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4年西湖集体迁墓,伟人特批“岳飞墓不要动”,说出原因令人敬佩

0
分享至

1969年深冬的一个大雪夜,在杭州市内的大街公园中,一位79岁的老人不慎跌倒在雪地里,渐渐地失去了生命。

经公安人员查证,这位已故老人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浙江省文史馆的馆长,还是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七世孙,

十八年前,岳昌烈曾致信给毛主席,希望得到党中央救助,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还是在百忙中批示道:“此人应予以救济!”

毛主席向来不会轻易为人谋取职位,岳昌烈有机会幸享受到这项殊荣,原因便是岳昌烈是岳飞的后代,而岳飞又是毛主席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

一、景仰岳飞、英雄相惜

毛主席热爱中国古代历史,对历史中的人物也十分了解,古往今来的有名的王侯将相,毛主席都如数家珍。在这些古代历史人物中,岳飞是最令毛主席喜爱和钦佩的一位,作为心系祖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小就十分景仰岳飞的精神。

少年时期,毛主席还在家乡韶山冲读私塾,好学的他读了许多小说,其中一部《精忠说岳全传》,令毛主席印象深刻。

少年的毛主席不仅得知了岳飞其人,还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以至于在后来的革命岁月中,毛主席一直将岳飞挂在嘴边。

除了岳飞的事迹之外,毛主席对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也十分欣赏,毛主席时常吟诵这首词,来表明救国的心志。

1932年10月,毛主席受到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迫害,军事指挥权被剥夺,他一气之下来到了福建长汀的一座小山上休养。

望着傍晚绚丽的夕阳,毛主席慷慨激昂地吟诵了岳飞的《满江红》,词间的报国之志,正是此时毛主席想要表达的心境。

1933年时,毛主席在瑞金的观看了京剧《岳母刺字》,剧中展现的民族和国家大义,让毛主席深受触动。为此,毛主席殷切地教导身边的人说:“我们都要像岳飞学习,他是民族的英雄,精忠报国,誓死抵御外军的侵略……”

毛主席钟情于看京剧,特别是有关岳飞事迹的京剧,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在延安看了数次名为《岳飞》的京剧。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内有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了激励红军将士们,毛主席时常提及岳飞,以激励红军将士们保家卫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

1938年,在一次抗大的演讲中,毛主席坚定地说道:“李逵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仗却打得很好,岳飞也不是专业从军的,同样能把金军打得落花流水!”

5月份,毛主席呕心烈血写了《论持久战》,在文中,毛主席详细解释了“运用之妙”中“妙”字的含义和出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正是出自《岳飞传》,对于岳飞的兵法谋略,毛主席则是极为推崇。

全民抗战时期,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势力消极抗日,“围剿”八路军的倾向与日俱增,鉴于这种情况,毛主席发表了演讲,引用岳飞的故事,仔细为全体军民分析了形势。

毛主席说:“关于政治和组织路线,中国历朝都有正当的和不正当的两种,昏君和奸臣就是不正当的,秦桧害死岳飞,搞得山河破碎!”

1939年1月,毛主席在抗大进行演讲时,对历朝历代的民族英雄进行了赞扬,提倡抗大师生们学习英雄的民族气节。

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威武不能屈,即使被捕杀头,也要完成马克思留下的事业,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有很多,诸如文天祥、岳飞和项羽,宁可被杀头也决不投降!”

1950年1月,毛主席前往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在此期间,毛主席向斯大林讲述了红军在长征期间的故事。

当时,毛主席讲到“号召将士们视死如归!”这令斯大林感到费解,他难以理解其中“归”字的含义。经过翻译转述后,斯大林向毛主席询问了“归”字的意思,毛主席缓缓地说道:“关于‘视死如归’这个词,是出自12世纪中国名将岳飞之口,他是征讨金军的英雄!”

毛主席又接着说道:“这里的‘归’字不是回来的意思,而是回到原本的状态,因此,‘视死如归’应该理解为藐视死亡,如同回到原本状态一样看待死亡的过程!”

斯大林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并深沉地说道:“看来这位岳飞,是一位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天才统帅!”

二、禁止迁墓、赠送花圈

毛主席对岳飞的感情是充满怀念的,1952年11月,毛主席前往河南视察黄河,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毛主席突发奇想,要在汤阴县下车,去看望岳飞的故乡和武庙。

在岳飞的故乡,毛主席见到了岳飞故里的石碑,并盯着石碑上的文字欣赏了许久,还称赞了石碑上的书法笔迹。

石碑上的内容是根据《宋史·岳飞传》刻写的,虽然内容极其繁多,但是,毛主席还是一字一句读了出来。

在毛主席低沉的朗诵声中,随行人员都被文字散发出来的气魄所感染,也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对岳飞的崇敬之意。

汤阴县县长王庭文当时也在其中,看着毛主席对岳飞如此敬重,王庭文随即说道:“主席,我们曾经调查过,岳飞的后代没有一个汉奸!”

毛主席听完之后,连说了三个“很好”,并补充道:“岳飞是个有气节的人,他的后代也没有汉奸,都秉持了爱国主义的情操!”

随后,毛主席又带领众人参观岳飞的武庙,在感叹武庙散发出来的气魄的同时,毛主席还饶有兴致地询问谁会背诵《满江红》。

应毛主席的邀请,一位随行人员从头到尾背完了《满江红》,背诵期间,兴致大发的毛主席还跟着附和了几句。

1953年12月,毛主席第一次来到杭州,准备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为了给毛主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便安排毛主席住进了刘庄。

在起草宪法的空闲时间,毛主席还在杭州市公安局长王芳的陪同下,畅游了西湖,并见到了岳飞墓。第二年开春后的一个傍晚,毛主席和王芳在刘庄内散步,毛主席望向远处的西湖,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毛主席询问王芳:“西湖周围的坟墓有多少呢?”

