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无用功,不说多余话:在生活中会常常遇见这样的人,手里拥有烫金的文凭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也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却总是处在一些无足轻重的位子上,整天生活得气喘吁吁。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会说话,或是不会说别人爱听的话。相反,有些人没有文凭,工作能力也一般,但是凭着一张利嘴,做什么事情都轻轻松松。谨言慎行,往往能使人获得想要的成功。
《雪涛小说》中记录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生来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在南方为官,在一次宴席上吃到菱角,他第一次吃,不知道如何食用就连皮一起吃了。
旁边的人告诉他说:“吃菱必须去壳。”然而这个在北方出生的官员想要掩盖自己的无知,就强词夺理地说:“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也。”
他的意思是,我是知道吃菱应该要去皮,我现在连皮一起吃,是准备用它来清热去火的。过了一会儿,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这种东西吗?”
他回答:“前山后山,到处都有。”事实上菱角是水生植物,山地根本不生长这种植物,这位官员不但不懂,还接二连三地装懂,不仅丢了脸面,还出了大丑。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许多深邃的人生哲理。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又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还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另外,他还有一句名言,叫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因此,为人处世,尤其是在工作中,越是表现得姿态低,少说话,则越容易被领导所接受,也越容易让自己的事业上升台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做事慎言,话多了只会显露自己更多的盲点和无知,只会将自己的底牌亮的越来越多,而低姿态并不会说明自己没能力。
言多必失,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过的。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一定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
这是前人总结的道理,即使千言万语,作用也比不上一个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行为处世中要少说话,尤其是在自己的经验不多,或者旁边的人比自己的经验多的时候,怎么开口都会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机会,更是得不偿失。
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优美而文雅的谈吐是不可少的,如果不具备机智、优雅的谈吐,又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保持沉默,这就很不幸了。因为说话而后悔的事情也就会时常发生在这样的人身上。因此,当自己对哪件事没有深刻认识的时候,还是少说为妙!
少说话也是一种美德,可是人处于社会之中,能做到尽量少说却不可能完全不说。
既然需要说话,怎样才能说得又少又好,这之中的艺术需要长时间去研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大多数场合中,最好先选择少说话,等到了一定要说的时候,那么自己的措辞、声音、姿势等,都需要仔细注意。
不同的场合,什么能说,要怎样说,都需要加以研究。不管是探讨学问,还是接洽生意、交际应酬以及消遣游玩,从每个人口里讲出的话,都需要有重点,要具体、形象。
朝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方向努力,哪怕达不到这个境界,朝着这个目标去走也是好的。想让自己说的话被人重视,最大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可以静静地思考,使他讲出来的语言更为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