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湟鱼青海人的救命鱼,却是救不了可可西里的血腥杀戮

0
分享至

愚哥鱼世界/图文

  • 序言

这里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青海自古以来美的“一塌糊涂”,但为什么在我国众多省份里面,好像是最没有“存在感”存在呢?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青海在哪里?而且还会有人问——青海很多海吗?

青海省简称青,面积 72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部,包含两个地级市,六个民族自治州(海西,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由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组成。
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也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更有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全国鸟类最丰富的地区青海湖鸟岛、生物多样性最多,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这里还有中国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昆仑山区 。

  • 摘要

本文将会对青海的历史、人文、景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山川地貌做出解析,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青海,文章有点长,请君备好咖啡,耐心品味!

01

  • 青海历史前沿

柳中庸诗曰: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来形容青海之地的高寒荒漠,自古青海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就是荒芜寂寥,典型的大西北苦寒之地。

追本溯源,青海最早的人类活动轨迹目前可以追溯到沱沱河沿可可西里地区和黑马河沿岸,最具代表的是发掘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其工艺之高超精美,已经不遑多让于彼时的中原文明。

马家窑彩陶

青海古为“西羌地”,而后进入战国时代,河湟一带成为当时的主要活动中心。古羌人、吐谷浑部等本地土族曾在此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部落。

当时曾有吐谷浑部是青海境内最具文明代表的土著部落,随后并入青藏各个民族融合的潮流,而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西鲜卑即吐谷浑部,位于今青海省。吐谷浑王国(公元329年---663年),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公元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

西汉中期,西汉平定河湟,设置“护羌校尉”,管理青海东部的羌人。后来的统治者也都采取实施屯田垦戍,移民实边政策。

明洪武年间,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曾实行“移民实变”政策,有军屯、民屯、商屯等形式,再加上从各地经商而来屯田于青海的汉人,自明代开始汉族就逐渐成为了青海的主体民族。汉人,陆续迁徙来青海河湟地区,并将农耕文明传播到青海,逐渐形成青海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青海很多民族组成,例如藏族就是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土著羌人及其他多民族交错杂居,长期融合形成的一个族群。

还有青海回族,最初是从西亚迁徙而来的穆斯林群众,如现在西宁的哈、丁、穆、白等姓的回族先祖。

其他民族如土族、蒙古族、撒哈族,同样也是在中央政权西扩以及移民政策、战争、商贸等各种原因下,经历数个世纪的融合变迁后逐渐形成的现代民族。

青海是一个多元化地区,虽然拥有着悠久的文明和民族融合史,但是青海作为一个独立省份出现并不是很长久。

1928年设青海省,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府驻西宁市。

后续经过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直至1994年底,确立了现今青海省行政区设的划分。

青海省共辖西宁、海东2个地级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6个自治州,7个市辖区(西宁的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区,海东的乐都区、平安区),4个县级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玉树市、茫崖市),26个县,7个自治县和3个县级行委。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07.82万。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青海地貌

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大通河5大水系。

这些历史足迹见证了青海的如何在浩瀚的长河之中成长而来的。

02

  • 察尔汗大盐湖

“察尔汗”是蒙古语,是 “盐泽”的意思。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这也是察尔汗盐湖的由来。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海拔2670米。盐湖自西向东分为别勒滩、达布逊、察尔汗和霍布逊4个湖区,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青藏铁路穿行而过。据介绍,察尔汗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这里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察尔汗地处青藏高原,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美景,青海不仅有着金黄的花海、耀眼的雪山、似海的碧水,还拥有数不清的盐湖。

察尔汗盐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70亿人口食用1000年。这里的钾肥产量曾经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所以察尔汗盐湖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值钱的湖泊”,作为国家战略而言,这是难得的宝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这是天然景色吗

当然提到察尔汗盐湖,自然是少不了要提盐桥,这是一条天然的公路,都是由盐组成的,这座天然盐桥全长32公里,厚度达到了15-18,米,桥上非常光滑平坦,由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

你能想象的到,这座盐桥是在盐面上修建的吗?而且是用盐做成的路基。

盐桥

察尔汗的盐盖承载重量能力非常大,据说汽车、火车都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

而我们熟悉而且著名的青藏铁路、还有敦格公路、中国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钾肥厂,都是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

不由得让我们感叹它美丽的同时,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呢!

那么我们眼中所见到的察尔汗盐湖的颜色为什么是绿色的呢?

因察尔汗盐湖中存在大量的卤水,而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分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一般的盐花,并且盐花经过阳光的折射就会变为绿色,所以导致察尔汗盐湖显现为绿色。

察尔汗盐湖的湖水颜色变化层次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在光照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同,但大致就是带着稍微深色一点的绿色。

每个时间段所呈现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看一组图,领略一下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清晨

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那的几回见?

