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去美化”第一炮,超3300亿元的芯片法案正式通过!
在芯片规则不断的升级下,美企的自由出货受限,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也开始改变,无法出口高端芯片,导致多家企业出现芯片库存危机,除了中国市场以外,根本找不到可替代的市场。
在美企丧失国际信誉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也不再信任国际供应链,逐步启动了半导体产业自研自产化,欧洲国家、日、韩、俄纷纷集结专项资金,用于技术的突破,就连印度也拿出补贴邀请国际厂商建厂。
欧盟打响了“第一炮”
欧洲国家一直都是老美的“盟友”,双方之间的合作向来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对全球科技领域的垄断,然而在芯片规则的不断升级之下,老美一心只想着限制中国的发展,重回半导体产业的“霸主地位”,从而忽略了欧洲国家的感受。
一开始限制华为的5G技术,欧洲国家也在极力附和,但随后又升级到了芯片层面,已经切实影响到了欧洲企业的利益,这种丝毫不留余地的行为,也引起了欧盟的不满,ASML、ARM等等企业损失惨重,这也让他们逐步明白“技术去美化”的重要性。
在欧盟开始行动之后,也算是成功打响了“去美化”的第一炮,美企如今只在芯片研发设计上占据优势,如果没有ARM架构以及ASML光刻机的供应,甚至可以说连制造芯片的能力都没有,先进的制程工艺又集中在亚洲,美半导体产业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欧盟提供的3300亿元的补贴,针对的肯定也是三星、台积电等等先进企业,目前台积电正在积极布局德国建厂计划,欧盟的这笔补贴肯定会及时到位的,不可能像老美那样出尔反尔,靠“欺骗”换来的优势注定不会长久。
虽然在欧洲建厂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好在欧盟能够直接介入管理,不会因为某一个国家而受到影响,在没有老美干预之前,华为、中兴等中企在欧洲合作的相对顺畅,他们乐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不像老美始终只想着怎么达成技术领先目的。
老美拿出的520亿美元补贴,和欧盟的450亿欧元,在金额上是差不多的,但在诚意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老美倾向于补贴本土的企业,而欧盟这笔资金主要是用于扶持愿意建厂的企业,最后谁的成效会比较大已经显而易见了。
全球半导体格局生变?
但欧盟也面临着一个严峻考验,在芯片补贴推出之后,目前有意向来建厂的也只有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等厂商并没有表现出相对应的热情,大概率是受到了老美的强制,因此欧盟要着手解决对应的问题。
欧盟加大“去美化”布局,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如今的美半导体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而欧盟的独立性自然能起到牵制作用,老美也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逐一应付。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旦欧盟半导体产业成型,意味着我们将多一个对手,而ASML的光刻机又是国内急需的,因此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应该和欧洲国家建立起相对应的合作关系,避免后续腹背受敌。
中国有着庞大的芯片消耗能力,对于欧洲而言自然是愿意合作的,而ASML多次表达了不会断供的意愿,伴随着智能汽车和物联网的布局,成熟工艺的发展空间不断增长,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机会。
老美向来执着于先进工艺的发展,邀请台积电建设的也都是5nm及以下的产能,如果后续不进行相对应的转型,后续的生存空间将会不断被压缩,因此实现完全的“去美化”不是没有机会的,对此你们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