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注“三农” 爱护“三农” 保障“三农”

0
分享至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加大农机具补贴比例;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种粮大户给予奖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赚头、种粮有劲头。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一方面,必须深挖耕地潜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广农业现代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让每一寸耕地实至名归,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以铁面、铁规、铁腕,防止耕地非农化,“节流”与“开源”并举保护好耕地。另一方面,必须从资金上扶持、从经营模式上转化、从强度上减轻,引导小农户应用先进技术,推进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以最少的土地投入获得更高的效益,让农民的“金扁担”越挑越稳。

全力促进增收致富。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空间广阔。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及时补足和加强产业振兴方面的一些短板弱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要结合实际,立足特色资源,从供求两端着眼,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围绕地域农业主导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以发展农村电商为重点拓宽商贸流通渠道,助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做精做优做强乡土特色产业,打造地域特色品牌,走城乡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全力培养人才队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最活跃因素。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更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引导人才向农村和农业领域流动,大力吸引人才资源参与并推动乡村振兴,以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夯实聚才、育才、留才的组织基础,用好人才“金钥匙”,才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在“聚才”上出实招,持续发挥村干部“领头雁”作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拘一格“开门”引才,加大对直播带货等新兴行业人才的吸纳,努力让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类型人才集聚乡村。在育才上作文章,加快培育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各类人才,将人才放在急难险重岗位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最前沿、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进行培养锻炼。在留才上下功夫,出台更多普惠性政策,给予人才急需的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推动人才与产业、科技、资本深度对接、聚合裂变,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构建专项津补贴、科技成果及转化奖励等政策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内在动力,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邑评
邑评
正能量评论
241文章数 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