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许世友做了什么事,周总理请不动,毛主席出面才出来

0
分享至

在开国将帅中,许世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有关他的传说在民间广泛传播,为许多人所熟知,尤其是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和动人故事,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比如在特殊时期,许世友因想不通,藏到了大别山,连周总理都叫不下来,只得毛主席亲自出面,才把他叫了下来。

那是在1967年,陈毅、叶剑英、谭震林等人都靠边站了,消息传到南京军区,许世友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多次表现出愤愤不平的样子,无奈地自言自语:“都倒了!都倒了!老帅们都靠边了……”

这种遭遇很快也落到了许世友身上。在南京,大街上到处是不利于他的标语,还成立了一个“揪许指挥部”,并准备召开30万人的群众大会,狠批许世友。

身处这般境况,许世友心急如焚,一气之下,便带领1000余人上了大别山。

不久,林彪托人打来电话请他出山,周总理也派人上山捎来问候,但许世友一概不理。

1967年7月,毛主席视察南方时,从武汉来到上海。一下火车,毛主席便问起许世友:“世友呢?把许世友找来。”于是,时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张春桥被招至上海,奉毛主席之命,专门去接许世友。

张春桥乘飞机从上海到达武汉,在大别山将毛主席的“口信”转达给许世友。临下山之前,许世友忐忑不安,他特地叫来最信赖的一位部下,隐密长谈。许世友说:“我对主席没有说的,一个字:忠。但对张春桥,我心里没底儿!就怕他中间捣鬼。我去上海,没事就好。出了事,请你安排好我的一家老小。”

许世友做了最坏的打算。临出门,他还特意嘱咐说:“我死后,别火化我就行!”

交代完了“后事”,许世友便火速赶往上海。一见毛主席,许世友冲前几步,“扑通”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毛主席见状,心头一热,眼角湿润了,连忙说:“世友啊,你是可以信任的,这一直是我的意见。你为什么这个样子啊?”边说边用颤微微的手扶起他来。

“主席啊,我个人的生死无所谓,可外边乱得不行,倒了那么多的老帅,连我许世友也不放过。你要想想办法啊!”

此时毛主席也已泪流成行,他抚摸着许世友的脊背,欲言又止,似有难言苦衷。沉默片刻,他对许世友说:“前些时候,也有人给我说起你来,说社会上有人要倒许世友,说你许世友一贯反对我。那是胡说,他们不懂历史嘛,你许世友从没反过我嘛!”

说罢,他将身子转向站立一旁的张春桥,说:“许世友是可信任的,他还是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嘛。张春桥,我说的对不对?”

张春桥连连点头,一脸尴尬:“对对对,是是是。”说完,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许世友跟毛主席的谈话,时间很长。他性格豪爽,有话直说,断断续续把他最近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以及他的不满、牢骚和个人委屈等等,统统讲了出来。谈话中,毛主席几次说到“许世友值得信任,许世友不能倒”这样的话,使许世友心头涌起了阵阵暖流。

临别时,许世友向毛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毛主席紧紧握着许世友的手,一直将他送出大门口。

不久,毛主席作出批示,让许世友及其全家搬进中南海“休养”,后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还特意把许世友叫到身边,亲切交谈,给了他极高的荣誉。许世友从此身价倍增,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他的主意了。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在南京病逝,享年80岁。他的遗体,曾经毛主席生前“特许”,没有火化,被运回大别山与他的母亲“土葬”在一起,实现了他“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人生夙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驿站
史海驿站
喜欢历史的你不妨点个关注吧
145文章数 5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