王芳轻声地回答道:“具体的数字,不是很清楚,但是,西湖周围到处都是坟墓。”

从古代开始,西湖就是著名的景点,许多有名的历史人物死后,都葬在了西湖周围,其中也不乏一些近代的革命志士。

毛主席思索了一番,然后意味深长地对王芳说道:“我们这些活人每天与死人为邻,那些古人生前纸醉金迷,死后还要占据宝地,这样怎么能行呢!”

王芳领会毛主席的意思,便请示毛主席说:“主席,那依你看,该怎么做才好呢?”

毛主席缓缓地回答说:“除了岳王墓那几个很有象征意义的墓,其他一律迁走吧!西湖是供人民游览赏光的地方,这些坟堆和墓碑矗立在这里太煞风景!”

说完之后,毛主席又不自觉地向王芳讲起了岳飞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毛主席语气也越发沉重起来。

毛主席最后总结道:“岳飞对国家和民族有大功,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只是,他的忠君思想过于愚昧,我们要摒弃……”

毛主席的这番“岳飞论”,令王芳印象深刻,对于毛主席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分析,王芳的内心中充满了敬佩。

面对毛主席的感慨,王芳也发表看法说:“主席,跪在岳飞面前的秦桧是出卖民族利益、迫害忠良的汉奸,永远为人所唾弃!”

过了几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毛主席将王芳叫到了刘庄的办公室内,王芳刚走进门,毛主席就说道:“过几天是不是就到清明节了?”

王芳连忙回答道:“是的,主席,后天正是清明节。”

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说道:“有一件事,你要替我去办一下!”

“什么事?主席,你尽管说,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王芳说道。

看着机灵的王芳,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按照我们这个民族的习惯,清明节是要替先人扫墓的,你替我去给岳飞墓敬献一个花圈吧!”

清明节当天,一个没有署名的花圈被王芳放置在了岳飞墓上。

三、数次提及、晚年偏爱

在召见王芳时,毛主席还兴致勃勃地询问王芳是否会背诵《满江红》,毛主席询问道:“‘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你知道这句话出哪一位名人之口吗?”

王芳立即回答道:“主席,我知道,是南宋爱国将领岳飞说的!”

毛主席欣慰地点了一下头,然后又接着询问道:“你能背诵他的《满江红》吗?”

身为山东人的王芳担心自己发音不好,便谦虚地说道:“会背,但是我怕背不太好!”

说完,王芳开始吟诵起《满江红》,同上次在江阴县一样,毛主席听得来了兴致,与王芳一同背诵起来……

《满江红》本是清代诗人王善所作,五四运动爆发后,又经过杨荫浏改编和加曲,才成了王芳口中的版本,当时,党中央内许多领导人,都十分喜爱《满江红》。

除了对岳飞的敬佩之情,毛主席对于岳飞的死,总是感到惋惜,毛主席不止一次地说过:“岳飞死的时候仅仅38岁!”

抗战初期,舒涅曾在上海创作了话剧《精忠报国》,以其中的秦桧来讽刺投靠日本人的汪精卫。

1957年6月,毛主席接见舒涅时,曾一针见血指出:“岳飞的死,罪魁祸首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宋高宗不想打,想要先‘安内’!”

虽然很多正史和小说都描述秦桧才是杀害岳飞的真凶,但是,毛主席的看法却十分犀利。为此,毛主席还指出:“秦桧不过是执行宋高宗的旨意!”在谈话的最后,毛主席又劝诫顺舒涅多读读文徽明的词,其中便有事情的真相。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曾多次提及岳飞,鼓励中央的领导和干部学习岳飞的凝聚人心的精神,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事业。

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会议上,当谈到破除封建迷信的问题时,毛主席引用的岳飞的事迹,来纠正大家的思想。

毛主席大声说道:“当年,南宋将领岳飞创建岳家军的时候,才二十岁而已,他死的时候,也不过才38岁……”

在5月份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再次提到了岳飞去世时的年龄,用来激励现场的年轻人,鼓舞他们都是大有作为的人。

每次提及岳飞的死,毛主席都忍不住地露出伤感之情,1959年4月,毛主席在会议上说道:“砍头有什么?不过一分钟的痛苦而已,《风波亭》的剧情还要演,岳飞也砍了头,没什么不好!”

受到毛主席的感染,中央许多领导人都对岳飞的死感到难过,贺龙曾感慨地说道:“都说看《三国》难受,我就是见不得英雄受难,一看到岳飞身死,我就掉泪!”

1963年2月,毛主席在柬埔寨会见了西哈努克亲王,期间,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向毛主席汇报了中印反击战的经验。

张国华说:“我们的经验就是不怕死,也不怕吃苦!”

毛主席听后朗声大笑,并再次引用岳飞话来鼓舞张国华,毛主席说:“过去岳飞说要天下平,就要武将不怕死!”

随后,毛主席称赞解放军相比于岳家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还特意加重了语气说道:“岳飞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谁要是撼我们解放军,那就是更难了!”

1975年7月,毛主席的左眼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已经到了不能视物的程度,为了不影响工作,毛主席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

医生唐由之将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室中的毛主席却突然询问身边的张玉凤说:“那首音乐,你有没有准备?”

毛主席所说的音乐,正是《满江红》的广播,在手术开始前,毛主席就已经交代张玉凤,要在手术过程中听《满江红》。

秘书张玉凤一心放在毛主席的病情上,忘记了毛主席交代的事情,就在唐由之疑惑之际,张玉凤拿着《满江红》的唱片走了回来。

听着这首铿锵有力的词,毛主席缓慢移动着步子,走到了手术台前,镇定地做完了白内障切除手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书房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5557文章数 149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