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谢国先:明清时期感恩县北黎地区民族构成的变化过程

0
分享至

摘要 : 海南省东方市明清时期分属感恩县、昌化县、儋州、崖州 。东方市八所镇北黎村,因其位于感恩县城北边且为黎族居住区而得名 。 明清时期对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导致北黎地区的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汉族人口以军人、农 民、商人等身份不断进入北黎地区,该地原有黎族居民陆续迁往内地山区 。到 20 世纪 30 年代,北黎已成为海南岛西部繁华 的汉族市镇。

关键词 : 感恩 ; 北黎村 ; 黎族 ; 汉族 ; 移民

海南岛与祖国大陆自古就存在人口往来,但直到明清时期大陆人口才较大规模地进入海南岛。明清时期海南岛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是,汉族人口以州县驻地为中心向外扩散,逐渐布满沿海地区,并在北面 和东面,汉族人口较多地深入海南岛内陆地区 。在南面和西面,汉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较少深入 内陆山区。

明清时期感恩下辖的北黎,有村,有港,有汛塘,有墟市 。本文所称北黎地区,指以北黎村为中心发展 而成的人口聚集地 。明清时期感恩县北黎地区汉族人口取代黎族人口,是海南岛沿海地区人口迁移过程 的一个实例。

整个明清时期,黎族分布区域逐渐向海南岛内地集中 。我们曾经粗略讨论这一阶段海南岛黎族分布 区域的变化。本文将以一个黎族村落人口构成的演变,说明黎族分布区域向内地山区逐渐收缩的具体情形。

一、北黎的含义

明清时期海南为琼州府,辖三州 ( 儋州、崖州、万州) 十县(琼山县、澄迈县、临高县、昌化县、感恩县、陵 水县、乐会县、会同县、定安县、文昌县) 。《正德琼台志》曾对当时琼州府的地理和社会状况做出精辟 概括 :

琼为都会,居岛之北陲。儋居西陲,崖居南陲,万居东陲。 内包黎峒,万山峻拔,外匝大海,远 接诸番。

汉族和黎族相互联系 。汉族以“黎”称呼黎族,也将黎族地方的山川物产打上黎族标记 。所以有黎 山 、黎水 、黎俗等。

因为三州十县除定安县之外均沿海而设,各自以州县为中心观察黎族,就产生了东黎、西黎、南黎、北 黎等不同称谓,分别用来指州县治所东、南、西、北四方的黎族。

东黎 。明代琼山有东黎,曾设东黎土舍进行管理 。崖州“黎境山深地广,分东西二界 。而东黎村 峒独多,广袤三百余里”。

西黎 。 明代琼山有西黎,曾设西黎土舍进行管理 。澄迈县也有西黎,并在西黎地区设置篱藏、判 壅、居变、定全等营寨,目的在于防黎 。文昌县迈南山“山势由西黎白坛岭来,南过迈陈都,特起一峰, 因名”。万州的堀埇陂,其水来自西黎马鞍山 。万州的吴村渡和莲塘渡,其水也来自西黎马鞍 山 。乐会县南部的温泉河,发源于西黎山纵横峒 。万州南部的南渡大溪水也发源于西黎山 。

南黎 。明代符那钦被称作儋州的“南黎寇首”。 明代海南卫内外十一所,有屯田二十二处 。其中, “左所屯田二,曰南黎,曰清宁” 。 明代陵水县有镇南营,“在大牛岭南,扼小牛岭南黎出掠”。

北黎 。 明代陵水县有驭北营,“在小牛岭北,扼小牛岭北黎出路” 。崖州龙栖港,河水源自北黎 山 ,都陂也源自北黎山 。

这些语境中的“黎”,都是指黎族。

到了清代晚期,琼州府沿海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汉族,内地山区主要是黎族 。这种情况并非从来如此, 也没有一成不变 。沿海地区也有黎族居民,不过在逐渐减少 ; 内地山区也有汉族人口不断迁入。

古代海南地方政权逐渐将黎族纳入直接管理的范围,设立管理机构 。 明清时期海南州县之下设乡、 里、都、图 。 因为黎族与州县治所的方位关系,于是有东黎都、西黎都、南黎都、北黎都之类地名 。 因为黎族 均生活在各州县边境,所以黎都也成为地方志描述州县四至范围的一个地理参照。

