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借机把俄罗斯能源逼出了欧洲市场,接替俄罗斯对欧洲出口能源,但美国能源价格高昂,欧洲许多工厂成本增加无奈倒闭,在此背景下美国又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下狠手。
该法案的内容显示,美国将投入4300亿美元在医疗和气候方面,其中640亿投入医疗领域,剩下的全部投给气候、医疗保障和清洁能源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每销售一辆新能源汽车,就可以获得美国政府补贴,最高可得7500美元。
而这些补贴则只针对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的生产厂家,欧洲厂商不在补贴范围当中。这个补贴法案明显就是针对欧盟,通过补贴吸引欧洲因能源价格过高而选择关闭的厂商,让他们迁移到美国,变相吞噬欧洲企业,对欧洲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在访美时对美国政府兴师问罪,直言《通胀削减法案》咄咄逼人,并表示法国需要美国的尊重,要求美国修改法案。马克龙对美国的不满十分明显,这也能反映出欧美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这次马克龙对拜登兴师问罪,其实也很难取得成效。
美国在颁布《通胀削减法案》之前肯定就知道会对欧洲造成影响,但却依旧选择发布,显然是吃定了欧洲不敢反抗只能任其摆布的心态。面对马克龙的控诉,拜登也做出了一定的退步,称可以对《通胀削减法案》做出“微调”,但具体措施拜登并没有说明。
其实,拜登的话显然是走走过场而已,在美国中期选举尘埃落定之后,民主党就失去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走一遍流程,再投票表决,很大概率是在做无用功。
而且,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境内通胀现象也十分严重,不从欧洲“吸血”填充,只会加剧美国的内乱,因此拜登大概率会选择牺牲盟友,填补自己。
面对拜登敷衍的回答,欧盟官员忧心忡忡,而马克龙也做出了另一个选择,把目光转向中国。马克龙在法国使馆喊话中国,呼吁中法两国重视彼此之间的历史纽带,还称中法同盟“牢不可破”。很显然,马克龙对中国喊话是深思熟虑后对中国释放出的求援信号。
欧洲在被美国“吸血”的局面下怨气很重,而欧盟如果想要改变现状,让美国退步,就要依靠中国。在对美兴师问罪之前,马克龙就给中国发出了比较积极的信号,透露出自己想要多次访华的意图,这对深化中欧经贸关系,破解美国打压中国政策有一定的良好影响。
对于马克龙的喊话,48小时内,中方积极回应。据《环球时报》报道,12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不该用《通胀削减法案》来对抗盟友。
在世贸组织的相关会议上,中方代表也就此发言,敦促美国遵守世贸组织规定,撤销关于这项法案中的不合理条款,因为该法案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脚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