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的大舅子贺敏学:井冈山第一人,为革命七次负伤却无军衔

0
分享至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到陕西西安了解当地状况,当地的领导干部,全都围在机场迎接他的到来。

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彭德怀一边亲切地和大家闲聊问候着,一边目光四处搜寻,好像在找什么人的样子。

终于,彭德怀开口问道:“怎么没有看见敏学同志呢?

这让大家心中一惊,这个人是谁?彭德怀又怎么会亲自点名要见他?

图丨彭德怀

终生为国出力的贺敏学

就在众人面露不解之时,人群中有人提到,时任工程管理总局的副局长叫做贺敏学,他应该就是彭德怀亲自点名要见的人。

等到大家找到这个贺敏学的时候,他正在建筑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干活,整个人灰头土脸的,这让众人迟迟不敢确定,彭德怀要找的人究竟是不是他。

直到前来找人的秘书长向他发问道:“同志您好,请问您认识彭德怀同志吗?

他满脸疑惑地抬起了头:“认识啊,我们在井冈山时期曾经一起工作过。

这让秘书确定了就是他,可同时又十分疑惑,此人究竟是谁?又经历过哪些事情呢?

早在彭德怀来到西安两年以前,李敏曾在北京看望过她的亲生舅舅,这个人正是贺敏学,而当毛主席得知他来北京的消息,也亲自接见了他。

图丨毛主席和李敏

毛主席十分关切地问道,贺敏学这些年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两人交谈甚欢。他们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又加上亲戚这一层关系,因而相处起来十分亲密。

谈到往事,毛主席对贺敏学的评价极高,称赞他当年创下了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以及渡长江第一。

由此可见,贺敏学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十分不一般,而实际上,他确实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这次彭德怀来到西安,特别提出要见这位老战友。

当秘书长找到了贺敏学,向他说明彭德怀要亲自接见他的事情,贺敏学露出了笑容,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好,我换身干净的衣服就去见他!

当天两人就见到了面,彭德怀看见贺敏学的时候,难掩喜悦之情,他们从最近的状况一直说到当年的革命,两个人就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图丨贺敏学

在彭德怀离开西安以后,贺敏学依然留在自己原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继续自己原本的职责和工作。

没过多久,时任军委副书记的陈毅,也来到西安进行考察,而他竟然与彭德怀一样,到达西安不久之后,就要见“敏学同志”。

当两人见面之后,陈毅也与贺敏学十分亲近,一直关心他的生活与工作等各种状况。

这让陕西的省委书记都忍不住挠了挠头,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贺敏学的真实身份,这么多年以来,贺敏学在当地,都是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工作,大家也都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人。

于是,省委的领导忍不住猜测,问道陈毅说:“贺敏学是不是副总理贺龙的兄弟呢?

这个猜测让陈毅被逗笑了,大家只觉得他身份特殊,就仅仅根据姓氏进行了推断,陈毅摇了摇头,把贺敏学的真实身份告诉了他们。

图丨陈毅

这下众人反而更加觉得惊讶了,他竟然是红军当年登上井冈山的引路人,与此同时,还与毛主席有着亲戚关系。

在得知真相以后,大家都对贺敏学十分敬佩,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向谁透露过自己的功绩,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一向很低调沉稳。

省里的领导都觉得对待贺敏学,应该比以往更加优待才行,可这正是他所担心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向众人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贺敏学就只是为了好好搞建设,好好做工作而已。

如今身份被得知,他不由得担心,这会不会影响之后工作的正常开展。

而他的担忧也正好被印证了,在不久之后,由于他的身份在当地产生的影响,他收到了一张新的调任令:贺敏学同志被正式委任为福建省的副省长,主要负责基础建设方面的工作。

图丨贺敏学和家人

来到福建以后,贺敏学看到的是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重新建设的局面。此时福建地区的工业和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处于落后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贺敏学向来不怕吃苦,他决心在这片土地上大干一场,费尽心力也要把这片土地给建设起来。

在他的规划与建设之下,福州邮电大楼、建溪一级水电站等各个工程拔地而起,整个福建也随之面貌一新。

当时的福建人民没有一个是不夸赞的,贺敏学为当地做出了实打实的贡献,这些建设算得上是福建城市发展的里程碑。

图丨贺敏学和友人

而面对这些成就与夸赞,贺敏学自己的内心却没有什么波动,他向来只看重能够为国家建设做出实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1975年,贺敏学已经71岁高龄了,由于他身体不好,经常会咳嗽,家里人都劝他待在家里面好好休息,不要再那么辛苦。

