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眼看今年11月份即将结束,我国已经有超过28个省份城市先后颁布了最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方案,目前只有浙江和内蒙以及福建三个省份尚未颁布详细的公告。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这段时间,我国各省份地区的退休人员将实现重算后的额外补贴发放,经济待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在2022年5月份迎来了养老金的第18次连涨,按照目前的形势走向来看,2023年6月份之前全国实现第19次连涨问题不大。对此有网友提出养老金上涨建议,以退休人员的工龄作为界限,超过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可以获取10%的养老金涨幅,未超过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一律按照5%上涨,这份建议是否可行?业内人士给出三点回应。
一.养老金将于2023年迎来第19次连涨?
养老金额度能否实现上涨,取决于国内今年的经济发展是否保持上行趋势,经济提升的同时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故而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已经出炉,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2023年实现第19次养老金连涨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大家也非常关注明年的养老金上涨幅度能够达到多少。
我国养老金主要有三种上调涨幅调整方案,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就是挂钩调整,但也有网友提出根据工龄来决定上涨的比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建议,是因为通常工龄越长的人缴纳社保的年限也越长,同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时间也非常可观,但是这样的上涨方法在我国很难实行,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需要考虑。
二.按工龄上涨养老金难以实现的三个原因
1. 上涨额度过高
今年我国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为4%,如果真按照10%来上涨工龄超过30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等同于涨幅的额度规模是今年的两倍还要多。一方面我国工龄超过30年的退休人员不在少数,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正处于严峻的老龄化阶段,国内大量老龄群体如果都按照5%或10%进行上涨,国内的养老基金很难承担如此沉重的支出压力。
2. 不具备公平性
如果只根据工龄和参缴年限来判定参保者所作贡献的高低,这明显有失公允,就比如说一位缴纳年限为29年的退休人员,仅仅相差一年却要按照30年以内来计算上涨比例,这显然不够公平。除此之外,我国有很多特殊的工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缴纳够30年的社保,但是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很有可能远远超过绝大多数退休人员。
过去多年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就业者遇到了很多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危机,就比如说很多退休人员经历过被迫下岗或买结工龄的现象,再或者因为生病等缘故造成社保出现断缴。不管从哪种角度来看,按照缴纳社保的年限来区分养老金上涨的高低是非常不公平的,只会引起国内更为恶劣的社会舆论,不利于养老金制度的稳定发展。
3. 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的问题
有很多退休人员的社保缴纳年限超过了30年,但缴费基数却一直保持着最低,相比之下国内有很多缴费年限不超过30年,但缴费基数却要更高的现象。我国养老金一直以来讲求的是多缴多得原则,每一位参保者的缴纳情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真的按照工龄来计算养老金的上涨高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保者只追求年限,却不追求缴纳的档次累计。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如果参保者的缴费年限真的超过30年及以上,一定会得到挂钩调整提供的额外养老金上调比例,但这并不代表养老金的上涨完全取决于工龄和参缴年限。不管是为了参保者的公平还是养老金制度的稳定发展,这种方案都是绝对不能采取的,也希望广泛的退休人员加以理解,期待着明年养老金第19次连涨得到来。
结语:相比较之下,我国社保和养老金制度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取得发展与完善的进步速度却非常之快,目前国内的养老金发展一直保持稳定上涨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大家的养老金待遇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