东黎都 。明代万历年间 ( 1573— 1619) 琼山县南永兴乡有东黎一都、东黎二都 。清代道光年间 ( 1821— 1850) 这两个黎都仍然存在。

西黎都 。明代琼山县范围,“西南到本县西黎都岭平峒四百里”。琼山县的石鼓岭、槃塔岭、白石 水泡岭、南坤岭、头平岭等,均在西黎都 。琼山县西黎都属仁政乡 。到了清代,琼山县的西黎都 分为西黎一都、西黎二都 。明代澄迈县范围,“西南到本县西黎都一百八十里”。澄迈县南永泰乡 有西黎都、西黎中都 ,且西黎都有土舍,有黎兵。澄迈县铜鼓巡检司,“在县南一百一十里西黎 都”。

南黎都 。明代澄迈县范围,“南至临高县南黎都一百一十里” 。其实,澄迈县内也有南黎都,且有 土舍、黎兵。澄迈南黎都还有“篱谨营” 。 明代昌化县范围,东南到本县南黎都落梅黎村五十 里 。 明初澄迈县设兎颖巡检司,“在县南一百六十里南黎都 。先洪武初,设在曾家东隅都,为永靖寨 巡检司 。十三年(1380) ,因镇服黎人移此”。《万历琼州府志》在“兎颖巡检司”下照抄上引《正德琼台志》文字 。

北黎都。《正德琼台志》描述昌化县范围,东至本县北黎都那侯黎村一百里。昌化县的北黎都属 其北边的由义乡。 明代昌化县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则其北边由义乡的北黎都并非当时感恩 县的北黎。

《正德琼台志》专门在这些带“黎”的都后注明其居民是“黎”,即黎族 。上引有关东黎、西黎、南黎、北 黎、东黎都、西黎都、南黎都、北黎都的材料足以证明,北黎就是北边的黎族 。换句话说,某个州县治所的北 边有黎族,就称之为北黎 。感恩县的北黎,最初表示感恩县城北边的黎族,后来代指这些黎族聚居的地方。

二、感恩县北黎地区的开发

明清时期,国家和府州县各级对北黎地区进行开发 。感恩县的北黎由原来的居民点发展为海港、铺 舍、集市。

《正德琼台志》卷一《郡州邑疆域图》所附昌化县境地图西南角有北黎铺、北黎港 。 昌化县明清均 属儋州,“仍隶琼州府” 。此北黎铺、北黎港在昌化县西南,即指同一时期感恩县的北黎地区。

明代中期感恩县境地图西北角有北黎村 。感恩县原属儋州,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属崖州,仍隶琼州府,清代因之。

北黎何时形成居民点,尚不得而知 。从上引《正德琼台志》所附地图注文来,可以确定明代后期北黎 已经有村落、海港和铺舍。

北黎港处于感恩、昌化两县之间。《正德琼台志》介绍州县范围说,昌化县“西南到感恩北黎港海岸四 十里”; 感恩县西北到本县北黎港九十五里。

关于北黎港,《正德琼台志》记载: “北黎港,在(感恩) 县北九十五里北富乡 。源自黎峒,流经北峒铺之 西北,与潮会成港。”[2] 125② 明代晚期,北黎港仍存,“北黎港,(感恩) (县北九十五里) ”[3] 93 。万历《琼州府 志》列举当时的港口说: “感恩深田湾 。又八十里,至北黎港。”[3] 394 清代中期,北黎港的商贸功能有所加强 :

北黎港,在(感恩) 县北九十里,即昌化之南江。北为黎界,曾设北黎营及墩(《县志》) 。此港 可泊舟,商贩皆贸易于此(《采访册》) 。

此处所引《县志》,应指康熙年间 ( 1662— 1722) 崔国祥纂修、姜焯续修的那一种,而《采访册》是道光年间 ( 1821— 1850) 为编纂《琼州府志》而派员调查的记录 。北黎港“北为黎界”,说明北黎港所在地此时已经没 有黎族。

