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逝世,这位曾经致力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知名人士在美国去世,这一年,她106岁,她曾经反对过日本侵略、反对过国家分裂、现在都不再重要了。在她去世后不久,我国的政协副主席贾庆林同志就发去了唁电,以表哀悼,还肯定了宋美龄女士在近代以来的贡献。
宋美龄
宋美龄女士的一生中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留学美国、政治联姻、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这都是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在她的葬礼上,还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甚至诡异的事情,一生传奇,即便到了生命的终点,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谜题。
宋美龄的传奇人生
1897年出生的宋美龄是宋家的最后一个女儿,是宋嘉树六个儿女中的老四,她自出生起,就像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样,走上了父母安排好的道路,她的父亲宋嘉树早年间辗转各国,最后回到国内进入了一家教会学校教学,胡适就是他曾经的学生。
后来宋嘉树歪打正着,靠着印刷圣经发了财,又一步一步扩大经营成了大企业家,他还认识了年轻的孙中山先生,两人志同道合,宋嘉树也成为了孙中山先生坚定地追随者,为革命组织宣传,也成为了孙中山领导革命的重要经济支持,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
为了给革命培养力量,宋嘉树将自己的几个子女全都送往了国外学习,对她们要求严格,让他们回到中国为革命做贡献,在宋美龄之前,大女儿宋霭龄去了卫斯理安学院,回国后担任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二姐宋庆龄去了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年轻时就发表了爱国文章《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回国后接替大姐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并与他结成革命伴侣。三哥宋子文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回国后在国民政府担任财政部长。
所以宋美龄幼时就去到了美国开始接受教育,后来在美国取得文学学士学位之后才返回了中国,1917年,学成归来的宋美龄先去了上海,回到国内的她发现自己在美国呆了太久,已经不怎么会说汉语了,于是她又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来教自己中国古代文学。
宋美龄学的很快,此后她能够擅长写作与演讲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学习,年轻的宋美龄家世显赫,既有才华也有不错的美貌,很快成为了当时上海名流圈中的翘楚,追求她的男士也络绎不绝,1922年12月,宋美龄参加了哥哥宋子文举办的宴会,蒋介石也从此时加入到了追求宋美龄的队伍当中,并且意愿十分坚定,只是这遭到了宋美龄家庭尤其是宋庆龄的坚决反对,这一年,宋美龄25岁,蒋介石35岁。
蒋介石
此时的宋嘉树已经逝世,她刚刚回国之时想要到社会上工作的阻挠也没有了,她就在姐姐宋庆龄的帮助下当了一个英语教师,来听她的课的也基本上都是上海有名的大家闺秀或是高官夫人,她也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上海的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
此时的宋美龄还无心进入政界,因为在她进入电影审查委员会后不久,就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邀请她进入上海参议院,既能加强与孙中山先生的联系,也能让她学习的翻译能力发挥出来,但宋美龄对此十分反感,还是在大姐宋霭龄的说服下,才加入了上海参议会,出任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
但就在短短一年都不到的时间里,宋美龄毫无征兆的辞去了所有工作,于1920年奔赴了广州,这次广州之行,成为了她的人生拐点,她在这里认识了后半生的伴侣蒋介石,但此时的蒋介石仍旧只是一个小人物,并且既有家室也有花边新闻,这也是宋美龄家庭反对的原因。
蒋介石开始对宋美龄的追求在1927年全面展开了,这一年,蒋介石带领的北伐军进入了上海,蒋介石此时也已经是国民党内部的重要人物了,蒋介石的攻势最先指向了宋美龄的大姐宋霭龄,宋霭龄成为了他们的感情中最重要的助推人。
宋霭龄
宋霭龄先是搬出了原先的住所,为蒋介石与宋美龄两人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宋霭龄甚至宋美龄的虚荣心理,就向她讲了许多和蒋介石结为夫妻的好处,宋美龄因此被说服,在蒋介石入驻上海这一年的年底,两人就决定了结为伴侣。
蒋介石的革命史
1887年出生的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早年丧父的他由母亲抚养度过了少年时光,父亲留下的家业还是让他能够接受了完整地教育,1906年,他去到了日本,在东京清华学校求学,这时候他认识了陈其美,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回国后的蒋介石开始学习军事知识,1910年投身革命后就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此后蒋介石一直在国民党中摸爬滚打,转战全国各地,逐渐站稳了脚跟,期间也遭到过排挤而蛰伏。
蒋介石再一次崭露头角是在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先生受到了危险,蒋介石就去到了广州登上孙中山先生避难的永丰舰,保卫孙中山先生40多天。也是在这一年,蒋介石认识了宋美龄,开始了狂热的追求。
孙中山
