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磅!易会满、郭树清、易纲、潘功胜最新发声!信息量大,划重点→

0
分享至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21日出席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就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下一步我国从哪些方面着力,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作出了系统阐述。

来看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方向、结果,“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是路径、过程。如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这涉及深化改革、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须认真考虑三方面问题: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定价、资本市场的投资文化、投资者结构。

·应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应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稳健执中、求真务实、重诺守信、谦虚谨慎等文化理念,并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和监管制度体系。

·证监会将在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采取更多管用举措。包括:在信息披露安排上进一步突出简明易懂,督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中小投资者诉求,更好落实先行赔付、责令回购、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等制度安排。

·进一步健全市场功能将重点把握五个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坚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坚持守牢风险底线、坚持人民立场。

·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结合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深化新三板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统筹推进投资端制度改革,丰富投资者类型,推动混合交易、融资融券等制度落地实施。

要点一: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易会满表示,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我理解,‘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方向、是结果,‘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是路径、是过程。如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这涉及深化改革、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易会满说。

他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总是与特定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总体可控,市场韧性和活力全面增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既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要点二:“既遵循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着重体现在五个方面

易会满认为,“既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又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着重体现在五个方面: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风险防控、法治保障,以及投资者保护。

他提出,在注册制改革方面,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3个原则,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发行上市制度。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绝不是一放了之。比如,加强审核注册质量把关,统筹一二级市场适度平衡,强化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穿透核查等。

“从注册制试点情况看,市场各方总体上是认可的,获得感也是强的。”易会满评价。

易会满认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功能的发挥。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大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公众公司的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发挥合力,健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制度安排,推动长期困扰市场的高比例股票质押、违规占用担保等问题得到大幅改观。尤其是在退市改革中,坚持“应退尽退”,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努力做到既要“退得下”、又要“退得稳”,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谈及风险防控,易会满表示,这几年,我国资本市场较好应对了新冠疫情和境外输入性风险的冲击,保持了总体平稳。这与我国特有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是分不开的。

比如,实行账户实名制,建立了直接持有的账户体系,加强对资金的穿透监管,完善涨跌幅限制。控制过度杠杆,综合施策治理市场乱象。期货市场逐渐形成了保证金集中监控、持仓限额等制度规则,有效应对了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对外开放统筹开放和安全,强化跨境资金的风险监测监控,努力做到“看得清、管得住”。

他还提及,我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和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市场生态明显好转。长期以来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得到根本扭转,“零容忍”执法震慑显著增强。

就投资者保护,易会满提及,资本市场不断健全事前教育宣导、事中监管服务、事后维权救济相衔接的投资者保护体系。尤其是既借鉴境外有益经验,又结合国情对防止滥诉作出制度安排,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

要点三: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须正确认识三方面问题

易会满表示,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围绕“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围绕各方的期待和关切,需要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作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

他说,当前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对“中国特色”理解不深刻、把握不到位、落实有偏差,简单搞“拿来主义”的问题;也有对“资本市场一般规律”认识不全面、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

“这里面既有市场的问题,也有监管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易会满说,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必须在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更好体现中国特色,走好自己的路。

就此,他提出三方面问题供各方讨论:

问题一: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定价

易会满说,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上市公司结构也体现出与经济体制演进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趋势。

证监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外商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4%。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覆盖全部行业大类、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结构,既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特征,也是一大优势。”易会满说,要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的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他表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问题二:资本市场的投资文化

易会满提到,恪守“看门人”责任是国际上对保荐中介机构的基本要求,把真实的公司选出来是底线,把优秀的公司选出来是水平。但有的机构过于关注“可批性”,对“可投性”重视不够,甚至还有的“带病闯关”。专业专注是一流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但一些投资机构还没能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散户化”特征明显。

“我们要充分吸收借鉴成熟市场尊崇法治、恪守契约精神等理念,完善相应的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秉持专业态度,涵养良好的职业操守,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充满活力。”易会满说。

易会满提到,要把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具体思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真诚欢迎境外机构和资金更广泛、更深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A股市场境内投资者持股占比超过95%,机构做投资更要研究把握好这些基本特征,要有独立的专业判断和研究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能急功近利、过于浮躁。

要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稳健执中、求真务实、重诺守信、谦虚谨慎等文化理念,并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和监管制度体系。

问题三:投资者结构

“从全球看,各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差异较大,也没有最佳的投资者结构,但机构化是一个大趋势。”易会满表示,近年来,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趋势性变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占比稳步上升,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逐步下降到60%左右。

