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邓公的改革大将,后官至副国级,劳苦功高,晚年生活低调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也有句话说时势造就英雄。在现在的新中国,就可以理解为只要你有才华,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李瑞环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他是贫苦出身,也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从木工成长为副国级的领导人。那么李瑞环的身上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李瑞环出生于天津市,家中世代务农。平常的农民尚且靠天吃饭,更何况战乱的年代,小小的李瑞环早早的就承担了一部分责任。
由于家境贫寒,李瑞环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教育,只是断断续续的读过几年书,也因此17岁的时候就已经背井离乡前往北京,干起了木工。
刚到北京的李瑞环虽然有自小干活的底子在,但是面对木活,李瑞环还是得从小工干起,边干边学习。好在李瑞环的悟性很强,短短的两三年,李瑞环就已经从散工转正为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的工人。
有正式工作的李瑞环再次燃起了学习的欲望,于是他白天做工,晚上骑车前往十多里外的建筑学校学习。善于思考的李瑞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甚至还将当时落后又耗材的木工制作工艺,被评为劳动模范。因此李瑞环从工人升为北京市建筑木材厂党委书记。实现从工人到领导的翻身。但是李瑞环并没有骄傲,而是更加认真负责的带领木材厂不断革新,不断进步。
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李瑞环一度停止了工作,但是很快在1965年,颇具才华还不断学习进步的李瑞环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一直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工作期间从无失误,在1980年担任天津市副市长以及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一职。
担任天津市委书记时,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李瑞环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天津市的改革。
他首先整改的就是天津市的市容市貌。不仅对其中几条重要干道进行整改,对马路两侧的房屋进行粉刷修整。其次他在调研时发现,天津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众多具有独特风格的小洋楼,具有世界房屋建筑博览馆的美誉。李瑞环一声令下,保存这些建筑最原本的样式,将天津市打造成闻名世界的建筑展览馆。天津市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大力发展天津市的轻工业经济和港口对外贸易等工作,将天津市的市场经济完全开放,吸引更多国企以及外企入驻,打开了天津市市场经济的新局面。
在1983年邓公在李瑞环的陪同下视察天津市时,看到整洁宽敞的马路和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他感叹的对李瑞环说到“这就很好嘛,每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你看你带领的天津市,就表现的很不错,其他地方也可以多来向你学习。”在看到天津市新发展起来的对外港口,也欣喜的赞扬了李瑞环,说到“要搞对外联系,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筹码,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然后再来发展我们国家”。
李瑞环从1981年到1987年的6年间,天津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打响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声,经济一跃成为华北地区的龙头城市。
1987年经中央决定后,李瑞环从天津市调往中央,担任十一届中央政治委员会一职,1999年再次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官至副国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3年,李瑞环决定急流勇退,从政协主席一职卸任,回到自己在天津的小院,读书,听曲,安享晚年生活。
结语:如今88岁高龄的李老虽然不再担任国家职务,但是依旧关心国家的发展情况。李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坚韧,好学,求真,务实等众多优良品质。让我们一起向李老致敬并学习终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