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时隔一年立陶宛突然对华服软,是大势所趋,还是形势所逼

0
分享至

曾经多次对华大放厥词的立陶宛经济部长,近日突然在接受采访时,改口表示:想要完全排除中国是不可能的。在多次干涉台湾问题,挑衅中国大陆后,立陶宛希望恢复对华贸易。

资料图

这样的转变,到底是大势所趋,改口服软,还是形势所逼,下次还敢?

立陶宛的一再转变

立陶宛,波罗的海国家,欧盟成员国,离中国远,国家体量小,自认与中国贸易影响有限,为了给美国送投名状,勇当“反华急先锋”:立陶宛恶意挑衅,故意退出中国中东欧“17+1”,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故意在台湾地区设立所谓“代表处”,中方召回大使,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实际上,2018年时任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访华时,还称中国为“战略伙伴”,但在瑙塞达上台后,亲美势力膨胀,立陶宛凭借不断地作死恶化对华关系,使得两国之间紧张关系加剧,中企离开立陶宛,也不再从立陶宛购买奶酪、粮食、木材等产品。

对此,当时一些西方经济专家表示,立陶宛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贸易量不大,加大台湾市场互动,立陶宛是赚了。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甚至表示:中方的反应是暂时的,两国关系还是会一点点正常化。

资料图

但立陶宛企业很快发现了情况不妙,全球产业链下并非单独的贸易关系,离开中国市场对立陶宛企业来说简直是重大打击。在一波波数据亏损打击后,瑙塞达公开认错,允许台北代表处以“台湾”为名是错误,他本人没就此事“得到充分协调”。

不过这次认错,也只是立陶宛政府内部的互相推诿甩锅,这些政客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

直到现在,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终于承认了,无法与中国脱钩。

形势所逼也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再加上俄乌冲突爆发的背景,整个欧盟的经济状况都不太理想,那么与中国交恶,与俄交恶的立陶宛情况则更为糟糕,中欧班列不再经停维尔纽斯,失去中国这一庞大市场,经济不断下滑的立陶宛成为了欧洲通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资料图

可以理解为什么立陶宛动了重新与中国恢复关系的心思。

对于立陶宛来说,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访华之行或许很有借鉴意义。在欧洲陷入能源紧缺、经济下滑萎缩的情况下,一个稳定的、巨大市场将有助于欧洲恢复经济。这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目前立陶宛国内的通胀率高达24%,几乎与战火中的乌克兰不相上下,自然引发了民众对执政党的不满,有超七成的民众要求改选政府。而原本在立陶宛背后撑腰的美国,现在都表示不能与中国脱钩,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公开表示,“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应该互相孤立”。美国都倒向了,立陶宛找不到还要坚持的理由,没有美国的撑腰,立陶宛的挑衅毫无意义。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资料图

足够多的损失和美国的“抛弃盟友”行为,立陶宛现在大概想明白一些了。(晋玄)

延伸阅读:

媒体:中国元首再度阐释中国答案 是向欧盟"战略交底"

直新闻: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同来访的欧洲理事会主席会谈,特别强调各国都在思考未来之路,中共二十大给出了中国答案,管先生,你对此有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管姚:根据新华社电稿,今天在会见一开始,中国元首就强调,米歇尔主席代表欧盟全体成员国在中共二十大结束后不久访华,体现了欧盟发展对华关系的良好意愿。实际上,欧盟方面对米歇尔此访也是高度期待,并且已经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

根据欧洲媒体爆料,米歇尔这次来华,是在上月出席巴厘岛G20峰会期间,与中方达成访问安排的,就在上周,欧洲理事会包括米歇尔本人,都已率先公布了访问行程。米歇尔作为欧盟领导人访华,延续了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为期一天的旋风式访问安排,放到更大时间背景来看,欧洲理事会官网上周发布的访问公告,特别谈及10月间围绕中欧关系进行的所谓“战略讨论”。所以就欧方而言,来华进行面对面战略沟通的意愿与动机都相当强烈,而且之前中国最高领导人也已和欧盟两驾马车即法德领导人朔尔茨与马克龙进行了正式会晤,前期沟通非常深入。中方释放的信息非常明确,高度重视中欧关系,搞好中欧关系意义重大,正如今天中国元首在会见中再次强调的,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

