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方财政频频惊雷,中央却不兜底了,中国65万亿地方债,怎么还?

0
分享至

地方财政频频惊雷,中央却不兜底了,中国65万亿地方债的未来在哪?

前阵子兰州城投的债务违约,才刚过去不久,遵义的最大城投遵义道桥156亿债务又宣布延期了,延期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成了20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这潜台词就是,我不装了,摆烂,我要优雅的做个“老赖”,理直气壮亏钱,放心大胆借钱。

而这兰州、遵义只是冰山一角,这2023,恐怕还有很多地方城投、国投、文旅投会惊雷。看到这里,不免有人感慨,现在的地产财政怎么这么难了?是怎么回事?

我们就先来说说,什么是地方债、城投债?

这两个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性质也不复杂。大家都知道,地方的办事部门是没办法直接向商业银行借钱的,那么为了筹钱,地方政府就成立了一个具有国有性质的集团——城投集团。而他们经营中产生的债务,就是城投债。这些城投企业本质上都是地方国资背景的,是地方政府的亲儿子。它的钱就是地方政府的钱,它的信用也就是地方政府的信用。你听说过地方财政倒台的吗?可见城投的靠山有多可靠。

在投资领域,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名词,叫“城投信仰”。什么意思?就是只要和城投打交道的个体,哪怕城投公司没钱,大家也都知道地方政府会借新还旧将债务进行下去。所以,城投债始终都是低风险的代表,是债券资金的标配。

毕竟,这“城投信仰”已经维持了30年未被打破。但今年,显然是个例外。

没多久之前,有信息公布,截至2022年底,我国的地方城投债务总额已经超过65万亿元了。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或许没有概念,65万亿代表着什么,就更不了解这数字背后产生的连带效应了。

65万亿,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一半以上。那现在全国的地方财政是个什么情况?

其实这城投的巨坑存在很多年了,一直以来,是靠着房地产的繁荣维稳,地生钱,钱生地。但是现在,老百姓不愿意买房了,房地产行业混的灰头土脸,资金流不动了,现金流转不过来了,但债务却还在那里,而且是越滚越大。地方财政出现问题,兰州不是第一例,遵义也不会是最后一例。现在,很多地方的财政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了。这地方债,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话题了。

而在这个地方债频频惊雷的时候,中央却突然宣布,我不兜底了,谁家的孩子谁抱。

财政部公开表示,存量隐形债务已经化解了三分之一了,总体还是可控的,以后就交给地方自己稳妥化解了,中央不会管。

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担忧起来,这中央不兜底了,城投债岂不是只有暴雷的份了?

其实也不用妖魔化城投债了,这就是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糊涂账。过去十几年,中国GDP由地方投资拉动,我们都曾受惠于此,这留下的窟窿也得自己填。

而打破刚兑也是国家早已有之的方向。从2014年的“中央不救助”,到2021年允许城投破产,再到最近的“不兜底”,财政部一直在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会买单的想法。

那么地方债的未来会怎样?

最差无非也就是遵义这样,成为一个时间换空间的展期技术性违约,并不会真的暴雷。你看看遵义都亏成这样了,还是能从银行借到钱,待遇还这么好,先息后本,还十年,送十年。

真的要打破刚兑,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从未打破“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兰州的技术性违约再到遵义的展期20年,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正在通过盘活资产、协调银行贷款展期等等方式,为还债腾挪空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你别看我国城投债规模大,但中国政府的总体负债率是远远小于美、日一类的发达国家的。

所以,中国这地方债,风险归风险,彻底的崩塌、暴雷,是不可能出现的。城投、地方乃至国家都在积极化债,相信地方债的软着陆只会是时间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周总理一生清廉,却在逝世21年后,被中行发现有笔巨款,真相感人

周总理一生清廉,却在逝世21年后,被中行发现有笔巨款,真相感人

博古文史
2024-05-30 11:30:02
抑郁症其实就是个脾病,焦虑症,是被吓出来的病,祸根并不在大脑

抑郁症其实就是个脾病,焦虑症,是被吓出来的病,祸根并不在大脑

漫步风雨中
2024-05-24 12:55:20
非常令人大彻大悟的五句金句,送给你!

非常令人大彻大悟的五句金句,送给你!

万象万千
2024-05-18 07:00:32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天下纵览
2024-04-13 12:39:22
韩国瑜提醒服装礼仪,绿营民代范云喊“偏不要”挨批没形象

韩国瑜提醒服装礼仪,绿营民代范云喊“偏不要”挨批没形象

蓝色海边
2024-06-02 15:22:30
最新!泽卡被爆二度伤病,泰山官方打脸

最新!泽卡被爆二度伤病,泰山官方打脸

看球先锋
2024-06-02 14:42:11
美越彻底输了!柬埔寨宣布8月开建运河,由中企提供技术和资金

美越彻底输了!柬埔寨宣布8月开建运河,由中企提供技术和资金

辉哥说动漫
2024-06-01 19:06:18
引起热议!中国大部分男人已经养不起家了,网友评论太扎心

引起热议!中国大部分男人已经养不起家了,网友评论太扎心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01 01:46:03
港媒:美刚制裁几天后,中国顶级科学家潘建伟当选英皇家学会院士

港媒:美刚制裁几天后,中国顶级科学家潘建伟当选英皇家学会院士

明月文史
2024-05-31 17:04:19
闹大了!司马南裸体丑闻黑料遭曝光!最新检讨

闹大了!司马南裸体丑闻黑料遭曝光!最新检讨

飞哥AI矩阵
2024-06-01 12:23:20
美人列传(1079)

美人列传(1079)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1 22:06:41
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锡望
2024-06-02 14:28:21
反击有结果了!老美宣布“解禁”,外媒:可笑至极

反击有结果了!老美宣布“解禁”,外媒:可笑至极

小蘑菇壹号
2024-05-31 16:44:07
陈丹青: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去鼓励虚荣,从来没有过!

陈丹青: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去鼓励虚荣,从来没有过!

世态言凉
2024-05-29 17:16:32
手术费飙升82%:医生价值凸显,百姓更看不起病,盼医改盼来涨价

手术费飙升82%:医生价值凸显,百姓更看不起病,盼医改盼来涨价

大风文字
2024-06-01 16:40:03
逆转失败!梁靖崑2-3被淘汰,雨果打进半决赛,现场闪光灯惹争议

逆转失败!梁靖崑2-3被淘汰,雨果打进半决赛,现场闪光灯惹争议

乒谈
2024-06-02 14:25:17
凤凰传奇突然宣布:取消!

凤凰传奇突然宣布:取消!

幸福沈阳人
2024-06-01 21:04:41
张志磊下一场比赛打谁?美媒提前剧透,沙特金主给出了三个候选人

张志磊下一场比赛打谁?美媒提前剧透,沙特金主给出了三个候选人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02 12:55:02
他是林彪的第一心腹,晚年选择“装聋作哑”,死后千人为其送行

他是林彪的第一心腹,晚年选择“装聋作哑”,死后千人为其送行

洞鉴五千年
2024-05-27 11:32:20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风趣环球笔记
2024-06-02 09:42:17
2024-06-02 17:00:49
云掌财经
云掌财经
让你更懂财经!
925文章数 1609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 粉丝数已破24万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 粉丝数已破24万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亲子要闻

“显眼包”小女孩卖力演出太可爱,这是把开心的DNA打开了?

剑网3主策喊话逆水寒抵制抽卡(天赏):商战先自砍一刀?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