他说,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2亿,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支撑。证监会要在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下一步,证监会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多管用举措。包括:在信息披露安排上,进一步突出简明易懂,让中小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明白;督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中小投资者诉求,提供平等、畅通的交流渠道;更好落实先行赔付、责令回购、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等制度安排。

要点四:进一步健全市场功能将重点把握五个原则

易会满指出,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形成合力的监管理念,既不照搬照抄,也不固步自封,扎实推动资本市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他认为,重点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市场的力量与政府的作用更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构建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场生态,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大局,更好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制定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当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易会满说。

三是坚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结合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四是坚持守牢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妥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处置,推动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五是坚持人民立场。牢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监管使命,充分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完善立体化的投保安全网。

要点五:深化新三板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

本月15日,北交所开市交易满一周年。就此,易会满表示,一年来,证监会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推动北交所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北交所各项基础制度安排初步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公司占比超过八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层层递进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形成。

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化新三板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统筹推进投资端制度改革,丰富投资者类型,推动混合交易、融资融券等制度落地实施,提升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指数等产品体系,进一步增强北交所市场功能和活力,以更大力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的进程。”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主题演讲时表示。

他提出,要借鉴“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一成功实践,改革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强化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配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衔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学校,以及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机构借助多种融资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毋庸讳言,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负面案例,有的医院、学校由于盲目举债或管理不善陷入经营困境。”郭树清表示,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必须遵循各类社会事业的内在规律,差别化地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融资主体、金融机构各自的约束机制。要重点关注现金流平衡,科学设定债务融资预警监测指标,确保机构和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也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他表示,第三支柱方面,经过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快速增加,为人民群众积累了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养老责任准备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年来,投保人数超过25万,其中包括4.7万新产业、新业态劳动者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理财已发行49只产品,规模合计1000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个城市试点推出。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要紧的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名实相符、运作安全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通过优化大类资产配置,设立收益平滑基金和风险准备基金,为不同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的群体,提供相匹配的养老金融产品。”郭树清表示,三个支柱所积累的养老保险资金,都应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理念,将一定比例投入社会领域的事业和产业,发挥出强大的“动车组”作用。

最近,由于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他表示,现在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很好地把握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肯定都是金融诈骗。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研究设立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

“从经济运行效果看,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比较合适。既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大局的稳定,又在全球高通货膨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还兼顾了内外均衡。”易纲表示,过去5年我国CPI年均涨幅保持在2%左右;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保持了人民币币值和购买力的基本稳定。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

易纲表示,截至9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40万亿元左右,过去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6%,保持了相对稳定。近几年,人民银行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据易纲介绍,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至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比较稳固。

易纲表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特点是总量与结构相结合。“稳健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他表示,人民银行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的堵点、难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

结构性工具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两种。易纲表示,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目前余额是2.5万亿元;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这些都是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

易纲还在会上表示,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人民银行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易纲表示,针对前期一些房企风险暴露导致逾期交房,人民银行出台了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设交付,并研究设立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最近,人民银行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民营房地产企业也在支持范围以内。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的一年,中国外汇市场展现了较好的韧性。

“中国外汇市场展现新特征,韧性不断增强。”潘功胜表示,与前两次美元升值时期相比,202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指数波动的敏感性降低。从全球范围看,与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处于平均水平。跨境资金流动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有序。

潘功胜表示,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普遍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人民币债券成为少数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与其他新兴市场债券不同,人民币债券为准安全资产,风险收益特征与发达国家债券更接近。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以我为主,利率和汇率走势相对独立,令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分散化效果。

“向前看,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潘功胜表示,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上升,通胀仍高于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将总体维持紧缩,美元短期仍可能高位震荡,市场机构预测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强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前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多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潘功胜表示,金融部门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政策,配合房地产市场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保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坚决阻断、弱化风险外溢,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

在他看来,上述政策较好地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市场效果。他表示,将坚持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内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有助于维护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潘功胜认为,从历史长周期看,全球宏观环境可能由“大缓和”走向“高波动”。20世纪80年代到2019年,全球宏观环境以低通胀、低波动为突出特征,可视为“大缓和时代”,但这一趋势在2021年已发生转变。疫情后主要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提振了需求,但供应链扰动、劳动力市场紧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限制供给恢复,主要发达国家通胀远高于政策目标。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数据波动幅度大幅上升,全球宏观环境或步入“高波动时代”。

“由于通胀尚在高位而经济增长动能已放缓,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将面临稳增长和控通胀的两难权衡。”潘功胜表示。

记者:马婧妤、梁银妍、张琼斯、韩宋辉

责编:邵子怡 校对:张 宇

制作:何永欣 图编:赵雁旎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张晓光 签发:潘林青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新中国第一张的财经日报
128792文章数 638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