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原来社死只需要带个小孩#,真的是一下击中了老母亲的心。
“妈妈,你看那个叔叔肚子好大哦。”
“阿姨,你为什么没有老公?”
“叔叔,你没有我爸爸帅,因为你没有头发。”
似乎所有小朋友都会经历一个“大嘴巴”的阶段:看到什么都要大声说出来,直接把内心OS公放出来。
留下一旁的我们尴尬到可以抠出一栋大厦……内心默念:“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是有家教的好家长……”
但我相信,这也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烦恼......
- @范范Gemini
一家三口去电影院看电影,开始之前我去上厕所,闺女在电影院大厅隔着十多米冲我大喊:
“妈妈,你是尿尿还是拉屎?”“妈妈,你是尿尿还是拉屎?”“妈妈你是尿尿还是拉屎?”
连续喊了三遍我都没敢吭声,实在没办法大声回了句:“我尿尿!”“好的妈妈!”
整个电影院大厅,所有人都看着我们俩……
- @丹丹小喵
前几年做了痔疮手术,有次出门儿子当着很多人关心地问我:“妈妈,你的肛门还疼不疼?”
最怕孩子突然地关心……
孩子有时候会在公众场合说一些不太礼貌的话,比如评论别人长相、身材,或者是身体缺陷,都会让我们陷入尴尬、两眼一黑,甚至当场石化,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导致每次跟孩子出去时,当发现他似乎要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高见时,我都恨不得飞过去把他的小嘴巴捂住,把他带到角落先确认他要说什么,教会他适合的表达之后才走回原地。
我自问自己不是这样没有眼色,不讲礼貌的人啊,为啥我的娃在外面就这么收不住嘴呢?
比起孩子,反应最大觉得尴尬的其实是父母。
我们其实更害怕“没礼貌的父母养出没教养的孩子”之类的评论。
但孩子的无心之举并不反映我们是什么类型的妈妈爸爸,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惩罚、责骂好奇的孩子
虽然有些时候孩子说的话真的让我们非常尴尬,你觉得丢脸,没有面子,但是切记:不要把你的尴尬发泄在孩子身上。
因为孩子一旦遭到训斥,内心产生的理解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
1、被训斥而产生的失落与自责,对孩子而言可能会产生长久的情感伤害。
2、如果我们训斥或者让孩子闭嘴,这传达了一个信息,他们应该为他们的感知力而感到羞耻,即“提问和好奇心是不对的。”这很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3、更不要逼迫孩子道歉!
在不向他们解释他们做错了什么,并且等到他们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强迫他们道歉只是教会他们用道歉来逃避责任,不真诚地道歉,这样的道歉只是空话,没有意义。
如果家长真的觉得非常抱歉,自己来和当事人沟通比较合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