正午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伴晚

一丝愁绪,几抹悲凉,日落黄昏晓……

走在察尔汗盐湖,似乎一切生命在这里被冻结。

天上无飞鸟,水中无游鱼,地上无青草,它把自然的神奇演绎的淋漓尽致,它让生命禁止的同时,也会赐予了除生命之外,其它的资源蕴藏。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大自然的演绎。

在这片盐湖之中,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矿藏资源,在我们走进察尔汗盐湖,不单能看到盐湖带给我们的物质,而如果你亲历其中,盐湖的美景才是最让人震撼的。

03

  • 青海湖

提到青海湖,比知道青海省的人都多,据此可知,青海湖名气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

青海湖 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 青海 省 西北 部的 青海湖 盆地内,既是 中国 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 中国 最大的咸水湖。由 祁连山 的大 通山 、日月山与 青海 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是一个内流咸水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湖水盐度为1.24%,而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大约为3.5%。青海湖的盐度是远低于海水盐度的。

青海湖的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其实,最初青海湖也是个淡水湖,因为它也是个与黄河相通的外流湖,出水口在东南角的倒淌河,湖水通过倒淌河流入黄河河道。

大约在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湖东部的日月山及南部的青海南山等山峰上升隆起,使倒淌河被堵塞,从而改变流向,不再流入黄河,而是倒流入青海湖。

倒淌河也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自东向西流的河流,它的得名也是源于此。

青海湖地理位置

那么在这个咸水湖里面都有什么物种生存呢?

由于生活在高海拔高寒环境,在这里空气稀薄,温度低下,一般物种很难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物竞天择,再恶劣的环境也有与之匹配物种存在,在这湖中最有名的就是湟鱼,也叫青海湖裸鲤,另外有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斯氏高原鳅、梭形高原鳅四种较多的鱼,共五种鱼类。

那么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水中精灵。

硬刺高原鳅

硬刺高原鳅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和黄河上游等,以及柴达木河及格尔木河等,硬刺高原鳅原产地是在青海,是青藏高原的土著种,隶属鲤形目,有狗鱼、麻麻鱼、胡子鱼、舌板等俗称。高原鳅个头儿不大,体长一般在10~20cm。

硬刺高原鳅食物主要是水生昆虫成虫及其幼虫,以及小鱼小虾等,硬刺高原鳅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很多河流,以及一洼小而浅的咸水水体中都能存活。

隆头高原鳅

隆头高原鳅(Triplophysa alticeps),最大只有9厘米,分布于青海湖浅水区、湖岸边的沼泽和入湖河的缓流河段。

身体稍延长,前躯近圆筒形,后躯侧扁。前后鼻孔紧邻,前鼻孔瓣状。唇面具乳突。下颌匙状。无鳞。皮肤表面多颗粒状突起,雄性更明显。侧线不完全,至多延伸到背鳍基部起点的下方。

斯氏高原鳅

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和青海。

体色体侧和背部绿黄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背鳍前后各有3~5块黑褐色横斑。

背鳍上和尾鳍上有成列的黑褐色小斑点。胸鳍、腹鳍、臀鳍有或无斑点。栖息于高原江河干流、小溪和湖泊中,摄食藻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梭形高原鳅

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黄河上游、西藏北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以及河西走廊等地。

特征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尾柄高度向尾鳍基方向不变,头长长于尾柄长。

吻长短于眼后头长,下颌铲状,背吻距大于背尾距,背鳍末根部分枝鳍条软,背鳍起点靠前于腹鳍起点,胸鳍末端超过胸腹鳍起点距的中点。

这些高原鳅生活习性大致类同,属于小型鱼种,在青海湖里生活了几千年。

湟鱼

青海湖最闻名的当属湟鱼,也是明星鱼种,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湟鱼,这种曾经青海人的救命鱼。

裸鲤俗称湟鱼,全身裸露,几乎无一鳞片。湟鱼是青海高原特有的珍贵水生野生动物,也是青海湖中独有的鱼种。

每年六七月,青海湖湟鱼洄游到河流中摆籽产卵,正所谓“半河清水半河鱼”。

湟鱼

“别看湟鱼个头不大,看起来不起眼的样子,它可是青海的宝贝。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整个青海面临饥荒,气候的极端带来的是粮食作物严重不足,除了藏民不吃鱼以外,湟鱼几乎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口。

1960年至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青海共捕捞湟鱼7.29万吨,按照这三年青海平均人口221万人计算,三年间青海每人就吃了66斤湟鱼,这数字还不包括无法估量的大量民间捕捞。一人66斤湟鱼——对于青海人来说,有多少饥饿的生命因此获得拯救。

在那个‘以鱼代粮’的年代,人们依靠湟鱼填饱肚子、补充营养,可以说湟鱼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的算是青海人的“救命鱼”。