中国元首再度阐释中国答案,无疑是在向欧盟方面“战略交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回应欧方战略关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加速演进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共二十大给出的通向未来的“中国答案”,今天中国元首高度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表现在外交上,那就是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以四个稳定,也就是自身制度的稳定、治理的稳定、政策的稳定、发展的稳定,不断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最宝贵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具体到对中欧关系的定位与期待,中国元首特别表示,期待欧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伙伴,分享中国的三重机遇,即超大市场机遇、制度性开放机遇与深化国际合作机遇。

资料图

直新闻:中国元首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四点看法,强调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冷战”,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中国元首今天强调的四点看法,同样是在战略层面回应欧方关切,与欧方进行深入、务实的战略沟通,进而,也是对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作强有力的战略擘画与引领。

这四点看法有虚有实,既有道的层面的探讨,也有术的层面的厘清。秉持正确认知被置于最靠前位置,其实是在回应欧盟所谓战略讨论,也就是说,要基于何种认知定位中欧关系,是定位伙伴、对手抑或敌人?中国元首明确作答,要超越冷战思维,超越制度对抗,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冷战”。后三点看法,聚焦分歧管控与合作推进,是中欧关系面对的一系列实操性议程,也见证了中欧关系的深度与广度。就开展更高水平合作,中国元首重申要共同反对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共同反对搞“脱钩断链”、保护主义,这无疑是当下欧洲产业界面对的一大困扰。比如荷兰的光刻机生产供应商ASML,要开拓中国市场,现在就面临来自美方的实质性干预。所以就此而言,今天中国元首再度重申的“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格外重要。换句话说,这四点看法能否落地,关键在于欧盟方面能否保持战略自主,多大程度上实现战略自主。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欧盟能保持战略自主吗?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元首与欧盟或成员国领导人会面沟通,战略自主是必谈话题,无论见朔尔茨或马克龙,习近平都在反复强调中方支持欧洲保持战略自主。比如在京会见二十大后首位来访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朔尔茨,中国元首就强调指出,希望欧盟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荷兰ASML公司的中国生意快要做不下去了,症结正在此:依附受制于第三方。再举个眼前例子,中国元首与米歇尔会晤之时,法国总统也正在访问美国,但美国媒体刻意炒作,马克龙进白宫会拜登,是要共商“应对中国”之道。如果马克龙访美就是为了应对中国,那么他拟议中的明年初访华行程,又是什么战略目的呢,难道反过来是要应对美国吗?这不就是来自美国媒体的针对与制约吗?

为期两天的北约外长会,刚刚在罗马尼亚首都落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昨天在布加勒斯特公开扬言,北约成员国已就应对所谓“中国战略挑战”达成共识,将采取一系列后续行动,包括一致协调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投资实施安全评估,等等。今天,《纽约时报》给出了一个煽动性标题,NATO Nations Grow More Receptive to U.S. Pleas to Confront China,北约国家对美方对抗中国的呼吁越发认同。估计读到这条新闻,荷兰ASML公司面向中国市场的经理人员,都会头大。我们也知道,北约成员国大多也是欧盟成员,面对大西洋对岸霸权国的美式针对、制约乃至霸凌,欧盟究竟能保持多少战略自主与独立性,这恐怕是米歇尔与他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同事冯德莱恩以及一众欧盟成员国,需要认真回答的。我注意到,今天米歇尔也谈到,欧方愿同中方继续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进程,其实中欧投资协定本来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任时就已签署了,但为什么至今还需要推进呢?在我看来,欧盟能否在对华政策上实现独立自主,中欧投资协定议程是一个很有效的即时检验。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防时报排头兵
国防时报排头兵
国防时报官方网易号
12319文章数 5732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