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家孩子在路边摊买东西吃的时候,一下付出去3万块钱,您会如何处理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人家是如何处理的。
事件回顾
11月23日,九派新闻发文称,据新闻晨报021视频报道:
据上海李女士(化名)称,自己在接10岁女儿放学时,不方便下车,于是让女儿拿着自己的手机到路边摊买了个馕,由于女儿操作不当,误付给了店家30004元。
女儿被自己的操作给吓哭了,李女士随即载着女儿回了家,还不断安抚她的情绪,吃完馕后两人又回到了路边小店,找店员很顺利的退回了误付的钱。
李女士用情绪脑先安抚女儿然后用逻辑脑解决问题的举动,受到了一众网友的热赞。
事件疑点
整个事件还是非常正能量的,无论是母亲教育女儿的方式,还是店员爽快地退回了误付款,或者是最后李女士还向小店致歉并在店里多消费。
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这个事情有很多疑点,看起来像是个捏造的故事,因为它太不真实了。
疑点一:微信付款怎么能一下付出去3万块钱?没有限额么?
疑点二:路边小店怎么能支持消费者用信用卡付款?
疑点三:李女士为什么要先带女儿回家,吃囊,然后再返回店申请退回误付款?就不能原地安慰,然后解决问题么?她好像知道店员一定会给她退款一样。
疑点分析
咱们国内的电子支付水平是比较高的,应用场景也非常普遍,也有各式各样的产品服务,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很多细节其实是并不那么了解的。
针对上述3个疑点,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的信息,来尝试着解答下。
1.为什么李女士女儿付款时没有限额?
所谓的付款限额,其实要分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支付方限额,一个是收款方限额,只要其中一方被限额了,这笔支付都将不能完成。
首先,从支付方来看,也就是李女士女儿方来看,根据微信支付记录,支付方式是建设银行信用卡。
通过微信支付帮助中心可以了解到,微信支付的限额是和付款方银行卡的支付限额同步的,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风险等级下不同的银行会给出不同的限额规则。
其中,建设银行提供的信用卡支付单笔限额是5W,单日限额是10W。也就是说李女士的卡是支持一次性付出去3W块钱的。
其次,从收款方来看,使用的收款工具是一个类似下图的收款立码,这是拉卡拉旗下的品牌收钱吧。
根据其官方介绍,这个产品支持微信、支付宝、信用卡、花呗、JD.COM等支付方式,小微商家的收款的扫码支付单笔限额是5W,单日限额也是5W;个体工商户单笔限额10W,单日10W;企业业务没有限额。商家可以在商家APP中自行调整限额设置。
也就是说,收款方也是支持消费者单笔支付3W块钱的。
所以,李女士的女儿能够给店家支付成功3万块钱这事是成立的。
2.为什么小店能支持消费者用信用卡付款?
这在第一个疑点分析的时候已经提到了,收钱吧这个产品支持消费者用信用卡付款。
有些人会说,不对呀,我遇到过的小店小摊小贩,很多都是只能转账付款的,选择不了信用卡付款。
产生这个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个的码不同。
之前很多小摊贩都是使用的个人收款码来接收消费者付款的,是不支持信用卡付款的,只支持普通的转账支付。
但是,为了防范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个人码洗钱、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央行规定自今年3月份开始,禁止个人收款码用于经营用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摊小贩小店这些商家得将自己以前的个人收款码转变成经营性质的商家收款码。
而商家收款码在申请的时候审核会比个人码严格很多,通常需要商家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需要提供账户资料、身份证照片、店铺门头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收银台照片以及营业执照信息等等信息,达到防控风险的目的。
这个规定从金融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是正确无疑的。
但如果从商家的角度来说,会有一些不便,比如申请商户码比较麻烦,或者需要找专门提供这类产品服务的机构来做,这样也会增加不少成本。
通常的,商家通过微信个人收款码收到的钱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会收0.1%的手续费,不提现还可以直接存在零钱里,但是如果通过商户码收的款项提现到自己银行卡会收0.38%到0.6%不等的手续费,成本翻了几倍,这个成本要么商家自己承担了,要么就转嫁给消费者了。
所以,商家为了保证自己不漏单不跑单,基本上也会备一个商户码,李女士的女儿能用信用卡支付成功也是成立的。
3.李女士为什么不原地安抚女儿并且解决这个问题?
提出这个疑问的网友,估计是觉得李女士和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法差异太大,不敢相信。
很多人可能觉得,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做了这种事,父母会很难不发脾气。父母为什么会发脾气,一方面是给自己添乱了,另一方面是去找店家要回这个钱可能会比较麻烦,碰上耍赖的店家,更有得折腾的。
对比自己,再看看李女士,跟个没事人一样,还先带女儿回家吃馕,然后再不紧不慢地回店里申请退回误付款,她就一点儿都不着急么?她就一点也不嫌麻烦吗?
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态都有差异,遇到事情后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也会各有差异。
可能是大家平常的神经绷得过紧了,对于李女士这种比较淡定的做法一时间难以理解是很正常的。
从一个细节表现也可以看出来,李女士要回退款后,还向店家致歉,觉得麻烦人家了,还多消费了弥补店家,这是一个善良的人的举动。
有了这份善良打底,她能够更好地包容孩子、能够坚定地相信店家会退款,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完。
创作不易,您的点赞转发更显珍贵,谢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