如果当年没有如此多的湟鱼,会不会有更多人因饥饿而死

万事皆有因果循环,以鱼代粮的后果就是对湟鱼造成过度性捕捞。

青海湖鳇鱼数量锐减,可捕资源量一度降到区区600吨左右。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有了很明显的感觉:湟鱼个头变小了,渔场负责捕捞的人也发现,湟鱼数量也变少了。

于是,政府就在想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啊,本来湟鱼就是属于冷水鱼,生长速度极慢,想要长到150克,湟鱼需要花费四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再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对湟鱼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伤害,濒危那是早晚的事。

然后就有了第一次封湖育鱼,限量捕捞。但效果并不如预期。

1994年青海湖湟鱼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私自捕捞,到2004年,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经过资源评估,正式将湟鱼定为濒危物种。

湟鱼种群

随后我们经过5次封湖育鱼,时间长达37年,总算是恢复了部分湟鱼种群。

现在有封湖育鱼政策,还设立了湟鱼保护站,专门在湟鱼洄游的时候在布哈河,沙柳河保护湟鱼产卵,另外青海省还有湟鱼研究院,专门研究人工培育湟鱼鱼苗,而且在湟鱼洄游的途中政府把许多水坝都修建成了阶梯状,称为“过鱼通道”于是湟鱼就可以上台阶了…其实这和大马哈鱼洄游有一定的相似度。

洄游

经过几代人的保护和努力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随之越来越好,再加上政府针对非法捕捞打击力度的加大,据估计,青海湖资源在2019年底时的评估,青海湖区的湟鱼资源已经恢复到9.3万吨,但和早期的32万吨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32万吨资源走到濒危物种,青海湖湟鱼大约走过了50年!可以窥见人类破坏力之大。

即便国家出台禁渔政策,政府大力打击非法捕捞湟鱼的行为,仍然有一些人在金钱和利益面前,铤而走险,违法捕捞。

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我们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态关系,任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都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任何从自热环境索取来的东西,最终人类都要通过某种方式偿还。

如果说天灾是我们人类无法掌控的,但在我们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尚且未能弥补,那就让我们的舌尖少一点的杀戮吧!

04

  •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高原盆地,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四周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包围,总面积约为24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2600米至3000米之间。

我国主要的盆地有四个,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不单单是盐的世界(察尔汗盐湖),而且还有丰富矿物质,例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

这里地表十分荒芜,但是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目前已经探明的矿点有200多处,矿产种类50余种,其中盐、石油、铅锌和硼砂储量尤其丰富,食盐总储量达600亿吨左右,当然能称为盆地都可以算的上是“聚宝盆”。

至于石油,煤,铅锌矿这里愚哥就不过多解析了,文献资料都有记载,想了解的自己可以去查阅。

05

  • 茫崖恶魔之眼—艾肯泉

最近网上比较火的就有艾肯泉,喜欢旅游的朋友应该知晓,它地处青海的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

从空中俯瞰,泉眼与喷涌出的泉水以及周围土地上深红色环带状的沉淀物,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瞳孔造型,仿佛一只镶嵌在大地上的眼睛。

艾肯泉

艾肯泉的中心泉眼直径10多米,日夜不停地喷涌而上,泉水上涌使得形成一片红褐色的圆形,俯瞰像极了一只在不停流泪的眼睛,所以被称为“大地之眼”的神奇景观,它就是艾肯泉。

艾肯泉水看起来颜色很普通,但并不能饮用,这是因为泉水中的硫含量很高。

也正是因为含硫量过高这一点,使得艾肯泉周围寸草不生,飞禽走兽都不敢轻易靠近,所有又有另一个名称“死亡之眼”。

经过长期蒸发,泉水中的矿物质沉淀在周围的土壤中,腐蚀了周围的植被和土壤。

虽然不能饮用,但却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源源不绝的泉水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资源,比如泉水中所含的硫。

原来它只是一个喷泉

由于网红原因,艾肯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但需要注意的是,艾肯泉周边的道路为沙土便道,长期受到泉水侵蚀,周边多为沼泽且有野生动物出没。

因此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驱车结伴前往。

这里愚哥提醒喜欢冒险,旅游的朋友,如果真想去这里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好是带上无人机,别问我为什么?答案自己去寻找吧!

