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核女子王承书拒绝诺贝尔奖,回国30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0
分享至

要说奇女子,她一定算一个。

她是富家千金,聪明绝顶,18岁考上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燕京大学,成了班里唯一的女学生。

她成绩优异,令所有男生望尘莫及,令他的老师跪拜在她的才华之下,携手连理。

29岁赴美求学,短短几年,成果轰动世界。

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她拒绝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毅然回国。

为了祖国,她愿意30年人间蒸发,丈夫找不到她,她却在荒漠戈壁,把一生默默奉献给了国家。

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她:“她是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

她是王承书,一个至今也鲜有人知的传奇女子。

生而为人,必有人性之光。今天,柴叔就带你走进王承书被遗忘的传奇人生。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

与大多数喜爱音乐、文学的“小姐”不同,王承书从小就对理科格外感兴趣,是家人眼中“算账快的二小姐”。

因为身体不好,她曾两年因病休学在家,即便如此,王承书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业,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燕京大学,从此,开启了“学霸模式”。

她进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在班级13个入学新生中,不仅是唯一的女生,还成为了男生们望其项背的存在,连续三年获得物理系的第一名。

在与书为伴的日子里,王承书一边探索着未知的科学事业,一边寻找着人生的真实意义。

在纯真美好的校园里,她结识了相伴一生的爱人——张文裕。

张文裕是燕京大学的教授,曾是王承书的导师,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心动魄和甜蜜浪漫,有的只是惺惺相惜和平淡真挚。

但是,婚后的王承书并不甘心学业止步于此,她想在学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深造。

这时,她了解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个奖学金,专门为亚洲女性提供去美国学习的机会,这让她倍感欣喜。

王承书马上向密歇根大学提出申请,却遭到无情拒绝,理由是该奖学金是向未婚女性提供的。

无情的规定,将一腔热血的王承书拒之门外,但是她并不死心,在王承书心中,已婚和未婚不能成为定义女性成功的标准。

她继续接连多次向密歇根大学提出申请,不仅在信中写明了自己的情况,还表达了自己对学术研究的决心。

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承书破格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录取。

1941年,王承书怀揣对学术的向往,独自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到了美国后,王承书跟随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学习,攻读博士学位。

没多久,张文裕也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深造,夫妻俩在陌生的国度成为彼此的依靠,生活上相互扶持,学业上相互督促交流。

1944年,王承书顺利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不仅留校担任了研究员,还曾两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

在美国自由开明的环境下,王承书的科研事业也迎来了高峰。

她和老师乌伦贝克创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个方程对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领域有着极高的价值,至今还被使用。

而后,她又成为了第一个证明索南多项式的人,一度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和赞扬。

她的导师乌伦贝克,对这个得意门生的评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随着王承书在美国科研事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这位来自亚洲的女性的才华和学识感到既惊讶又钦佩,甚至有人推测,王承书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此时,王承书和张文裕的内心却有着另一番打算。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欢呼声,远在大洋彼岸的王承书和张文裕就决心回到祖国,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但是,他们的回国之路并不顺利。

当时,美国明确规定,禁止在美的科学家返回新中国,王承书和张文裕作为在美颇负盛名的科研人员,必然也在被禁名单之中。

他们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回国的申请,却屡次被拒绝。

直到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不懈努力,才让他们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于是,王承书将全部的书籍和学术材料分批寄回中国,前后大大小小共有300多个包裹。

1956年11月,王承书和张文裕终于盼到了回国的许可。

他们将两辆私人小轿车和电视、冰箱等全部生活物品送人后,头也不回地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回到中国后,王承书换上了朴素的外衣,看起来一点不像“留洋”回来的人,她平日为人低调、和善,正如她的性格一样,不争不抢。

但是,在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这件事上,她却并不“谦让”。

1958年,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邀请她加入新筹建的热核聚变研究室。这一研究不仅在中国属于完全空白的领域,对于王承书来讲也是完全陌生的专业。

如果答应,意味着在年近半百之时,王承书要从头来过,成功与否,皆是未知。对于已经在学术界颇具名气的人来讲,这无疑是在冒险。

然而,王承书想都没想,只说了“我愿意”三个字。

这一年,王承书46岁。

接到任务后,她马上带着一队人到苏联学习了三个月时间,在回程的火车上,王承书开始翻译美国出版关于热核聚变的新作《雪任德计划》。

火车行驶了七天七夜,王承书就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了全部的翻译工作,为我国研究热核聚变提供了先进的理论依据。

不久后,王承书又翻译了《热核聚变导论》,再次为研究热核聚变事业提供了保障。

两年的时间,门外汉、零起步的王承书兢兢业业、孜孜不倦,使自己成为当时国内研究热核聚变的领军人物。

而这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第一座气体扩散厂504厂陷入了困境。

504厂一直在进行一项高度保密的研究任务——分离铀同位素,提取浓度90%以上的浓缩铀,为原子弹提供燃料。

苏联专家突然撤离,一时让504厂的全部工作停摆,如果没有高浓铀,就意味着我国对于原子弹的全部研究将付之东流。

钱三强再次想到了王承书。

1961年3月,钱三强找到王承书,他试探性地问道:“你愿不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去搞气体扩散?

