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9号“20条”出来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放开讨论了,这是向好的第一步!
但是现在讨论的声音有些混乱,舆论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真假难辨;普通民众不知该听谁的,以至于一位“朝阳大妈”的庭院分析,也立刻被视为专家科普,随即刷爆朋友圈!
官方渠道无科学定论,民间消息则满天飞,这是公共事件中基本显现的一条舆论传播规律,相信这也是近期国内各地政策比较混乱的一大原因。
公众对现在的“封控”持抵制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我认为有三条:
1、所谓的“精准防控”与公众感触到的相距甚远
我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在外出差已经回京三天后,突然接到出差地的流调电话,要求我就地隔离。即便我连续三天的核酸结果均为阴性,还是被弹了窗!实在想不通这样的限制能有何实际意义?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了她在北京追踪病例的过程,由于翻阅了8个小时的视频资料还没有搞清楚哪一个病例在2.5小时内到底密接了哪些人,最终不得不把那天“可能”接触过她或同乘电梯者,都视为密接。我很能理解追踪者的工作量,但因为这样的定义,这些“密接者”的家人、同事、邻居也因此受到了限制,这种无辜和无奈不该由公众买单!
北京最近的封小区措施,一无文件二无公章,仅凭一个口头传达就把小区门锁上,在“11 24火灾事故”后,每个居民心里都有不安甚至暗恐。
2、与核酸相关的负面事件频出,在加剧公众愤怒情绪
“广州15个阳性市民要求复核,结果显示为阴性”、“重庆一被赋红码志愿者依然给居民做核酸”、“济南曝出要给检测出来阳性的人员现金奖励”、“郑州核酸查询平台上随便输入人名都可显示阴性结果”……
一边是核酸检测机构扎堆启动上市新闻,一边是核酸漏检、错检、假检、卖检、瞒检的恶劣事件发生,最近关于分析“核酸检测利益链条”的文章和声音跃然于各舆论议题当中,就连向来审查甚严的媒体平台也会默契地网开一面,让那些最不愿意让雨停的卖伞人听到公众愤怒的声音!
3、与外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造成心理不平衡
卡塔尔世界杯是疫情以来首届不限观众人数的大型体育赛事,超120万球迷到场看球,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但凡能看懂球的人,都应该知道问题不是出在世界杯上,而是我们这边!
当前舆论氛围蕴藏各种攻击性和对抗性,这就意味着社会群体的共识不是在放大而是在缩小,这与设定“20条”优化政策的目标显然是相违背的!
那么,如何在舆论中营造更多共识,达成我们共同的初衷?
我的第一条建议:要珍惜官方渠道的话语权,不要让官方的声音落入“塔西陀陷阱”!
现在专家的声音不一致,有的专家说无后遗症,有的说后遗症明显,有的说比微型感冒还要轻,有的说致病后就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专家之间的科学讨论是有必要的,科学是在不断探索发现完善和推翻中发展的,不同专业人士本身也可以持不同理论、分不同派系、有不同看法,但是现在这种讨论却是在透支舆论资源!
对于奥密克戎病毒的致病性到底是强还是弱,官方要给出明确的解释和足够的科普。舆论中往往会期待一位权威人士的出现,他的话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就像2020年1月21号钟南山向记者斩钉截铁地说已经出现人传人的病例时一样!这需要在科学的论证后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并启动强大的宣传工具。如果丢掉这个前提,各地在落实“20条”时,恐怕还会制造“两张皮”,如果等不到这个前提,那我有理由怀疑你不作为!
第二条建议,向公众说清楚放开以后到底最害怕什么?
放开后真的会“医疗挤兑”吗?国外为什么没有?
现在能够看到的现象是,放开之后有可能会“医疗挤兑”,但不放开却绝对会“医疗挤兑”——医务人员支援疫情暴发点、支援核酸检测就是典型的例子!
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到底复杂在哪里了?能不能让感染后和恢复后的人发声?
中国老百姓“惜命”,从这回石家庄就能看得出来;实事求是总要比故作玄虚的好!
毕竟在逻辑上说不通的事,最容易让人朝阴谋论和利益瓜葛上去做联想。
第三条建议,集中整治一批核酸检测机构,提高这一时期的犯罪成本,剪断利益链条;推广抗原检测试纸,倡导居家自行检测,公开采购数据,接受舆论监督。
我们应该意识到“舆论”是一门社会心理学,它是社会方方面面因素作用下的心态投射,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人们对于某个关注话题的集体意志和心态体验。我们需要通过舆论去透视民众的集体意志和心态变化,以便读取可以更有效开展政策实施的方式和路径。
历史上有无数个从大乱走向大治的成功经验,我想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都希望国家好,希望周围的所有人都好。我们支持与执行目前的政策,但请让普通人看到希望,而不是被疫情防控所绑架!
今天,上海的马拉松开跑了
——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一个抄近道的选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