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上的核酸检测机构核子华曦,似乎一直都在受到“特殊照顾”。
有媒体称,核子华曦实验室曾数次违规被罚,甚至还曾涉嫌伪造核酸检测结果,但却依旧能屡次中标。不仅如此,在过往的数次被罚经历中,对核子华曦的处罚也只能说是小打小闹,不痛不痒。
在一份媒体整理的《核子华曦相关实验室被罚情况》的图表中,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25日,对核子华曦有据可查的处罚多达12次,其中不乏有“谎报检测结果”“伪造医学文书”“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等严重违规行为。
但从处罚结果来看,核子华曦受到的最重的处罚也不过是“罚款50000元”,对于日入斗金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
正所谓新闻要对比着看,去年陕西的一对菜贩夫妇,因为卖了5斤不合规的芹菜,收入20元,被相关部门认定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涉嫌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其做出6.6万元的处罚。
还有前段时间,辽宁两货车司机未对行程报备被判刑4年,新闻报道称“被告人贺某某和韩某造成绥中县183人被感染,7865人被隔离,全县陆续划定34个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防范区,启用隔离场所61家,绥中县财政共支出各项疫情应急处置费用约1.55亿元。”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核酸检测机构违规导致疫情传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损失?该判多少年?
一个是小摊贩,一个是业务遍布全国的核酸检测机构,一个售卖经营农产品违规,一个核酸检测业务违规。哪个性质、危害性更严重?从大众感知上来说,无疑是后者,但从处罚结果来看,虽然所处行业领域不同,但这样的处罚对比,反差过于明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