钱三强之所以试探性地发问,是因为高浓铀的研究属于我国最高机密研究,王承书一旦答应,意味着不仅她从此要在学术界消失,放弃过往所有的荣誉,还要与自己的爱人和儿子分离。

这样“过分”的要求,他并不指望王承书会爽快同意。

然而,话音刚落,王承书再次坚定地回答道“我愿意”。

于是,王承书“扔”下了10岁的儿子和丈夫,孤身一人来到了西北荒漠之中,隐姓埋名,再次投入到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

这一年,她49岁。

王承书离开了倾注她所有青春和年华的学术界,也离开了让她无限牵挂的丈夫和儿子,孤独而又决绝的背影,是因为她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建设祖国。

这一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来到504厂,看着上千台分级运转的机器,王承书自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让机器高效规律运作,王承书每天都要亲力亲为不停地计算和推导运转方案。

为了能更加准确提取浓度在90%以上的浓缩铀,需要先了解掌握铀浓度的变化过程,因此,王承书通过不断推算,计算出了铀浓度曲线变化值,光计算数据就堆满了三大抽屉。

而后,王承书又带头攻破了提取过程中的另一大难题,去除浓缩铀中的杂质,在数据和实验的双重验证下,提取浓缩铀的研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1964年1月,王承书带领的504厂提前113天完成浓缩铀的提取任务,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国上下在一片欢呼声中庆祝胜利。

而刚过半百就已满头银发的王承书,在一切如常的504厂中,接到了祖国第三份重托。

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问道:“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

“有什么话要带给先生和孩子吗?”

“没有。”

“那你愿意继续在这里工作吗?”

“我愿意!”

一如过往的平静与坚定,在巨大荣耀面前,王承书选择继续隐姓埋名,在祖国的西北,默默付出和耕耘。

这一年,她52岁。

在一次次新的设想和努力中,王承书一步步兑现了自己要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承诺。

王承书能如此心无旁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与她的丈夫——张文裕的支持分不开。

早年间,他们一同在美国求学,相互扶持;中年,他们分隔两地,彼此鼓励;晚年,他们再次相聚,却变得更加默契。

只因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和信念,有着共同的价值观。

当年,王承书远走西北,张文裕又当爹又当妈照顾儿子,支撑起这个家。

晚年时,他们好不容易一家团聚,却过着非常简朴清贫的生活,家中只有一套旧沙发、一张硬板床和三个旧书柜。

加上年轻时长久工作,让老两口的身体都不太硬朗,但他们心照不宣地选择尽量不给国家找麻烦。

王承书患上了眼疾,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治疗,这种药每针600元钱。

她知道后笑着说,“你看,我这双眼睛还值6000块钱吗?

节俭并不代表抠门。

1992年11月,张文裕因病离世,王承书忍住悲痛,将两人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直到今日,西藏日喀则还有一所“文裕小学”。

两年后,王承书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她早早立下了遗嘱,要求不办丧事、捐献遗体、钱财捐给希望工程。

退休前,王承书用学识为祖国贡献力量;退休后,她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来热爱祖国,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要燃尽自己。

如果说,对祖国的爱,有的人是热情的、高调的,那王承书对于祖国的爱,则是低沉的、内敛的。

曾经的名人“王承书”,一夜间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又经历了什么。她放弃了过往的荣光和亲密的家人,隐姓埋名,建设祖国。

伴随原子弹发射成功,她没有像邓稼先、钱学森一样被人歌颂和铭记,她选择依然在荒漠中隐姓埋名,为祖国的科研事业默默贡献力量。

在30多年的光阴中,鲜少人知道她为祖国核事业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她甚至连给学生批改的论文都无法署名。

所有的“委屈”,都由她一人默默承受。

那么,王承书是否后悔曾经的决定呢?

在一次家宴中,她给出了答案:

当初,我回国的唯一原因,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30年了,至今我可以聊以慰藉的是,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事业在祖国。

这一番话,足见她的真心。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平静地离开了,这一年,她82岁,一生简朴、低调、清贫,却将自己的一生归结为“平淡无奇,踏实工作”8个字。

王承书去世后,在她泛黄的笔记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而我们却欠她一个深深的鞠躬。

. END .

【文| 于三皮儿】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河北沧州神秘老人捐光所有,侄子出现,身世才真相大白

阿炳身世之谜曝光,竟然是道士与寡妇的私生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脑袋大历史
小脑袋大历史
小脑袋大思维
12362文章数 110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