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1月11日,记者从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简称“市燃管办”)了解到,按照2019年施行的《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规定,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含绕城高速公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各区县地方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划定禁限放区域。(据1月11日澎湃新闻)
据介绍,重庆中心城区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两江新区、高新区则施行全年全域禁放烟花爆竹,巴南、北碚、渝北绕城高速公路以外部分区域可全年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临近,有关烟花解禁的讨论也较活跃,呼吁放开的认为放烟花能增加年味,过年的传统文化不可丢失,同时,被疫情苦了三年,觉得放烟花可以一解郁闷,祛除疫气。坚持禁放的,则是从火灾、人身安全、噪音、污染等方面考虑。双方各有诉求。
类似于重庆这种限放政策,往往受到欢迎,认为尊重了民意,照顾了现实。不久前,山东东营、滨州两地明确,春节期间可以有限制地燃放烟花爆竹,引来网友叫好,也是因为给烟花爆竹开了个口子。面对网络意见,有舆论认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今年却显得有些不一样,各地当正视这个话题,是继续“禁燃”,还是实行限放,不妨有个说法,以回应公共诉求。
客观而言,无论禁与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各地的情况不同,城市与农村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原本不必一刀切。从烟花禁放的历史来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摸索的过程,并非一开始就统一了步调。最先是从一线城市开始,再到大中城市跟进,禁放的区域是先从中心城区开始,再到全域禁放,禁的过程,也是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到改为禁止燃放。由于烟花禁放一直伴随着争议,在民俗、民情、民意的要求下,一些地方又从放改禁过渡到禁改限,每一步可以说是边走边看,并没有一成不变。
既然禁放烟花爆竹本身是不断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的动态施策,那么,在禁改限上,也可以动态调整。从山东东营、滨州到重庆的限放政策,都可以看到精准施策的科学决策,准许燃放的是对公共安全影响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对重点区域则是严格禁放。
近来,多地发布今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陕西延川、甘肃白银、辽宁大连等地在部分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可燃放烟花。对这种因时而变不妨乐观其成。同时,有的城市继续坚持禁放政策,也不妨予以理解。只要是从实际出发的统筹安排,都不妨给以尊重。
诚如业内人士所言,燃放烟花爆竹会有消防、环保方面的问题,如果限时限地点限品种,安全配套措施跟上,这些问题也是可控的。因此不必一刀切,不妨因城施策,因地制宜。人口密集地区、公共安全重点区域禁放,这完全可以理解,也该做到令行禁止,对安全、环保有条件的区域放松管控,相信也能得到理解。
烟花的禁与放,或许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纠结。多些从实际出发,多些科学精准施策,就能少些争议。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