《道光琼州府志》记录了海南岛沿海“可以湾泊船只”的总计十一个海港,北黎港是其中之一 。不 过,北黎港仅是“县属小港”,“遇水大时船方可进港”。

在开发利用感恩地方资源的过程中,北黎是交通要道。《民国感恩县志》引用彭程万、殷汝骊《调查琼 崖实业报告书》说 :

感恩近溪、莪查、报恩、江边一带森林蜿蜒一二百里,多产花梨、荔枝、青梅、红罗、高根、鸡针 及其他格木等,均属佳料。感恩、昌江二县本地所用及出口之木,多取材于此。其运道一出北黎, 一出感恩。北黎纯由陆运,感恩则七、八、九三个月河流发水时,可由河道接运六十里。

宣统年间 ( 1909— 1911) ,感恩北黎已有人积极筹划开采县城东北百余里外山岭的金、银、铜、锡等矿产资 源,并已经带样品到香港委托洋人实验 。

明代感恩的北黎村,属北富乡管辖。《正德琼台志》卷十二介绍感恩县乡都: “北富乡,在县北。”

清代感恩县共分三都 。其中,“大南都,在县北,领图三 : 北富乡一图,北富乡二图,北富乡三图”。 这三图的居民都是汉族。

明代感恩县北黎还有铺舍。《正 德 琼 台 志》记 载: “北 黎 桥,在县北九十一里北黎铺 。 元 以 木 建, 今废。”

感恩北黎也有渡 口。《正 德 琼 台 志》: “北 黎 渡,在县北五十里北富乡 。 水自黎峒流出北黎港入 海。”北黎渡在明代晚期已改名为北富渡。“北富渡,县北五十里,旧名北黎 。水自黎峒流出北黎港入 海。”这个渡口在清代道光年间 ( 1821— 1850) 仍被称为北富渡,其旧名为北黎渡。

感恩县北黎地区正德年间 ( 1506— 1521) 尚无集市。 明代晚期,感恩县仍旧“市在县街,人民稀少, 舟楫不通,贸易亦寡”。道光年间 ( 1821— 1850) ,感恩有三处墟市 : 北黎市、月村市、佛罗市 。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北黎港建风神庙。清末,北黎市西有盂兰庙,“建有瓦屋数楹,遇有来往商 旅病亡,以为厝柩之所 。旋因水冲屋坏 。光绪年间 ( 1875— 1908) ,欧琼琛之母苏吕林氏慷慨捐资买地重 建”。

清末民初,北黎已是繁华小镇,成为海盗、土匪打劫目标 。光绪六年(1880) ,土匪李用兴,儋州人,盘踞 北黎市,邀结无赖为党,勒索乡民,抢占幼女,无恶不作 。北黎绅耆密禀城守蒋模带兵擒斩之。光绪十 二年(1886) ,儋州匪陈宗明踞北黎市,私造国刑,禁人勒赎 。 民国元年 ( 1911) 四月十二日,海匪二百 余人由四更湾登岸 。器械犀利,民逃不拒 。率入北黎市搜掠通市商店,满载而去,并伤市绅史经一人 。凡此种种,说明清末民初的北黎市已经是一个人来人往、商贸繁盛的富庶集镇 。这样一个集镇的形成,以 人口聚集为基础。

三、北黎地区的汉族移民

汉代以来,一直有汉族移民迁入海南岛。《元史 · 兵志 · 屯田》说: “虽非屯田之所,而以为蛮夷腹心 之地,则又因制兵屯旅以控扼之 。 由是而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 ”因为海南地理位置 特殊,所以,戍兵不便频繁更代。 《元史 ·兵志 ·镇戍》记载,成宗元贞二年( 1296) “九月,诏以两广海外四 州城池戍兵,岁一更代,往来劳苦 。 给俸钱,选良医,往治其疾病者 。 命三二年一更代之” 。 我们不能 确定汉族人口迁入北黎的起始年代,但已有资料显示,明初北黎地区已有军屯方式进入的汉族人口。

明代北富乡有屯田 。 昌化所屯田二,曰苏屋,曰大南(俱坐落感恩县地方,与左所同,去县五十里,系北 富乡) 。注文所谓“与左所同”,指与左所屯军、屯田、屯粮数量相同 。左所屯田二,曰南黎,曰清宁。 ( 各督屯百户一员,旗军一百十二名,共田二十二顷四十亩,细粮六百七十二石 。二屯旗军二百二十四名, 田四十四顷八十亩,岁屯粮一千三百四十四石) 。

