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5年授衔,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3名总队长,分别获得什么军衔?

0
分享至

相信大家对于1955年的授衔仪式并不陌生,在那一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军衔评定以及授衔仪式。

在1955年9月27日这场授衔仪式中,不仅评出了第一上将、第一中将、第一元帅以及开国元帅等军衔。

由此可见,可以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授予功勋的人物,都是为解放战争以及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将军或者将领。

01琼崖纵队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支琼崖纵队,有三位总队长,他们在1955年是否都授予了军衔?他们三个分别是谁?又做了什么贡献?

回望中国历史,在土地革命时期,有着农民军队,他们被称为红军,当时的红军有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军队以及其他主力军团;在解放战争时候,我军有五大野战军。

上面提到的军队对解放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面的军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军队都依托于中央的领导,距离上与中央为中间向外展开。

而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我军还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它虽然远离中央的领导,但是一直屹立不倒,坚持到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这一支队伍23年来依旧坚守着红旗不倒的革命,这支队伍就是琼崖纵队。

琼崖纵队这支革命队伍生于革命烈火中的人民武装队伍,在冯白驹将军的领导下带领着海南军民与一切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在条件艰苦下、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孤岛作战,坚持奋斗了23年之久。

这支队伍不仅战争激烈,涉及的战争区域广阔,而且战争时间还长,作战环境更是苦不堪言。

在种种的困难之下这支队伍依然坚持了下来,看到了新中国的解放,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奇迹,在中国战争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3年间他们虽然一直隐蔽在原始森林中,但是他们依旧穿着红军军装。

他们每天过着挖野菜吃草根的艰苦生活,他们的艰苦程度甚至比远征的红军还强,在队伍中经常有的战士连鞋都没有,更别提完整的衣物了。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琼崖纵队依旧让红军的旗帜在海洋岛上飘扬了23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队伍和全国的游击队都更名为八路军,统一接受中央的管理。

但是琼崖纵队,没有更名为八路军,更是没有改编为新四军,这是为什么呢?

琼崖纵队这样一支游击队不仅抵抗了日军的侵略,还有国民党军队的攻打,他们差一点就通过了自己的力量,解放了整个海南岛。

整个海南岛都流传着他们的传说和他们的丰功伟绩。

1927年9月23日,琼崖纵队正式成立,琼崖纵队的队员基本都是海南本地人。在海南岛发起的起义战争中,他们和国民党军队作出了殊死的搏斗。

虽然经历了起义失败,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中国解救海南的思想。

起义失败后他们撤回了农村,在等待时机中,获得中央的全面支持,有了中央的指示,他们很快地攻克了多个城市,建立了五十多个红色根据地。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们的革命队伍越来越壮大,鼎盛时期参军的有一万多人,革命群众更是达到了6万人。

海南岛的强大革命队伍彻底吓坏了国民党军队,1928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琼崖地区发起了围剿。

当时的琼崖纵队并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惨遭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让琼崖纵队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无力反抗的琼崖纵队,只能转移到深山,在那里开辟新的根据地。

在经历了三年的“卧虎藏龙”下,琼崖纵队不断的壮大,发展越来越迅速,在1931年年底,又扩建了六个革命根据地。

在1932年7月份,琼崖纵队再次遭受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只是伤亡惨重,琼崖纵队从2000人也剩到了26人。

海南离中央根据地又远,与中央联系不上,琼崖纵队身陷困境,每天都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二十六个人想到一个办法——突围。

1933年,26个人在冯白驹的带领下成功突围了出去,他们出去后,又在当地重新组织革命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与国民党军队合作共同抗日,但是国民党军队却背地里搞小动作,陷害琼崖纵队,使得琼崖纵队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此时的琼崖纵队换了根据地与日军进行战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争,琼崖纵队不断地壮大,此时的蒋介石发动了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军队仍有部分力量在台湾和海南岛,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不断出兵攻打琼崖纵队。

中央想要派兵前来营救琼崖纵队,却被国民党军队围堵在外,琼崖纵队派出小队配合,中央军队得以将国民党军队歼灭。

在中央军队上岸之后,看到琼崖纵队的军人依旧穿着红军的军装,非常地激动,两个军队的队员全部拥抱在一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琼崖纵队配合中央军队彻底解放了海南岛。

琼崖纵队可以解放海南岛不仅是靠着中央的支持,更是靠着军队里的领导和指挥部署。

在琼崖纵队里有三个总队长都受到了表彰,那他们都是谁?分别获得了什么样的军衔?

