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内大量的基础设施被俄军空袭摧毁,民众面临停电、断水、断网、缺衣少食的困境。如果基辅方面不能快速处理这些,民众情绪失控,会让原本就处于被动局面的乌克兰,更加举步维艰。显然泽连斯基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断的向西方喊话,要求获得更多的物资,例如发电机等,用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
西方各国的援助虽然和“挤牙膏”一样,但是几百台发电机的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在泽连斯基低三下四的多次求助之后,500台发电设备启航,然而让外界想不到的是在抵达乌克兰之后,这些设备第一时间就被俄军无人机发现,第二天全部遭到远程轰炸变成一推废铁。之前俄罗斯方面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不过轰炸的是仓库。而言当前的500台发电设备,比一些武器装备更重要。要知道军队作战过程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电。
当前俄乌双方主要进攻方向不同,俄军主攻顿涅茨克地区,而乌军则是在赫尔松、哈尔科夫方向。双方打的有来有回,但是都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当然赫尔松是俄军主动放弃,所以不能算作乌军取得的战果。时至今日回顾当初的赫尔松撤军,一定程度上说明俄军有一颗清醒的大脑,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这里有一个核心问题,俄罗斯联军只有三十万人,有限的兵力能够占领无限的土地吗?相对于赫尔松来说,顿涅茨克对于俄罗斯更有用。因为顿涅茨克宣布独立,并且俄罗斯承认其“国家”身份,也就说只要保下顿涅茨克,就相当于打造出一个新的缓冲区。
这里要注意乌克兰对于西方和俄罗斯来说就是“缓冲区”,俄罗斯希望乌克兰保持中立,目的就是让其变成“盾牌”,帮助俄罗斯抵挡来自北约的扩张压力,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然而事与愿违,乌克兰宁愿“玉碎”也不愿意中立。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必须要有新的缓冲区出现,这个时候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独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这两个国家能够稳住阵脚,就可以取代乌克兰的缓冲区位置。
很多人说为什么不在俄罗斯国内建立一个缓冲区,那么大的地盘少一些也无所谓。这种说法根本行不通,普京即便有这种想法,也不可能得到议会认可,全国1.4亿人的反对,会让普京提前下台也说不定。所以只能对乌克兰下手,要么基辅选择老老实实“抗压”,要么就把乌克兰一分为二,创造一个新的缓冲区出来。原因很简单,死道友不死贫道。
(文/小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