相对于北黎,北富是后来的命名 。感恩有北富乡,与南丰乡对应,取北丰南富的吉利含义 。前文有例, 明代中期的北黎渡,在明代晚期更名为北富渡,清代中期仍名北富渡 。可见,北黎和北富所指区域必定有 所重复 。而且,改北黎为北富,可证明黎族在该地区的存在已经不那么显著。

军屯后来发生变化 :

盖屯军为防黎而设,屯田为养军而设。今大不然,民侵其居,军虚其籍,且逃绝相寻,是谓有 屯无军; 官舍土豪包占管业,且争讼不已,是谓有军无田; 耕者什一,荒者什九,且卖单变产,是谓 有田无食。故在屯在所,虽有仓支屯给名粮,而军兴杂费动辄剜肉医疮,言之可为痛涕。

军去实籍,屯田易主 。土豪蚕食屯田,多半会招募汉族移民耕种。

清代海南岛仍有屯田。《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二《食货志 · 漕运》记载 :

清初沿明卫所之制,以屯田给军分佃,罢其杂徭。寻改卫军为屯丁,勿得窜入民籍,五年一编 审,粮道掌之。

海南岛沿海屯军兼有内镇黎族、外防入侵的双重任务。《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八《兵志 ·海防》记载 : ( 光绪) 十四年( 1888) ,张之洞、吴大澂以琼州一岛,内绥黎族,外通越南,就琼州原有制兵, 酌设练军,并加练饷,一洗绿营积弊,…… 其守兵二千人,均拨紧要塘汛。

清初,北黎港有防兵 30 名。道光年间崖州协陆路营在北黎设置北黎营(额兵 26 名) ,下辖北黎汛 ( 防兵 27 名) 、北黎塘(共 6 塘,每塘兵 3 名,共 18 名) 、北黎台 。关于塘、台的功能,《清史稿》记载 :

康熙七年( 1667) ,谕各省将领,凡水陆孔道之旁,均设墩台营房,驻宿兵丁,传报紧急军机,稽 察匪类,护卫行人。

设在北黎地区的这类机构兵员数量虽然不多,但营、汛、塘、台可以让汉族移民不必过多担忧海寇劫掠或与黎族的矛盾,从而更为放心地迁入定居。

汉族人口增多,于是,原为黎族耕种的田地,或租或售,逐渐为汉族所有。《道光琼州府志》分析道光 十三年(1833) 儋州黎族人黎亚义等“作乱”原因 :

是年大旱,贫黎四出觅食,奸民贷以钱米,期倍蓰偿。 至秋复饥,索逋不得,无复垦贷者。 熟 黎咸怨,思结党尽杀汉奸,然未有以发。初,黎人未知耕凿,土多闲旷。 雷、廉、潮、嘉诸郡州民潜 入洞中,借垦其地,许偿以粟,或佃耕黎田,因辟其旁隙地,渐至连阡累陌。黎人无券约,亦无界, 至岁久,所垦田已辗转分售,而黎人不知,以为皆己有也,但得租足食则已。 至是饥,黎田皆赤土, 而客民有收获者,黎人不平,则分杀客民,倡众作乱。

汉族流民垦田占籍,明初已经不少。《明史》卷一百六十九《王直传》记载,建文 ( 1399— 1402) 初王直 父王伯贞为琼州知府,“琼田岁常三获,以赋军,军不时受,俟民乏,乃急敛以要利 。伯贞为立期,三输之,弊 始绝 。居数年,大治,流民占籍者万余”。

琼州府学的学田,也有原为黎族田地者。“隆庆元年( 1567) ,宪副陈复生给西黎等处田 。吴熙妻张氏 绝户田,坐琼山西黎地,府、县两学岁收租银八十两,供师生之费,统贮府库未支。” 吴熙妻张氏绝户人 口达一百四十丁。这些人原来耕种的田地,原本是西黎地,都给了琼山府、县两级学校。

