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基层干部要涵养“土气质”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提志气、硬骨气、强底气。但是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纽带的基层干部,更需要涵养“土气质”。

基层干部扎根农村,言行举止都要采用农村的方式方法,才能融入百姓,倾听百姓的声音,才能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做群众需要的干部。基层干部根植于农村,需要放低姿态,融入乡土,做一名有“土气质”的基层干部,积极和人民群众交流融合,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建设。

基层干部要涵养“土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近日,河南郑州遭遇暴雨,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冲锋在前的基层干部,他们冒雨巡查、扛料、传沙袋,打围堰,填土方,众志成城,不怕脏不怕累,24小时不断巡查各地险情,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全力守护群众安全。这些基层干部之所以这样卖力干,源于他们那份“土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干部要放下身段,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把自己作为群众的家人,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真正把根扎到群众心坎。

基层干部要涵养“土话”。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都以其平白朴实的语言风格直抵人心,从“打铁必须自身硬”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一系列既通俗又深刻的重要思想和论断,就为我们如何运用群众语言树立了典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入乡随俗,多学一点乡音,讲符合实情的话,办实际需要的事;要善于把“大话”“套话”“官话”变成“百姓话”“土话”“实话”,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亲热的话;要真心接近群众,细心关注群众,诚心对待群众,对群众说贴心话。这种干群间互说“家人话”,接“地气”有“底气”的工作方式百姓何尝不欢喜。

基层干部要涵养“土味”。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调研,走进许许多多贫困家庭,他在用脚步丈量民情。基层干部沾有土味,没有架子,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只有和百姓一起赤脚下田、与群众一起扛锄平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灌禾苗、用一身“汗臭”的“土巴老”味做基层群众的“知心人”。只有与群众一起上山下地,一起忙活在田间地头,多和群众拉家常,才能真实掌握基层情况,真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涵养“土气质”,实实在在的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KYKY
KYKY
KYKY
60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