天晚上熄灯以后,她都把孩子们抱在怀里,用被子蒙住头轻声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

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她总是会给他们讲父亲的过往,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父亲,了解革命,了解那些为了革命付出生命的革命前辈。

对于卓琳的忠贞不渝,邓小平也表现出不多见的温情。他虽然为人惜字如金,尤其不喜欢写私信。但只要卓琳要求,他总会尽量满足。有一次卓琳到外地医治眼睛,邓小平不放心特地写了一封简单的信。

信中不但说了一些自己一个人在北京的苦闷,而且还对卓琳的病情十分关心,并让她借着这个机会检查一下身体,以免其他的病症出现。

从延安到太行山,从高峰到低谷,从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卓琳陪伴在邓小平身边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日子。

直到邓小平去世以后,卓琳仍然每逢他的祭日,都会买来花瓣撒在院子里纪念爱人。

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对中国人民来说极为重要的一生。

作为他的伴侣,卓琳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和他的爱情生动诠释了那个年代的朴素和纯粹,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被传颂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洞鉴历史
洞鉴历史
洞鉴历史真相
1046文章数 429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