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如今在娱乐圈中,偶像事业的蓬勃发展带火了一句玩笑话,“三观跟着五官走”,其实,这就是“看脸的时代”的延伸,毕竟谁都喜欢好看的皮囊。有句老话是“相由心生”,因为不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交际中,第一印象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在陌生人认识前,看见对方后的第一眼的感觉对于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发展具有很重大的作用,因为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并且不论是好感还是恶感,都不容易改变。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根据一个人的五官面貌,来处理与他的人际交往,甚至还有“两腮无肉不可交”的俗语流传甚广,不过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却鲜为人知。
01
这句话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好理解,就是说尽量避免和尖嘴猴腮、两颊空空无肉的人来往,原因很多人也都知道。根据古人们多年的人际经验所得,两腮尖尖无肉的人往往心思重、内心刻薄,而且“两腮无肉”的人往往有个特点,就是脸型窄瘦小,如果眼睛再细长一些,神情就与狐狸神似,眼睛一眯,就是“狡诈、阴险”的代名词。
本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想法,为了防止自己吃亏上当,古人就衍生出了这句话。诸位可以回想一下,曾经看过的影视剧中,那些阴险卑鄙的反派角色大多是颧骨高瘦、脸颊无肉,看上去尖嘴猴腮的长相,观众一看就感觉“这厮长得不像好人”,这也是导演在选角时常常考虑的问题。
02
“两腮无肉不可交”这句话大家肯定耳闻能详,它的下半句却很少有人听说,实际上,下半句并非没有哲理才被“忽视”的,恰恰相反,它的下半句“满脸横肉视为凶”说的也很有道理,甚至比上半句更有特色,因为它说的是另一种极端的面相。
如果说“两腮无肉”是人们不想惹的面相,那么,“满脸横肉”则是人们不敢惹的面相。提起“满脸横肉”,很多人脑海中都浮现了一个刽子手的形象,光着结实壮硕的上半身,一脸络腮胡不说,眼神凶狠、横肉纵深。手起刀落间就能砍下犯人的头颅,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横肉”一般指的是脸上那些成形狰狞的肌肉,一般一脸“横肉”的人往往嗓门不小,说话很大声,所以,需要用力牵动脸上的肌肉,时间久了,脸上就有了一道道的“横纹”,所以也叫“横纹”或“凶纹”。
“满脸横肉视为凶”,这句话的简单释义为一个人的脸上如果长满了“横肉”,那么,他很可能是个喜欢逞凶斗狠的暴躁性格,不仅不好相处,跟他相处还可能惹火烧身。
03
显然,这句话也是警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与“一脸横肉”的人相处,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为这样的人脾气往往暴躁不说,而且自控力还差,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成为导火索,甚至还会暴起伤人、殃及无辜。
不过,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长相凶狠也不是绝对的脾气残暴,比如曾经饰演过《少林寺》中“秃鹰”角色的计春华老师,虽然剃个光头还一脸凶狠的横肉,在屏幕中他饰演的诸多反派都能“夜止小儿啼哭”,但在实际生活中,计春华老师却是个热爱生活、平易近人的演员,待人也十分和善。
而一些为非作歹的“斯文败类”,诸如鲍毓明之流,虽然长相和善,还是当地著名律师,却做出见不得光的事,最终事件水落石出,只能庆幸这位“养女”不是真正不知情的未成年幼女。只能感叹,真是知面不知心。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俗语,都是出于保护自我的想法,面对陌生人,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保持距离,此外,无论是面善还是面凶,都不应该单一的做出评价。
结语
在古代时,看面相是一种地位较高的玄学,放在如今看来,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说,就是这只是人类是在自我保护下,潜意识里产生的感觉,长相与性格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科学依据,不过人的气质和眼神表情等,才是“面相”的真正内涵,比如“两腮无肉”的可能是身体瘦弱所致,但若是眼神飘忽不定,就很容易有不轨心理,而那些“满脸横肉”的凶恶之相,其实往往是他们凶恶歹毒的眼光,给了人压迫不安感。以貌取人的确是片面的,但每个人多一点防备之心总是好的,对于不熟悉的人,这些“以貌取人”的俗语也不无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