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国政要同时发声,暗示美国不能激怒中国,以免引起局势动荡

0
分享至

孟子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条定律运用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是比较恰当的,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大国,两国之间的关系走向关乎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共处的原则。

但美国却不能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千方百计的遏制中国发展,不断的挑战中国的底线原则,双方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在此背景之下,多国政要同时发声,告诫美国不要激怒中国,否则将会引发严重后果。

一:咄咄逼人,动作频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中国的崛起完全是通过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取得的,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式的崛起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

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保持敌视的态度,中美关系竞争面的不断扩大,就是美国的态度表现。特别是自奥巴马时代以来,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将矛头对准中国,在暗中对中国施压,甚至制造出所谓的第一岛链来封锁中国,阻止中国迈向世界。

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更是一度紧张,美国单方面的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对华企业实施制裁,公然违背国际准则。中国面对来自美国的挑战威胁,不会将事态扩大化,但也不会忍气吞声,合理地反击美国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发起的挑战。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的主题就是摩擦与竞争,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的转变绝非是特朗普一个能够办到的,只能说美国上下对于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拜登上台执政后,依旧对中国采取遏制打压的举措就可以看出。

拜登政府在一方面修复和其盟友之间关系的同时,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并没有放弃,不同于特朗普时代的是,拜登打压遏制中国的举措更多的是通过军事施压,以及利用台独等势力。

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南海再一次成为“热点”地区。美国纠结其盟友,组成多个航母舰队群,打出维护自由航行权利的口号,公然挑战中国的底线原则。从罗斯福号航母进入南海,再到电子侦察机抵近侦查,美国的挑衅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在此情况之下,中国必然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独立和完整,与来犯之敌战斗到底。

二:以和为贵,各国态度

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美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的对抗,很有可能会对一些小国特别是周边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下,无疑大大增加了地区的不稳定性。

因此出于本国国家利益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考量,多国政要同时发声,希望中美两个保持克制的同时,暗示美国千万不能激怒中国。其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发表声明称:“中美两个关系的恶化对两个乃至世界均是不利的,中美必须要寻求合作空间。”

无独有偶的是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公开表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在内的四方安全会谈,是刺激中国的行为,各国应该谨慎行事,以免引起地区局势动荡。

图为 马哈蒂尔

各国政要的态度从表面上来看是不偏不倚,但实质上各国的态度就是指责美国在中美关系上所做的恶性行为。很显然美国对中国的所作所为让不少国家感到不满,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全球动荡。

而中国方面一开始也已经表明了自身的态度,中国方面诚心诚意的行为能够提供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要打中国也会奉陪到底。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引起“众怒”的美国似乎没有收手的意思。

在不久前通过的《2021战略竞争法案》当中,更是对中国发起全方面的挑战视中国为美国在21世纪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的态度十分强硬,打压中国似乎已经成为美国政客们的一个共识。

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的挑衅中国的“尺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在新疆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敏感问题上大做文章。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在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必然将奋起反击,面对来自美国的打压,中国手中有哪些能够震慑美国的王牌?美国激怒中国的后果又可能有哪些?

三: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假如美国不管不顾,最后彻底地激怒中国,其后果只有是两败俱伤,美国势必成为最大的输家。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说到底还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时至今日,中国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而美国也不再是那个在全球事务中说一不二的超级大国。

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经济实力,在中国面前也没有了绝对的优势,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有专家预测,20年后,中国的经济体量将最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特朗普时代挑起的中美贸易战来看,中国不落下风,甚至在疫情当中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密切,激怒中国,最终还是会影响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美国不仅仅要在经济领域承担起激怒中国的后果,可能还在外交军事领域,美国也不讨好。

激怒中国,意味着中美之间不再是竞争这么简单,而是走上了对抗的道路,甚至意味着兵戎相见,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届时的局势或将是你死我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了一个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反观美国,大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小国家对美国不满已久。两个世界大国的对抗,中小国家很难置身事外。

并且作为冲突挑起者的美国得不到多少国家的支持,从多国政要发声劝告美国不要激怒中国就可以看出各国的态度,届时美国很有可能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中国人渴望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特别是面对美国这类处心积虑扼杀中国发展的国家之时,中国必将会奉陪到底。美国纠结盟友组成多国海军舰队,进入南海地区妄图用武力逼迫中国屈服。美国人的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中国非但不会屈服,还会和美国斗争到底。

在军事方面,特别是战略武器方面,中美之间不存在什么大的差异,美国敢挑起战争必然是死路一条,中国人有信心将敌人消灭于国门之外。总的来说,美国激怒中国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甚至可能会殃及池鱼。

美国不会在中国身上得到想要的结果。美国人也明白激怒中国后果的严重性,在这种诡异平衡的局势之下,中美之间关系走向又将是如何的呢?

四:貌合神离,竞争合作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僵持的局面,拜登执政后,处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换一种较为温和的手段压制中国发展,为中美关系的走向带来转机。拜登上台后,采用了特朗普时代打压中国的大方向。

美国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法案,并且提供外交手段,军事施压来遏制中国,对于中国而言,拜登政府无非是故技重施罢了,唯一的不同就是,遏制中国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各党派的共识,竞争与摩擦将会是中美之间的常态。

竞争不是对抗,更不是战争,我们在看到竞争一面的同时,应该看到合作。中美之间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其中还存在着许多合作共赢的点,中国方面早就已经表明态度,中国愿意同美国一道寻求共同点,扩大合作基础,增进理解。

特别是在国际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之下,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显得异常重要。中美关系的走向,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够转变观念,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

未来的中美关系是竞争方面多一点还是合作方面多一点,很大程度是要看美国态度。就目前美国的举措来看,美国人似乎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特别是美国进入到相对衰弱的时期,中国的崛起更让美国人感到威胁。

但不管怎样,无论美国接不接受,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一意孤行,只能是自取灭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锵锵文史局
锵锵文史局
欲穷千里目,锵锵文史局
5586文章数 70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