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要以为许司令是个粗人,他是倚粗卖粗,粗中有细,特别精明。他的精明,别人不容易看透。很多干部都很精明,在对待具体人、具体事上精明。跟他比起来,比不了,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是给许世友做过四任参谋长的贾若愚,对自己这位老上司的评价。
的确,许世友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显得相当有预见性,他曾经就说过:“代总参谋长嘴不严,迟早要出事”,而后来他这话果然就应验了。
许世友和老战友们在一起
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
许是因为在红军时期的经历,许世友本人在说话做事上一直很小心,有了女儿以后,许世友也经常告诫自己的女儿,不管在什么时候,说话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
虽然这一原则帮助许世友躲过了很多灾祸,但在1967年2月时,许世友还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心绞痛、神经性呕吐频繁发作。
于是他给毛主席和军委发了电报,请求去大别山的后方医院休养。随他一起去的还有女儿华山和华山的好友高友铭。
许世友旧照
在大别山的那段日子,许世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自古以来都是有忠无奸不成戏啊!”
除此以外,他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教大别山的警卫班练习少林武术,日常生活就是一副“大老粗”的样子。在大别山的日子一直持续这一年8月中下旬。某日许世友忽然接到了杨成武的电话,此时的杨成武因为罗瑞卿离任,被任命为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对许世友说:
“许司令,我正陪‘客人’在上海,‘客人’要见你。”
许世友教大家“练武”
其实许世友心里已经有了成算,他知道这个“客人”,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和许世友见面会后,一直聊了将近3个小时。
最后毛主席对许世友说:
“南京军区党委是可以信任的!你回去同他们讲这话,就说是我说的。”
毛主席的话让许世友松了一口气,而在这一年冬天,许世友还受到周总理邀请,去中南海住了40多天,期间多次与毛主席见面谈话。
许世友指挥过很多战役
这些天的经历,也化作“许世友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特殊关照”的消息,被大众知晓。等许世友回到南京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群来夹道欢迎。
经历这些事情后,华山(许世友的女儿)也想明白了,正是许世友在大别山的一系列“倚粗卖粗”,才让他在那个特殊年代成功保护了自己。
许世友在北京
并且许世友在回到南京后,还曾模棱两可地说过一句话,代总参谋长以后怕是要出事。结果到1968年3月时,杨成武果然被裁撤了军中的一切职务。
多年后许世友退下来,说起这件事,他表示:代总参谋长嘴不严,他当时干的就相当于古代军机大臣的活,嘴巴却还是原来的样子,迟早要出事的。
许世友在军中
杨成武嘴不严
许世友会这样评价杨成武,主要是因为他在中南海的那段日子里,发现杨成武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敢说敢做。
“敢说敢做”本身不是问题,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说话做事的方式很容易给自己招来祸患。杨成武当时能成为代总参谋长,一是因为他正好就在北京任职,资历足能力强,二是因为林彪也推荐了他。
杨成武当上代总参谋长以后,曾陪同毛主席前往武汉,武汉爆发“七·二〇事件”后,杨成武又跟着毛主席去到上海。
杨成武将军曾担任代总参谋长
可能是因为受到了“七·二〇事件”的冲击,毛主席还让杨成武给许世友打电话,也就有了毛主席和许世友那3个小时的谈话。
“七·二〇事件”过去以后,杨成武返回北京汇报工作,见过周总理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杨成武又去见了叶群。
等到了叶群那里,叶群习惯性地问杨成武有什么消息要传达,不过杨成武这段时间里都参加的是保密会议,他的原则不允许自己“泄密”,所以什么都没跟叶群说,这就让叶群特别不高兴,不多时就让杨成武走了。
叶群旧照
这里叶群的反应其实很奇怪,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此前她确实能从杨成武这里获得些信息,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一次会遭到拒绝。
且此事过后,推荐过杨成武的林彪也和这位代总参谋长的关系冷淡了下来。等到翻过年的3月,叶群忽然给杨成武打电话,说是请他走一趟毛家湾,有事情要商量。起初杨成武没多想,去了以后才知道是林彪想让杨成武写一份证明材料。
林彪旧照
这份证明材料要证明什么呢?证明叶群并不是叛徒。原来是有人举报叶群在三十年代时是个叛徒,林彪为了帮助叶群,就请不少革命时期的干部帮忙写证明材料。
考虑到杨成武当时是代总参谋长,他的证明材料分量一定足够,就希望杨成武也写一份。
杨成武是个直肠子,他当面跟林彪说,自己是六十年代才知道叶群这个人的,如今让他证明叶群三十年代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困难。
杨成武有自己的原则
且或许是考虑到林彪对自己有提携之恩,杨成武还将语气放得委婉了一些,言明让自己写证明材料没有太大必要,叶群不会出事的。
这让林彪非常不高兴,直接对杨成武下了逐客令。杨成武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却不曾想当月的22号,自己忽然遭到了逮捕,和他一样被抓起来的还有余立金和傅崇碧。而他们三人在军中的一切职务,也被全部撤销。
杨成武曾遭到了不公待遇
许世友一语成谶
到这个地步,有人也想起了许世友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但在当时那么时代背景下,讨论有关事情肯定不妥。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杨成武身心受创,杨家人也饱经磨难。
一直到1974年7月,杨成武才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复出。杨成武复出后,担任过福州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2004年时,杨成武因为病情加重去世。
杨成武将军塑像
而许世友则是在80年代时,积极响应邓小平“把未来交给年轻人”的提议,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辞呈。
许世友退休后,就过上了闲适的小日子,他很少去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
只有在某一天和来探望自己的老同事说起了他当年“预言”杨成武日后遭遇,而这“预言”还应验的事情,才直言是因为杨成武“嘴不严”。
晚年时期的许世友
这两位老将在那个特殊时期截然不同的结局,切实体现出了许世友的粗中有细。就正如贾若愚说的那样,许世友的精明不显山不露水,却在关键时能救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