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消费后再生塑料、海洋塑料可追溯性认证标准,12月15日,召开研讨会

0
分享至

塑料产品中添加一定比例或100%使用消费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s, PCR)及海洋塑料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环保代名词。苹果、惠普、戴尔、联想、奔驰、阿迪达斯、耐克、彪马、Zara、H&M…… 都终端客户均采购高品质PCR和海洋塑料,使得PCR和海洋塑料的价格不断走高。但由于国内废塑料回收模式及市场追溯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国内PCR、海洋塑料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面临困境。

2022年7月,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联合北京臻徽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实现回收再生全流程的可溯性和标准化管理,助力国产消费后再生塑料、海洋塑料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推出了行业第一个针对“消费后再生塑料(PCR)”的可追溯性评价要求。

消费后再生塑料(PCR)/海洋塑料可追溯性要求标准研讨会

2022年12月15日,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联合北京臻徽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诚邀消费后再生塑料、海洋塑料的回收商、生产商、贸易商、终端使用企业及相关方参加“消费后再生塑料(PCR)/海洋塑料可追溯性要求标准研讨会

1、会议主要内容

  •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一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标准编制工作介绍

  •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一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标准编制草案介绍

  •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一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标准意见征集

  • 消费后再生塑料可追溯认证介绍及工作计划

  •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二部分:海洋塑料》标准内容介绍及工作计划

2、会议时间

2022年12月15日下午 13:30-16:30

扫描下方二维码,提前登记注册

免费参会

3、主办单位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4、技术支持单位:

2

PCR可追溯性认证体系形成历程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1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和《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第2部分:海洋塑料》PCR可追溯性认证体系形成历程:

  • 2020年初,CPRRA与北京臻徽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深化研究全球消费后再生塑料市场动态,分析总结国内PCR市场,与从业者们深度沟通后指出虽然亚洲作为再生塑料供应的主要产区,但回收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并没有强调“消费后(PCR)”和“消费前(PIR)”的区分和重要性,市场概念模糊,来源不明,分类不清,甚至存在“作假”的品质风险,这成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障碍。

  • 2022年6月,PCR和PIR的定义被重新区分,从根本上明确了PCR就是再生塑料这一错误概念,并指出PCR才是真正可实现塑料价值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真正要循环的再生塑料。并与世标认证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针对PCR的可追溯性评价要求,6月5日全面开启消费后再生塑料的可追溯性评价征求意见等工作。

  • 2022年8月,臻徽环保牵头立项的2项团体标准《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1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和《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求第2部分:海洋塑料》全面展开编制。

  • 2022年9月,第一个中国本土化PCR的可追溯性认证项目推出,并于9月15日开展了第一批PCR可追溯认证(内申员)培训工作,共有57位获得内审员资格。

“消费后再生塑料(PCR)”可追溯性认证体系,是塑料再生企业,向下游企业证明其生产的再生塑料颗粒/瓶片/纤维产品,从废塑料原材料辨识、采购、运输到工厂再生生产是具有全链条可追溯信息,是真正做到消费后塑料回收再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环保材料。该评价要求对PCR的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实验室鉴别方法、监管链、销售、产品生产过程监管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是一套更本土化、更真实、更有行业辨识力的PCR追溯系统。

消费后再生塑料(即Post Consumer Recycling,PCR),指原料由来自家庭或由商业、工业和组织机构,经回收渠道收集的作为产品最终用户使用后产生的、不能再继续用于其本来目的的塑料,这包括从物流配送链退回的塑料,例如:使用过的食品日化品包装、家居电器、汽车拆解等。

“再生塑料”除了消费后再生塑料,还包括工业后再生塑料(即 post-industrial recycling,PIR),一般原料来自于工厂生产,从因加工工艺需要而产生的多余废物流中转移出来的塑料(俗称水口料)、副牌料、残次品等,这些材料往往可以被很好的回收利用,不容易泄露到环境中。

想了解PCR可追溯性系统建设工作进展,可加入“PCR消费后再生塑料标准认证追溯”交流群,同博禄、达能、雀巢、百事、蒙牛、SABIC、巴斯夫、立安德巴塞尔、英科、盈创、冠泓、威立雅华菲、国龙、……,PCR生产企业、品牌商、国际知名聚合物公司一起交流,实现共赢!

3

海洋塑料

据《国家地理》报道,我们的海洋中有超过 5 万亿块塑料碎片。到 2040 年,将有超过 14 亿吨塑料流入海洋。为了保护海洋,减少塑料污染,越来越多的企业、国际组织和品牌展开环保行动,创造可持续解决方案。此外,为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生态环境部也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划方案等,逐步明晰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针对海洋污染问题,结合全球政策发展动态,CPRRA与臻徽环保进一步推出《海洋塑料回收再生可追溯性评价要求》,致力于规范海洋塑料回收再生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实现海洋塑料回收再生全流程可追溯性管理。

海洋塑料根据它所处的状态可以分为:

  • 海洋(内)塑料(in-the-ocean plastics):指那些已经存在于海洋中的塑料。这部分塑料有可根据对其收集处理的难易程度分为:

  • 近海塑料 (nearshore plastic):离海岸线12海里/22.2公里(领海 territorial waters的概念)或50公里内的海洋(内)漂浮(深度小于200米)塑料 ;

  • 远海塑料 (high-sea plastic):离海岸线22.2h或50公里外的海洋(内)漂浮(深度小于200米)塑料 ;

  • 深海塑料(deep-sea plastic):处于深度大于200米海水中的塑料这部分塑料不易打捞,且多为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危害更大;

  • 趋海塑料(oceanbound plastics):指那些尚未进入海洋,但是如果不进行收集,它们就会进入海洋这部分塑料包括:

  • 海滩塑料(Shore plastics):消费者在海滩产生的废弃塑料,或由河流及雨水大风等自然力已经带到了海岸线的废弃塑料。

  • 河流塑料(waterway plastics):进入河流湖泊水系的废弃塑料。

  • 失控塑料(mismanaged plastics):指在离海岸线50公里范围内没有有效塑料回收体系的地区产生的消费后废塑料(PCR),这部分废塑料由于不能很好地回收,属于失控塑料,极有可能被雨水大风等自然力量带入到海洋。

标准编撰及数字化追溯系统建设已全面展开,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老朋友请 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联系:

陈俊青 15321370231

张若琳 18500631612

1、

ChinaReplas2022(秋季)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

第二十七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

提前预登记

观众免门票

扫描二维码,观众预登记报名

这是塑料新观察公众号的第9633篇文章

责编:呦呦

点击关注,同产业共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废塑料新观察
废塑料新观察
再生塑料行业第一新媒体平台。
3514文章数 17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