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英国的种种行为在众多欧洲国家中显得格外“突出”,德总理访华后,法国总统也透露出访华意愿,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首相苏纳克却唱起了反调,称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苏纳克在他上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声称中国对英国的利益构成了“制度性挑战”。
他还强调,英国不能只用“冷战语言”来对抗中国,更要采取“强有力的实用主义”。简单来说就是,苏纳克片面的将中国认定为“英国的对手”,并认为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应对中国。
针对苏纳克这一带有浓厚意识形态偏见的发言,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果断驳斥道,英国如今的问题在于自身,不要把脏水泼给中国。
同时,苏纳克这一发言也遭到了英国民众的反对,英国民众认为,这是典型的转移矛盾的政治策略,苏纳克在谈论国际事务之前,应该先解决国内矛盾。
英国民众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主要还是在于苏纳克上台后,不仅没有扭转英国的经济颓势,反而还试图通过制造所谓的“外部危机”来转移民众视线,结果证明,这场“政治表演”失败了。
英国近期密集对华发难,充分说明其公然无视中方的警告,更是公然违背了对中国作出的一系列承诺,甚至还意图撕毁合约,阻碍中英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
苏纳克担任英国首相已1个月有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具有实质作用的改善英国经济的政策,罢工行动也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而苏纳克也重新回到了他竞选时的议题——对华强硬。
英国能源部门发布声明称,中广核已经宣布退出塞兹维尔C核电项目,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将投资8.43亿入股该项目。
对此,中国驻英使馆表示,尊重中企的选择,但也敦促英方能够秉持客观的立场,为中企提供一个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事实上,这并非英国首次对中企发难了,近日,英国政府还以“国家安全”为由,逼迫中企安世公司尽快售出其持有纽波特晶圆厂公司的86%股份。
对于此类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这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干预中企在英正常发展、经营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企的合法权益,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而纽波特晶圆厂的员工也对英政府的行为表示愤怒,他们认为英国政府本来应该鼓励外企在英投资,从而提升英国的经济水平,但如今英政府的这项决定,却对岗位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一些英国芯片企业也对英国政府此类行为表示反对,纷纷喊话苏纳克当局:“正视中国的投资,我们需要留住中资”。
英国政府接连对中企出手,如此急切的表现,无非是想给英国日益严重的国内矛盾施加一个“障眼法”。但显然,从英国民众的质疑声中就能看出,苏纳克的这场“政治表演”早已被看穿。
用务实的眼光看待如今英国所面临的困境,可以说,英国政府最不应该的就是一昧的对中国采取强硬举动。
据中国商务部所公布的数据,2021年,英国在中国投资建设的企业新增了612家,位列欧洲第一,在华设立的英企业总计11199家,仅次于德国位列欧洲第二。
同年,英国对华投资也达到了12亿美元,并且,英国在中国投资的意愿还在不断提高,涨幅超过了40%。
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表明了,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仍然处于“黄金时代”,并且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英合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总体稳定的趋势。
在中国发展的英资企业之一——联合利华
而这其实也正是英国缓解国内经济矛盾的最好切入点,中英两国的双边贸易正在不断向上突破,中英经贸合作的结构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中国也一直秉持对外开放合作的理念。
主要阻挠中英关系发展的,其实还是那些始终不愿放下意识形态偏见的西方政客,他们错误的把“反华”当做是拉取政治选票的工具,却忽略了英国国内问题的根源所在。
英国国际关系分析家福迪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现在英国政府在对中国的政策上是混乱不堪的,苏纳克应当清楚中英关系的重要性,但出于国内政治舆论以及某些外界压力的原因,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措施。
但英国政府需要清楚,如果在此类事关英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一昧的被某个西方大国牵着鼻子走,最终的代价,是要英国自己承担的。
无论是苏纳克政府,或者是英国今后的其它首相,希望其都能够用务实的态度同中国打交道,这样才是最符合英国自身利益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