此后的几年间,蒋介石在国民党内一步步爬升,同时也没有放弃对宋美龄的追求,他先是被孙中山先生任命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长,这也成为了蒋介石政治生命的主要力量,中间的职位变动抛去不谈,到1926年时,蒋介石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
但他制造中山舰事件、迁都南京等都引起了党内不满,1927年的3月份,蒋介石被取消了领导职务,但他仍旧能够在4月份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此后的几次国民党会议中,蒋介石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迫蛰伏,遭遇挫折的蒋介石为了寻求支持,在10月份去到了日本。
在他蛰伏期间,追求宋美龄的征途也走到了终点,从日本回国后的他抛弃了原来的妻妾,转向了宋美龄,1927年12月1日,上海的大华饭店为两人举办了盛大的婚礼,这一年,已经是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第五年了。
蒋介石与宋美龄
政治联姻
1928年,蒋介石重新掌权,宋美龄也成为了第一夫人,她的才华与美貌也确实给她成为第一夫人提供了不少加成,她跟随着蒋介石参加各种活动,是蒋介石执政期间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1936年以后,蒋介石任命宋美龄担任了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负责筹建空军。
宋美龄在这个岗位上大放异彩,她的外交才能也得以施展,她向外国采购飞机,向美国聘请空军将军担任顾问,飞虎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这期间,西安事变爆发,宋美龄还营救了蒋介石,可见宋美龄的能力强悍,空军的领导权的很快被宋美龄掌握到手中,同时她也是中国空军的总司令,所以宋美龄也被称为了“中国空军之母”。
这一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双双登上《时代》周刊,成为了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这已经是蒋宋夫妻二人第二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了。
宋美龄的政治生涯高光时刻也不止于此,1942年,1943年宋美龄两度前往美国,第一次秘密飞往纽约,既为了治病,也为了寻求美国的帮助,但仍旧是暗中求助,因为此行她只去到了自己的母校访问。
和前一年不同的是,1943年这次访问则是正大光明,宋美龄既作为第一夫人,又是蒋介石的特使,达到美国的宋美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还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面对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议员们,她用自己流利的英语向他们介绍了遥远的中国战场上奋战的人们的故事,这样的艰苦抗争博得了美国人民的同情。
宋美龄演讲
随后宋美龄又前往美国多个城市,演讲、募捐、参加宴会与记者会,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路旁的华人们也向她致以脱帽礼,即便天气寒冷下雪,也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宋美龄也不负众望,力求为中国的抗战争取到一些支持,这次美国之行也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美国掀起了一阵“美玲热”,无数人走上街头开始声援中国人民,抗日彩车也走上了美国的街头,罗斯福总统也在办公室中接见了她,并和她一同举办了记者招待会,还辗转加拿大演讲,为抗日积蓄了大量力量。这一年,宋美龄以单人形象再度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她穿着中国传统的旗袍,目光坚定,封面上写着“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
时代周刊
1943年5月,宋美龄终于回国,但又陪伴蒋介石参加了开罗会议,为蒋介石担任翻译,四巨头齐聚开罗,宋美龄吸引的目光不落下风。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上的经营已经积重难返,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解放大潮席卷全国,蒋介石集团只得败退台湾,宋美龄去到台湾之后仍在为蒋介石的“事业”奔走,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
宋美龄从台湾赴美,住在纽约的家中,一直住到了去世,去到美国的宋美龄生活过得也不算差,她积累的财产和周围亲人的帮助让她能够安然度过余生,每年的特殊节日,她的亲人也都会和她齐聚一堂。
晚年的宋美龄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家赋闲,早年学习的画画尤其是国画让她也有了一定的造诣,还有些名家的风范,画画、阅读书籍与报纸、写毛笔字基本组成了她晚年生活的全部,自小接受的西方教育也让她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生活也是她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6岁这年,见证了中国革命很多重要时刻的宋美龄离开了世界,106岁的宋美龄应是喜丧,葬礼那天,宋美龄的遗体被大红布覆盖,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记者们也蜂拥而动,摄像机照相机纷纷来到现场想要留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现场所有的相机都失灵了,任凭记者们怎么按下快门,一张照片也没有拍摄下来,只能十分遗憾的目送宋美龄远走,可就当送葬的车队逐渐走远,相机又突然恢复了正常,整场葬礼也没有任何一位记者拍到宋美龄的遗容,实在是令人无法相信,甚至有些惊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