可贺敏学却不顾这些劝阻,一心想要继续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他继续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下班的时间也加强体育锻炼,希望自己能有更充足的力气,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为祖国出力。

直到1987年,已经83岁的贺敏学,在参加政协会议的时候倒在了现场,那个时候他才终于被送到了医院,而经过医生的诊治,发现他得了癌症。

图丨贺敏学和友人

贺敏学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淡定和从容,他认为生死是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既然他现在还有余力,那就更要再多做一些事情。

就这样,他不顾周边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继续投入,为福建和整个中国发现谋福利的事业之中,一直尽力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8年4月26日,这位84岁的老人因病去世,在临死之前,看到国家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他感到十分的欣慰,最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回顾他的一生,他从不曾停止过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而做出贡献,贺敏学就像有用不完的力量一样,一直在努力地发光发热。

图丨晚年贺敏学

井冈山的革命往事

1904年,贺敏学出生在江西永新县的一个农村,他们家在县城经营了一家茶馆,生意还算不错,所以一家人的生活也一直过得还算可以。

贺敏学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对他一直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考取功名。

可贺敏学对于读书却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更喜欢武术,甚至在中学时期,他就跟着当地的一个武师一同学习武术。

小小年纪的他学起来十分像样,不仅增强了自身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同时抵住几个普通人的进攻。

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一个叫做袁文才的朋友,两个人十分投机,还经常一起练武,由于贺敏学的武术功夫,向来比袁文才更胜一筹,袁文才就称呼他为“大哥”。

图丨贺敏学

1925年,贺敏学考上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军官子弟学校,在那里学习了扎实的军事本领。

意气风发的贺敏学参与了之后的北伐战争,甚至还亲自领导永新县的北伐军,赶走了军阀孙传芳的队伍。

此时的贺家子女都有远大的指向,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贺敏学时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他的妹妹贺子珍当上了妇女部长,而他另一个妹妹贺怡则担任了副部长。

原本一心北伐,想要打击军阀势力的贺敏学,此时越来越感受到,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堕落,这与他的革命理想十分不相符。

经过反复思考,贺敏学决定重新寻找更加正确的报国道路。1927年3月,在欧阳洛的引荐之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理想当作自己的目标。

图丨贺子珍和贺怡

而就在这之后不久,蒋介石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撕毁了与共产党的合作协议,还杀害了大量的共产党人。

为了对这一残暴的行为表示反抗,贺敏学参与了永新县所领导发动的“永新暴动”,并多次抵抗住敌人的镇压。

但是,在这场运动的过程中,贺敏学逐渐意识到,他们不能永远这样和国民党对抗下去,由于兵力有限,这样的正面战争对他们不会有好处,此时他想到了游击战的方式。

而这次“永新暴动”也十分惨烈,贺敏学的几个弟弟妹妹都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他们当中最小的还不到10岁,竟然被国民党挖眼削鼻而致死亡,这样残忍的方式让贺敏学十分愤怒。

于是,他决定登上好友袁文才所占据的井冈山,在那里商定进行下一步革命活动,正因如此,贺敏学被称为“井冈山第一人”。

图丨袁文才

而在此后不久,青年毛泽东也同样决定进军井冈山,他们在这里共同商定了许多革命大事,并谋划了后来的革命起义。

毛泽东也是在这里,认识了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两人在井冈山逐渐产生与积累了感情。

贺敏学之所以选择了这个地方,就是想要利用井冈山的地理优势,用智取的方法击退敌人,后来他也确实做到了,多次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贺敏学指挥了永新赤卫大队,在龙源口攻克敌军,取得了第一次辉煌的“反围剿”胜利,而在之后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他又亲自炮击击中敌人的指挥所,使得保卫战大获全胜。

这段时间,让贺敏学积累了不少的革命经验,此后他也一直为革命事业而继续奔走着。

图丨毛泽东和贺子珍

1933年,贺敏学被委派担任红军二十三军参谋长,他率领部队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然而,在此之后,由于李德和博古掌握了红军中央大权,他们试图将与毛泽东有关的人,全部排挤出了中央,这其中也包括刚刚立下大功的贺敏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编造出了一大堆贺敏学犯下的罪名,并以之作为理由,将贺敏学囚禁了起来。