02 第1总队长陈求光

陈求光,原琼崖纵队第一纵队原总队长,1916年生于今琼海市长坡镇贺昌村人,出生在一个务农的家庭,陈求光原名陈成安。

1928年,年仅12岁的陈求光就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劳动童子团组织,任琼东县第五区劳动童子团中队长,带动学生以及妇女破除封建迷信。

积极向妇女宣传新的革命思想,发动妇女解足,上学校读书,鼓励妇女为自己而活,时隔两年,1931年5月陈求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之后,陈求光将原名陈成安改为陈求光,意为为了求得光明而无畏牺牲,甘愿为了信仰抛洒热血。

1938年,陈求光从地方调入部队,陈求光在琼崖纵队里从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到最后的总队长,陈求光可谓是身经百战,才当上总队长。

1939年7月,陈求光与战友们经历了一场恶战,此时陈求光已经任职为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一大队二中队的副队长,由于陈求光的指挥,成功让日寇进入了圈套。

在解放海南的战争中,陈求光作为琼崖纵队的一总队先锋营的指挥官,先后经历了三次的会师战争。

在渡海部队和琼纵接应部队两面夹击下,海岸守敌纷纷溃逃,解放军两支兄弟部队在白马井与排浦之间的海边胜利会合。

1956年陈求光从学院毕业后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处长。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后,陈求光调到中央军委工程兵司令部任作战处处长。

1961年由周总理直接任命,陈求光从军队调到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任副局长。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求光荣获一枚中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枚解放勋章还有三枚纪念章。

03 第3总队长张世英

琼崖纵队的第3总队长的张世英,原名陈元钰,1918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

1924年,6岁的张世英返回国内,在国内顺利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由于从小的读书经历和工作原因,张世英从小知道更多的知识,所以更加渴望知道先进的革命知识,于是1936年3月张世英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日寇大肆侵略,张世英被组织上派往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先是成为一名政治干部,后担任第七中队指导员、第三大队政委等职务。

张世英虽然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对于作战方面的能力并不差,张世英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更是高人一等。

于是,张世英不再是一个政治干部,而是成为一个军事和政治双结合的干部,是琼崖纵队中难得的人才。

1945年8月,张世英升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挺进支队副支队长,与其他队长共同创建了新的根据地,张世英军和日寇进行了多次的战斗,使日寇损失惨重。

1948年8月,张世英任琼崖纵队第三总队总队长,创下一个奇迹历史,张世英带领一个总队歼灭国民党军队的1个正规军团。

1948年秋季攻势和1949年春季攻势这两场战争都有着张世英英勇杀敌的身影,这使得张世英在战场上越发出名。

1950年4月,张世英率第三总队接应四野渡海作战,参加了解放海口、府城的战争。

同年7月部队整编,改任华南军区独立二十六团团长、榆林守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二十一师副师长、海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

海南岛解放后,陈武英历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农林处处长、国营兴隆农场场长、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华侨事务局局长、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顾问等职。

1955年,张世英获得了上校军衔以及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章荣誉。

04 第5总队总队长潘江汉

潘江汉,出生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潘江汉初中就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在1937年3月潘江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投笔从戎参加琼崖纵队。

潘江汉在儋县中学读书的时候,正是日寇侵略中国华北的时候,琼崖共产党员到各个学校中宣传抗日救国,推动学生运动发展。

琼崖共产党员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励志社”“读书会”,潘江汉积极参加,并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有着家国情怀的学生,潘江汉动员琼崖民众积极抗战救国。

1936年,潘江汉和有着家国情怀的学生组织了一个“晨呼队”,他们每天沿着街道,高喊着抗日救国口号,还高唱抗日歌曲,这激发了不少民众的爱国热情。

1937年3月,潘江汉参加了共产党,如愿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潘江汉除了继续参加“晨呼队”的活动,还会参加儋县中学的“抗日宣传队”。