《道光琼州府志》中也有当时澄迈县买西黎都田地助学的记录 。

上述材料是汉族移民耕地范围逐步扩大的一般情形,感恩县北黎地区应非例外 。汉族进入北黎,黎族 离开北黎,这一过程主要是经济活动的结果 。 当然,黎族因起义失败而丧失原有土地甚至丧失人口,也会 腾空一些土地,吸引其他民族人口进入 。 嘉靖四十年 ( 1535) 征抱由、罗活 ( 均在今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 镇) 之后,俞大猷就曾建议 :

即今经戮村分,其遗类不甚多,以其遗地遗吾兵民杂居之,则其子孙耳濡目染乎吾民之言语 习尚,皆可化为百姓矣。

定安县丞杨理弘治年间 ( 1488— 1505) 曾参与平定符南蛇起义 。他的建议更为具体 :

今见本府文昌等县,失业良民实难度日,是有人而无可耕之田; 又见本卫十一所屯军多懒惰 不务农,为强窃祸害乡村,是有田而无肯耕之人,俱为失处。 合无从今凡遇征剿之后,黎既死散, 即招前项文昌等民列村居住,分耕其田。 十一所之屯,随近拨还州县,给民耕种,照民苗起科,而 移军入屯于此。

实际情形,往往如此 。例如 :

水会所屯田二,曰琼宁,曰安靖(系 [万历] 二十八年 [1600] 征平黎马屎没官黎贼田,奉文清 丈,该苗六十三顷九十八亩七分,计粮一千八百石,正配军三百名,自行招佃垦耕,收禾充作单月 粮食) 。……乐定营屯田( 据《崖志》,[万历] 四十二年 [1614] 征平罗活贼,奉文清丈黎田一百一 十九顷四十二亩零,该参将何斌臣议,将三十顷与广西药弩三百名为屯田,每名十亩,岁抵月粮二 两四钱存田。徐世琼等承八顷二十七亩零,唐雄等承二顷九十七亩九分零,胡天锡承田一顷八亩 九分零,尚七十七顷零给予残黎耕食) 。

隆庆(1567— 1572) 末年,澄迈王佛陈、王希贤、王枝等劫掠乡村,…… 万历元年 ( 1573) ,斩希 贤、佛陈等三十六功,破其巢穴,遗下荒田五十七顷入官。

万历二十六年(1598) ,…… 澄迈县略绕峒黎反。指挥唐应明募集乡兵,剿平招顺十余村,见 给该峒田赏功。

黎族人口丧失或迁移留下的田地,称为 “遗地”“绝黎田地”。

清末民初,感恩县有 23 个村庄废弃,其原有居民迁入其他村庄 。北黎也接收了其中的一部分移民 :

竹根村,离城八十里。 民国元年,地方不宁,被邻近八所、大占坡等大村藉故勒索,遂迁入港 门、加旦、北黎各村住。

符南蛇起义曾攻占感恩县城,北黎正处在起义爆发地——— 海头七坊与感恩县城的中间地带 。起义失 败后北黎地区的黎族是否大量逃亡,尚需进一步研究。

明代琼州府“额设土舍四十有一所,辖黎兵多寡不等,遇有调发,随军征进,专为前锋,无事则派守各 营,听管营官调度。”但土舍所辖,并非全为黎兵 。琼山县、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等地土舍都有“广、 浙流徒”“逃民假黎”“募兵”。这些外来者逐渐成为当地人。

清康熙年间 ( 1662— 1722) 感恩知县姜焯分析当地防御形势,说 :

按感邑港口并黎峒情形,窃以为岭南头、板桥、八所三港最为要害,宜添兵防御,并令水师沿 海游巡,则水陆兼防,猝有海艘乘风飘突,何难灭此朝食? 至于感邑黎岐,与民计之十分之四,向 附版图,不足为患,患在崖邑生黎从峨茶、湳麻二总路出入扰害勾引煽惑,彼即畏势胁从。

岭南头港即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岭头港,板桥港即今东方市桥利港,八所港即今东方市八所港 。上述港口是 防御海盗的重要据点 。至于防黎,则重在峨茶总路和湳麻总路 。这两条路线,在《民国感恩县志》卷十三 《黎防志》也特别提及 :