据贺敏学后来回忆道,这段时间他虽然失去了自由,可他自己也在不断反思,究竟要怎样为革命做出贡献。

当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展开了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被撤销职务的贺敏学,则与其他人一起留在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

图丨长征

三年间,他一直在赣南地区多次领导游击战,其中不乏遇到各种危险的境地,甚至让他七次严重受伤。

直到最后一次,他在中弹之后,有两颗子弹在体内没有取出来,才被送到安徽地区疗伤,暂时离开了前线战场。

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贺敏学继续投入到战斗之中,先后被晋升为师长和副军长等职务。

此时的贺敏学只想要为国家做贡献,从来不计较功名,甚至每次评选的时候,他都十分低调。

因而,从贺敏学1933年担任参谋长以来,历经了16年的时间,期间他曾做出无数次贡献,而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仍只获得一个参谋长的职位。

图丨游击战

建国后他仍不懈付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都为干部划定等级,原本给贺敏学划定的是行政7级,是正部长的级别,可经过贺敏学的强烈坚持,最终降到了副部长的级别。

原本贺敏学在中央工作,1952年,他突然接到通知,让他转去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副部长。

在贺敏学做出反应之前,很多人都为他打抱不平,贺敏学曾经为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做出那么多的贡献,在中央的工作也从没有过差错,怎么还要把他降到地方去。

可贺敏学反倒出来开导众人,认为军人的首要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只要能为国家出力就可以。

而建筑工程部,对于贺敏学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于是他从接到调令以来,就经常前往上海图书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想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加牢靠。

图丨贺敏学和家人

当他来到实地,更深地体会到,国家交给他的是一个多么繁重的任务。建国初期的上海,由于曾经受到战争的大规模破坏,此时是满目萧然的景象。

于是贺敏学决心充分展开调研,在实际情况中规划上海的未来发展蓝图。

他每天天不亮就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四处考察那些受到摧残的老房子,还经常与当地的建筑工人聊天,向他们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贺敏学此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寻找一大批的建筑人才。

他另辟思路,没有想要从其他地方要一些现成的人才,而是从当地民间进行挖掘,细心观察那些自己修补自己家的当地居民。

图丨贺敏学和家人

原本组织上并不同意他的这一主张,因为这些人很多历史背景都很复杂,担心会出现问题。

可贺敏学据理力争,他认为当下最需要的,就是有本领、能够实干的专业人员,如果他们在思想上有问题,那么可以对其进行教育和改造。

于是,这些人就受到了建筑部的重用,而他们对贺敏学也十分感激,特别是直到他为他们争取机会以后,大家工作起来都十分有干劲。

贺敏学也事必躬亲,他与这些工人经常吃住都待在一起,还与他们一起上工地里干活,亲自听工人们诉说工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自己回家了再继续研究。

用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上海建筑工程部就修建了大批量的住房,同时解决了25000多名工人的住房问题。

图丨中苏友好大厦

而如今著名的上海展览中心,曾经叫做中苏友好大厦,就是贺敏学带领部门花了10个月的时间建好的,直至今日,这栋房子依然十分牢固美丽。

而当上海的建设状况逐渐转好以后,中央又下令把贺敏学调到了西安地区。当年的西安地区是出了名的发展落后,而且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

这次,就连贺敏学身边的警卫员都叫苦不堪,认为那个地方实在太过落后了。

可这一次,贺敏学依然很积极地接受了组织的任务,还从上海带去了很多专业人员,支援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为了让大家能够在西安地区安心搞建设,表明此次支援西北绝不是一个短期的行动。

图丨贺敏学和家人

贺敏学将自己的全家人都一同带来了西安,以身示范,表明自己扎根这片土地的决心。

后来,由于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贺敏学的身份被人认出,才不得已离开了这片土地。

回顾贺敏学的一生,他就像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永远在国家需要的地方默默耕耘,从不抱怨也从不懈怠。

正是这样一直奉献自我的老一代革命家,才创建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他们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百年档案馆
百年档案馆
忆往昔峥嵘岁月
163文章数 4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