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王洪文被调到北京工作,初到北京时,王洪文被安排在钓鱼台16号楼居住,他小心谨慎,然而,“十大”之后,王洪文不仅担任了副主席,而且官至正国级,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此时的王洪文也开始沉迷奢侈生活,享受起来。
首先改变的就是住处。王洪文担任副主席之前,钓鱼台16号楼还住着张春桥、姚文元以及小组成员、工作人员等。王洪文担任副主席后,钓鱼台16号楼成为他一个人的住处。不仅如此,在吃放方面,王洪文也讲究起来。
王洪文出身穷苦,在上海工作时期工资也不高,这种早年的经历对王洪文发迹后的生活影响巨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1975年,在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王洪文就两次在北京请客,招待从上海来的代表团,当然,他的这两次请客也耗费了大量国家钱财。
王洪文早年时期只是上海国棉十七厂的保卫干事,每月工资六十多元,他爱喝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月光族”,就连居住的地方也是岳父给的,由此可见,那段时期王洪文的生活是非常落魄的。
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王洪文靠造反登上政治舞台,担任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72年被调到北京,官至正国级。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发迹之后的王洪文在见到故人后也想表现一番,于是就有了这两次请客。
王洪文的第一次请客是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他宴请了上海代表团的主要人物,比如马天水、王秀珍以及金祖敏、冯国柱、陈阿大等人。第一次请客吃的是中餐,做菜的厨师是从上海“莫有财”菜馆专门调过去的。席间喝了很多茅台酒,吃完饭后,王洪文又组织代表团看电影,当然,花费的都是公款。
王洪文第二次请客时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已经结束,不过,上海代表团还没有离京,王洪文这次请客也有为他们践行的意思。王洪文的这次请客同样极尽奢华,吃的是法国菜,厨师是专门从上海锦江饭店调过去的老师傅。
请客的地点在王洪文居住的钓鱼台16号楼,这次请客还吃了一道法国名菜“烙蛤蜊”。其中“烙蛤蜊”的专用锅以及蛤蜊都是从上海专门空运过去的。宴席也是极尽奢华,光酒就有好几种,比如:白兰地、葡萄酒、茅台、香槟等。这次吃完饭之后,王洪文照例组织了看电影,几乎闹了一晚上才结束,花费的自然也是公款。
王洪文的这两次请客不仅在吃饭上耗费大量国家钱财,而且他还在出行上耗费了大量国家钱财。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上海代表团按规定要返回上海,当时大部分代表团成员乘坐火车返回,像马天水、王秀珍等人可以乘坐飞机。然而,王洪文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主之谊”,命令自己的秘书廖祖康给上海民航局打电话,让民航局安排了一架三叉戟专机到北京,王秀珍、马天水、金祖敏、冯国柱、李彬山这几个人都是乘坐专机返回上海的。
当时担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的徐景贤看不惯这种做法,就发了几句牢骚,其中有一句说:“王洪文调专机就像调一辆汽车一样容易”。当然,王洪文此举也耗费了大量国家钱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