06

  • 水上雅丹

全世界的雅丹地貌很多,但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绝对是不可复制的,因为这里有唯一的——水上雅丹。

雅丹地貌

水上雅丹,又称为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

雅丹地貌是具有陡壁的垄岗与垄间槽地的组合,其形成受沉积、构造、侵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

同样是雅丹地貌群,但水上雅丹的风景却与陆地雅丹完全不同。

受吉乃尔湖面抬升,逐步淹没北缘的雅丹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就像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凭空而出了一片”汪洋“。

风景如画

在穿越茫茫荒漠,习惯了满眼荒芜后,当一片蔚蓝的湖水映入眼帘时,身处盆地却仿佛望见了大海,让人欣喜、震撼、满怀希望。

黄昏

日暮时分,水上雅丹被夕阳染成橙红色,湖水随着天色变成了如梦似幻的深蓝,别有一番景致。

日出

日出时分,阳光照在水上雅丹上,颜色金黄,石柱和倒影感觉升到了半空中,像悬浮在空中的魔幻城堡。

光影变幻之间,云水相合之中飞跃这片宏大,俯瞰这个奇迹,是岁月中最美妙的一刻,矗立在这荒芜色大戈壁上,如此的从容。

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如果去水上雅丹,要走中国的315国道,它一路风景如画,不输66号公路,是中国最奇异的风情走廊。

07

  • 可可西里的救赎

你可知让青海省真正闻名于世的不是青海湖,而是申遗成功的可可西里……

这片土地,对人类而言是极为荒凉的“生命禁地”,是世界第三大无人区,也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在藏语中为“青色的山梁”之意,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

可可西里拥有世界罕见、独特的自然景观,庞大的山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乌兰乌拉山)、险峻的冰川、多姿多彩的湖泊群及河流湿地。

这里有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更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物种,记载着地球演变的历史和生命进化的进程,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域。

无人区

在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地上,有三分之一的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60%哺乳动物种类为青藏高原特有,包括藏狐、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棕熊、雪豹、藏原羚、白唇鹿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当属“高原精灵”藏羚羊。

那让我们近距离去观看一下这些高原精灵:

藏狐

藏狐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打地鼠”。

藏野驴

世界上仅存为数不多的野驴群,如果不是人类的干预,估计只能在书本上见到它了。

野牦牛

攻击力贼强,如果在可可西里你遇到这玩意,最好离它远远的,任何物种在它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因为已经有很多野牦牛袭击人和车的例子了。

藏原羚

藏原羚也叫西藏黄羊”,藏原羚臀部有一个大白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面镜子,所以它也被称为“镜羊”。

白唇鹿

但凡是名字里面带“白”字的,不是绝迹就是濒危。

雪豹

上个世纪雪豹基本已经消失踪迹了,但是近几年可可西里突然发现雪豹,这说明藏羚羊的种群真正慢慢的恢复!

胡秃鹫

它的眼睛周围有一圈又黑又长的眉毛状条纹,好像戴着一副眼镜。因为它吃腐烂的肉,它用铁钩钩的脚已经退化,但它的嘴变得特别有力。

藏羚羊

如今的藏羚羊可真是身穿“黄马褂”,碰不得,不要试图挑战法律的底线。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2004年,一部名为《可可西里》的电影上映。让愚哥看完久久不能入睡,压抑的难受。

其中,主人公日泰为保护藏羚羊,惨遭盗猎者杀害。

这部电影的原型正是杰桑·索南达杰

杰桑·索南达杰

故事的情节就是,在那个年代,政府对可可西里的动物没有出台动物保护法。

因为藏羚羊的皮毛贵如黄金,处处都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盗猎现场,一群自发组织反盗猎的民众与盗猎分子之间斗争的过程。

但是他们没有权利决定犯罪分子的生死,只能缴获羚羊的毛皮。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

索南达杰与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成为新中国首位献身生态保护的政府官员。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杰桑·索南达杰“改革先锋”称号,称之为“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

如果我们不坚守,盗猎者将无孔不入,‘枪声’随时会响。”这句话说的是多么的坚决。

想了解可可西里的血泪史,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可可西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

2017年7月,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现如今已经成为动物的天堂,这里远离人世间的喧嚣。

08

  • 结局

遗憾的是,这些年,选择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人依然存在。有不少人,私自进入可可西里去旅游探险、非法穿越。

今年3月,生于1995年的李某洋辞职后带着4万块钱开启了环中国骑行。但是据他的朋友称,在他单人单车进入青海可可西里后失联超过一个半月!最后搜救人员经过连续两天搜寻,在109国道向北12余公里一积水潭内发现一具尸体。

无人区探险背后的真相 可可西里失联女确认死亡。经过多日的搜救工作,24岁的姑娘黄雨蒙,在失联24天之后,被确认死亡。

可可西里无人区,每年因探险或其他意外死亡的人数在十人左右。

旅游探险固然刺激,我们也需要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

  • EDN

这里是愚哥鱼世界,一个爱好钓鱼的人,因为钓鱼而喜欢上了山川湖泊,我致力做一个大自然的爱护者。同时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大自然。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即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愚哥鱼世界
愚哥鱼世界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竿,一钩,一江湖。
18文章数 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