1939年初,日军入侵海南,潘江汉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琼崖纵队,潘江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了上百次的战斗。

潘江汉在百次的战争中成长为琼崖纵队出色的指挥员,他创造了琼崖纵队战史上敢打敢拼、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

1950年4月16日,潘江汉率领的琼崖纵队五总队在王五镇的战役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海南解放初期,潘江汉历任海南军区第一总队总队长、琼崖独立二十七团团长、中南海军海南基地参谋长。

1953年潘江汉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和海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海军湛江基地副司令员、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等职务。

1955年,潘江汉获得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除了这三位队长,在琼崖纵队中,还有三名值得人们尊敬的领导人物,他们又获得了怎样的军衔和功勋呢?

05 琼崖纵队核心人物冯白驹

冯白驹在琼崖纵队里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更是整个战队的核心人物很多次战役都在他的指挥下才能大获全胜。

冯白驹是海口市琼山区人,虽然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却成就了他不服输的个性,他还在上学时,就积极参加学生的爱国运动。

受过良好教育的冯白驹,在大学期间饱读诗书,渐渐地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

起初,冯白驹想要在琼山参军,还要找到徐成章,希望可以进入黄埔军校正式参军,但是徐成章婉言拒绝了冯白驹。

冯白驹向徐成章坦白了自己的心声和抱负,徐成章劝冯白驹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更能实现理想和抱负。

在1926年,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冯白驹回到家乡,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全国各地的军阀主义也开始了反革命行为。

在琼崖爆发了“四二二事变”之后,大批革命人士受到迫害,所以冯白驹带领革命人只能转入农村工作。

在此之后的三年里,杨善集和徐成章英雄相继去世,冯白驹便接替了琼崖特委书记这一职务,中央让冯白驹扛起了琼崖这面旗帜。

冯白驹接受任务之后,在短时间内创立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革命队伍。

队伍的名字从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独立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冯白驹还创建了一支《红色娘子军》。

在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总理得知是冯白驹领导海南军队,坚持革命长达23年的时间,便把冯白驹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由于当年的政治形势并不乐观,大陆的几个地区也都自身难保,没有办法给到海南这边有力的支援,由于队伍不断地有人牺牲,冯白驹只能带领剩下的队员躲到深山打游击。

游击战的条件非常地艰苦,没有后勤补给,只能吃野果子、吃草根、挖树皮、渴了也只能喝雨水或者山间找流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8个月。

最后剩到26个人的时候,冯白驹的内心非常愧疚,同时面对种种失败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但是他没有气馁,带着队伍重新发展。

最短的时间内成立了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司令部以及下属七个分支,人数高达成千上万。

抗日战争时期,冯白驹带领红军成立了一支独立的抗日队伍,在1939年2月日寇动用了三十多辆潜艇和50架飞机想要从海口登陆。

冯白驹带领部下进行了艰难的抵抗,虽然只坚持了一天就被迫撤离,但是这一天却保护了百姓们的安全撤离。

解放战争时期,冯白驹积极带领大家抵抗任何的反动势力,在国民党的骚扰之下,琼崖的红军始终未倒,一直屹立在琼崖土地之上。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海南还未彻底解放,四野部队渡海解放海南之时,多亏冯白驹的浴血奋战,才能让四野部队成功攻下。

冯白驹做了这么多贡献,但是未在1955年授军衔,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冯白驹离开了军队,而1955年规定,离开军队到政府工作的人员不得接受军衔奖励。

虽然冯白驹未能获得军衔,但是却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些可以比军衔还要难得。

中央从未忘记冯白驹的付出,而人民也会永远记得冯白驹将军的付出和丰功伟绩。

06 副司令员吴克之

吴克之和冯白驹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吴克之的家庭条件更是艰苦,家里只有五亩田地,连瓦房也只有一间半。

生活太过艰苦,所以吴克之从小就懂得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在他13岁跟随外祖父去了新加坡谋生,但是外祖父到了新加坡就病逝。

