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登辉夺权记

0
分享至

上一篇,寒叔写到了李登辉是怎么成为蒋经国继承人的。

今天就继续往下写,把李登辉怎么夺权的事情写一写。

政治强人“蒋经国”的突然去世,各方都蠢蠢欲动。实际上蒋经国去世后短短几个小时,围绕权力斗争的“前哨战”已经开打。

当时国民党上层有人提议,李登辉只能先为“代总统”,暂时维持局面,具体接班人要大佬们从长计议。

这其实就是把李登辉定义为一个过渡的工具人,李登辉自然心知肚明,因此他坚决不同意,搬出了法律。

毕竟按照当时台湾地区的法律,“总统”任内去世了,“副总统”是直接接替“总统”之位的。李登辉还搬出了蒋介石去世后严家淦接任的例子,法律和先例都有了。你们不肯,我就不干。

后来讨价还价之下,李登辉如愿以偿,于1月13日晚8点宣誓就任“总统”。

蒋经国生前已经安排好了权力格局:“行政院长”俞国华掌握着岛内的行政大权,李焕作为国民党的秘书长掌握党权,“参谋总长”郝伯村掌握军权。

李登辉的“总统”没有什么实权,因此他必然要一步步地把党政军大权掌握于手中。

李登辉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党权

在当时的台湾政治结构之中,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是一切权力的中心,相比于“总统”,国民党党主席才是政治舞台的核心。

国民党此时内部派别林立,有以宋美龄为首的“官邸派”,也有所谓“开明派”、“少壮派”和“本土派”。

“官邸派”不愿意李登辉当党主席,他们认为李登辉是本省人,一旦掌握党权,就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因此希望由外省籍的国民党要员出任国民党主席。

而所谓的“开明派”和“少壮派”又看不惯“官邸派”搞封建专制的“家族政治”这一套,对宋美龄的颐指气使很是反感,但是他们却又受限于“一日不可无君”的传统观念,所以他们也希望快速推出一个人选。

李登辉前面演戏演得太好了,人畜无害的,没有根基没有派系,因此也成了这些人的推选对象。

1988年1月18日,以赵少康为首的39名国民党籍“立委”发了一个联合声明,要求“推李登辉先生代理本党主席,以维护全民信心,并维护本党形象”

而此时国民党的党权是在国民党秘书长李焕手上,他是蒋经国的心腹。在他看来,要党政一元化才有利于政局稳定。

李焕

什么是党政一元化?就是“总统”和党主席是同一人,很明显李焕这个时候是支持李登辉代理党主席的。

宋美龄不干,她多次传信给李焕,反对李登辉代理党主席

李登辉也知道宋美龄反对,于是他开始演戏了。李登辉每天清早都去蒋经国灵堂致礼,这一举动打动了台湾民众的心,各方对他好感增加。另一方面,他依次拜访了宋美龄、严家淦、张群、陈立夫等大佬,会见五院负责人和“驻台大使”,表示会继续执行蒋经国的路线,也获得了更多大佬的支持。

但是“官邸派”还是反对李登辉。

就在国民党中常会开会前一天晚上,宋美龄还派人四处施压,最终李焕只好决定次日会议暂时不讨论党主席人选问题,延后再议。

1月27号,国民党举行中央常务委员会议。

会议快结束时,时任国民党副秘书长宋楚瑜忽然起身要求通过代理主席案。宋楚瑜这个49年来台的外省人临阵倒戈,越说越激动,最后还以“我不干了”来要挟。

李焕错愕之下,随即顺水推舟提出讨论代理党主席案。最终,李登辉代理主席案被顺利通过了。

宋楚瑜的临门一脚让李登辉顺利过关,后面很长时间李登辉宋楚瑜感情一度非常好。李登辉甚至说过自己最爱的两个人,一个是外孙女,另一个就是宋楚瑜。

但是这后面到底有没有李焕的安排呢?

寒叔认为没有李焕在暗中运作和配合,光凭宋楚瑜的发言,李登辉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当上代理党主席呢?

李登辉在蒋经国去世的两周内,有惊无险地集“总统”和国民党代理党主席于一身。

上文说到蒋经国生前安排了李焕、俞国华和郝伯村三人分掌大权,因此尽管李登辉获得了党主席之位,但是有这三人的制约,李登辉还无法为所欲为。

可偏偏这三人彼此互相猜忌,给了李登辉各个击破的机会。

李登辉用的方法很传统,典型的“二桃杀三士”

李登辉先是对李焕抛出了“行政院长”这一高位作诱饵,利用李焕逼退俞国华。李焕如愿获得“行政院长”之位,那么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位子就空出来了。

李登辉让宋楚瑜坐上了这个位置,加上自己任代理党主席,此时李登辉彻底把党权收入囊中。

郝伯村

接下来李登辉在1989年12月把郝伯村从“参谋总长”换到了“国防部长”,开始分他的兵权。

但是郝伯村在台湾军、情、警界耕耘长达10多年,其势力密布。台军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将领,都属于郝伯村一系。想分他的兵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李登辉前后花了5年才把郝伯村摆平。

李登辉摆平郝伯村还是用的“行政院长”,他利用李焕介入“二月党争”的机会,用郝伯村出任“行政院长”逼退李焕。

而郝伯村出任“行政院长”要自动从军中退役,李登辉也借机安排军中反郝势力分别出任“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收回了军权。

随后李登辉又发动本土“立委”和“国大代表”,怂恿他们反对“军人干政”开始逼郝伯村下台。

1993年1月30日,郝伯村发表声明不再担任“行政院长”,2月4日,郝伯村率“内阁”总辞职。

郝伯村之后,李登辉安排了连战出任“行政院长”。

为什么是连战?

实际上连战和李登辉私交密切,且连战个性温和,谨言慎行,容易被掌控,加之连家是台湾的政治世家,人脉广阔,容易被其他派系接受。

至此,李登辉把行政权也掌握了,完成了彻底的夺权计划,开启了国民党的“李登辉时代”。

1993年,国民党“十四全大会”召开。这届大会里李登辉的地位更加稳固,国民党的本土化和新老交替完成,李登辉完全主导国民党。

再到1997年国民党“十五全大会”,李登辉第三次连任国民党党主席,成为国民党内的独裁者。

为什么李登辉一个没有根基没有派系的人,可以在政治斗争中笑到最后呢?

李登辉其实是一个很会伪装的人,在彻底掌权之前,他始终以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形象示人。

起初他没有自己派系是一个弱点,但是他却充分利用这个弱点完成了逆袭。

彼时李登辉游走于国民党各派系之间,利用各派系以为他没有自己势力都想拉拢他,借力打力,逐步完成了自己的势力布局

李登辉彻底掌握大权只做了两件事,就是搞台独和分裂国民党,最终成了一个分裂国家的历史罪人。

李登辉如何以一己之力把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党变成了3个党,如何分裂搞台独,如何作恶的,则是另一个更复杂的主题。

如果读者朋友有兴趣,可以点一下文末的赞(就是大拇指标志),想看的人多,寒叔就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寒叔说史2022
寒叔说史2022
分享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49文章数 4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