感黎附版籍者十九,与民杂居,无患; 患在与崖州之生黎切近。其出没孔道有二,一自峨茶总 路分入陀兴、必改,一自湳麻岭总路分入岭头、白沙,常出为患。

感恩有熟黎三峒 : 楼峒、王峒、古镇州峒 。其中,“王峒距县城东一百余里,内有黎村六峒”,其一即为 峨茶 。峨茶即今东方市江边乡峨查村 。陀兴、必改,今地待考,在今感恩县感城镇陀兴水库南北地 带 。湳麻今地待考,应在今尖峰镇所在地到南崖村一带 。来自峨茶总路的黎族,“扰害勾引煽惑”波及陀 兴、必改(今陀兴水库南北) ,不能波及感恩县治所感城镇 ; 经湳麻总路则到达岭头港、白沙港 。这两条路 线或止于感城镇东,或到达感城镇南 。 远在感城镇北 90 余里的北黎村,离统治者所担心的“崖邑生黎”已 经非常遥远了。

清末民初,“感语有三种,曰军语、客语、黎语。……城厢及南北各村皆说客语”北黎人说汉语方 言,不说黎语。

民国《感恩县志》在介绍北黎港之后加按语说 :

港水环一墩,本感恩属地。清道光间 ( 1821— 1850) ,始有琼、文、临三县及昌属四更人等至此 捕鱼,结寮暂居,日久聚成村庄,名为墩头村。其居民皆入昌江县籍,多操商业,然以侨寄感地,其 出入口货,凡海防地税均归感属抽 收,且北黎海关常设总口于此。 迨光绪、宣统年 间 ( 1875— 1911) ,墩头开建新市,横恃强力,倡归昌江,竟抗地防抽收,联结昌人,与感民力争港市,相持历数 官不决。

墩头原为北黎驻军的瞭望哨所和防御堡垒,建于北黎港旁边 。 由于商贸发达、人口聚集,于是开建新 市 。 因其居民来自琼山县、文昌县、临高县和昌江县 ( 四更镇) ,且不愿归属感恩而愿归属昌江,于是与感 恩人争夺港市 。这场争端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此时的北黎,早已不是原来的黎族村庄,而是汉族市镇, 是感恩、昌江两县汉族移民争夺的商贸要地。

上述情形是由汉族人口大量迁入而形成的。《道光琼州府志》卷十三《经政志》记 载,从 雍 正 九 年 ( 1731) 至嘉庆二十三年(1881) ,“滋生丁一千一百一十九”;到了道光十五年( 1835) ,“册报滋生丁口四万 三千二百四十七丁口 ”。这些猛然增长出来的丁口,大多是从外地进入感恩的汉族移民 。这些汉族移 民,一部分进入了感恩县北黎地区。

到了 19 世纪中期的道光年间 ( 1821— 1850) ,北黎地区的黎族基本上都已经迁往海南岛内地山区 。根 据黎族学者符兴恩的研究,他们绝大多数都迁移到了昌化江南北各地。

感恩县北黎地区在民国时期曾获得较大发展 。黄长豫曾将行署设置于北黎 。北黎有感恩县第二 高等小学校,有墟市,有风神庙、盂兰庙等庙宇 。20 世纪 40 年代初,日本人也曾占领北黎,掠夺矿物资源, 扩建北黎港 。中国共产党东方县委也曾驻北黎 。当地人以北黎为骄傲,有俗话说: “东走西走,不如北黎跟 海口”。

2019 年 12 月 12 日,我们在北黎老村调查得知,北黎现在的居民都是汉族,钟姓最多,还有杨、吴、黄等姓 。钟姓、杨姓来自福建,吴姓来自广东 。1996 年,北黎遭受水灾,开始搬离海边,在距北黎老村数百米外 另建北黎新村 。 目前,绝大多数居民都已迁往新村居住,仅有几十户人家的老人仍住老村,饲养畜禽。

据说,当地政府与企业家联合,要把北黎改造成旅游景点 。北黎老村残存的骑楼令人怀念此地昔日的 繁华 。而不论北黎老村还是北黎新村,村名中的“黎”字蕴含的民族人口流动的真实图景,却不容易看见。

来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明清史研究辑刊
明清史研究辑刊
分享推介明清史研究资讯
6729文章数 221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