13岁的吴克之,一个人走在新加坡的街头,他在新加坡当过流浪汉、做过橡胶工、做过杂货店店员。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他对殖民地社会十分的憎恶,许是因为吴克之自己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所以他希望中国人都能有一个平等的社会。

渐渐地,吴克之开始了解并学习马克思主义,1931年在流浪了三年的他只身回到祖国,进入了广东的燕塘军校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他表现良好,不仅结识了有志青年,而且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1937年夏天,他回到了海口,在琼山县担任警察队队长一职,然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冯白驹及其妻子抓捕在了琼山监狱,是吴克之想出了救冯白驹的办法,在中央的帮助下,让蒋介石释放了冯白驹。

1939年,日军攻占海南岛,此时的吴克之带领着将士们在作战中击败日寇,这场战争打响之后,吴克之算是正式加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

在1941年中,作为支队长的吴克之以一己之力歼灭了六十多名日寇,此后他的战役越打越多,越打越精,随着他的指挥和作战计划,胜仗也越来越多。

吴克之的作战方案很多,麻雀战、伏击战、袭击战、地雷战等等,采用了吴克之的战术之后,敌人根本无法摸清我方军队的打仗套路。

依靠着吴克之的能力和战绩,吴克之所领导的琼崖抗日游击独立总队第一支队,被海南人民称为“常胜支队”,吴克之更是被称为“常胜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吴克之也成功地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1950年4月此时已经是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的吴克之。

在解放海南岛战争中协助冯白驹指挥队伍,在解放海南岛的战争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琼崖纵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后,吴克之担任了副司令员,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吴克之将军被光荣地授予了大校军衔。

除此之外还获得了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两个勋章,1961年还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07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马白山

马白山出生于海南省澄迈县,跟其他人相比,马白山的家庭条件还算比较的富裕,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在私塾读书了。

正是因为从小良好的教育,马白山在1925年成功地考入了海南中学。

马白山在学校读书期间,比同龄人接触到了更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在别人未识字的时候,他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对革命有很深的向往,所以他一边读书,一边加入到了革命的浪潮中,在马白山的心里有着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1927年,马白山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之后的他直接来到了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不久国民党疯狂逮捕共产党员和先进的革命人士,马白山选择到南京军官学校进行深造。

1933年,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一路逃离南京回到琼崖。

回到琼崖的他改名为马白山,并以教师的身份留在琼崖,以便进行地下秘密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此时的琼崖纵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基础,但是相较之下,琼西地区的革命力量比较弱。

马白山主动请缨到琼西,到琼西去坚守抗日战争的根据地,这个时候的琼西腹背受敌,不仅有日寇的攻打,还有国民党的威胁。

但是马白山没有丝毫的畏惧,直接来到了琼西地区,琼西地区的武装力量薄弱所以马白山到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迅速建立起强有力的支队。

马白山带领军队对日军进行围剿,重创了日寇,为当地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49年的渡海作战中,马白山成为了四野军登陆海南岛的第一大主力,马白山提出的以变应变和就近登陆的建议,让解放军成功登陆。

进修之后的马白山,担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和军区常委的职务,在新中国第一次的授衔典礼,给予少将的军衔,还得到了一级的解放勋章和二级的独立自由勋章。

几位从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中走出来的英雄,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不只是几位队长,还有在琼崖纵队作战中的普通士兵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坚守,才使得琼崖地区的红旗一直屹立不倒。

正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祖国和家乡的坚守信念,才使得海南可以解放,新中国才可以成立!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网:琼崖军旗红之四:解密琼崖纵队传人

2、中国新闻网:大情怀成就大事业

3、中国新闻网:“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纵队文物史料展”在海口开展

4、南海网:琼崖纵队秋、春、夏三大军事攻势

5、荆楚新闻网:建团百年·百年团史里的海南青年|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琼崖纵队主动请缨的黎族战士

6、澎湃新闻网:红色琼崖 | 走进纪录片《琼崖纵队》 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琼崖革命岁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左岸枫史History
左岸枫史History
左岸枫带你一起读历史!
2268文章数 3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